1988年,20岁的中国援圣普竹草编技术专家组成员胡晓琴,第一次远赴非洲,手把手为当地学员培训草编技艺,开始了一段长达17年的跨洋故事。
17年间,胡晓琴三次奔赴非洲,用智慧、汗水和热爱,与非洲妇女结下深厚友谊,谱写了一个个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
有惊险,更有惊喜
1968年,胡晓琴出生在郴州市临武县,在奶奶和妈妈的影响下,从小对龙须草编很感兴趣。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胡晓琴开始了学艺之路。
1987年11月,长沙市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来临武招龙须草编的手艺人,技艺出众的胡晓琴被选中。
1988年1月4日,20岁的胡晓琴从北京出发前往非洲传授编织技艺。
很快,胡晓琴就因水土不服出现头痛、发烧等症状,一度还被当地人误以为得了疟疾,“我们住过工棚,五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看到过在床角蠕动的蜈蚣,也看到过蛇从屋顶掉进被窝里。”胡晓琴回忆说。
但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并未让胡晓琴退缩。
一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胡晓琴就跟同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很快,拦路虎出现了——在当地找不到和国内一样的龙须草。
“当时年龄还小,20岁生日都是在非洲过的。”胡晓琴说,当时她每天都乘坐皮卡车上山寻找当地适合编织的材料,但连续找了一个星期依旧一无所获。
不久,胡晓琴终于找到了棕榈叶代替龙须草进行编织教学。
“没有合适的机器,就自制工具。”胡晓琴没有被缺乏机器的困难所吓倒,尽管双手已被扎得能看到里面的肉,但她以湖南人特有的霸蛮精神,编完第一床草席。
1988年7月11日,同行的5位手艺人全部做出产品后,胡晓琴所在的竹草编组办了一个展览,当时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总统等政府政要都前往参观,赞叹不已。
当地人更是纷纷感叹:中国人能用他们不要的那些东西制作出这么多种精美的物件,而且还能卖钱,他们想都没有想到过。
展览结束后,许多当地的年轻妇女争先恐后地来报名学习。于是,跟中国人学编织手艺,成为当地妇女羡慕的职业培训。
是师徒,更是姐妹
“手把手教她们编织。”这是胡晓琴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是师徒,更是姐妹
“手把手教她们编织。”这是胡晓琴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语言不通、文化障碍、生活不适……谈到当时带徒弟的这些苦和累,胡晓琴一脸云淡风轻。
当时,19岁的Manuela来自一个贫苦家庭。她很好学,但编织速度很慢,常常要花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别人一小时就能完成的工序。
胡晓琴首先给Manuela打气,然后在课余时间单独教她做草编的方法。在她的耐心指导下,Manuela的草编作品广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如今,Manuela组建了幸福的家庭,成为了圣普草编工厂的技术骨干,还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徒弟。
Gelimiuerda是胡晓琴最得意的徒弟。她动手能力强、一学就会,只要看到胡晓琴有空,她都会主动上前请教编织技术,她最擅长的编织品类是钱包、背包和扇子,做得很精美,深受欧美游客的欢迎。
毕业两年后,Gelimiuerda开了一家自己的草编厂,并带出了二十多个徒弟,做的大型编织产品更是遍布当地的旅游景点。
学员们遇到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胡晓琴。无论学员是生病还是家庭困难,胡晓琴总是慷慨解囊,帮助她们渡过难关。所以,这些学员都爱跟她以姐妹相称。一到节假日,学员们都会争着邀请胡晓琴去自己家里吃饭,拿出最丰盛的美食招待。
即便胡晓琴回国,学员们还经常跟胡晓琴联系,“我还想跟胡老师,学更多的编织技术。”一名学员在微信给胡晓琴留言。
三次援非,胡晓琴带出了一百多名徒弟,还有了几百个“徒孙”。她们有的独立开厂,有的在编织工厂上班,还有的去博物馆做编织产品展览……如今,编织产业是当地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创业,更有创新
1992年,胡晓琴第二次援非,又来到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开展草编援助项目工作。
在非洲的几内亚比绍,也留下过胡晓琴传授草编技艺的足迹。
几内亚比绍雨季长、交通不便,但很多学员克服困难坚持来跟胡晓琴学草编,“有一个学员我教了两天,但一直教不会,把我急哭了。”胡晓琴说,“我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鼓励她大胆尝试,最后她能独立编织收纳盒、背包、钱包等日常用品了。”
连续三次的援非经历,胡晓琴收获了当地民众朴实真挚的友情。不论在平原还是山区,说起中国专家胡晓琴,当地人都会露出由衷的笑容并做出夸赞的手势。
2019年3月7日,时隔多年,胡晓琴带着女儿,再次踏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土地,看望当年的学员们。
一路上,最让胡晓琴欣慰的是,在她结束援非18年后,她的徒弟一直没有放弃对编织技艺的传承,还立足本国特色,设计出了颇具民族风格的草编产品,带动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旅游业的发展。
“编织技艺能让她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很多非洲徒弟的家庭地位都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带动了该国妇女就业,促进了该国的男女平等。”说起编织技艺带给非洲姐妹的变化,胡晓琴满脸笑容。
2019年的重返之旅中,胡晓琴跟徒弟们一起,探讨了怎样把产品创新,把产品编织得更精美、时尚。
在Linda家,胡晓琴发现她做的每一个包,转角处编过后草的颜色都没有搭配好。
胡晓琴及时指出Linda做的工艺品的不足,教她如何合理地做好转角,“短短一个月的教学,Linda不仅学会了帽子、扇子、坐垫等20多个品种的编织,还学会了人字纹、六角纹等特殊编织方法”。
中非非遗保护合作大有可为
据《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非洲国家与我国在非遗保护领域开展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呈稳步发展的态势。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或参与组织的中国非遗在非洲的宣传与传播活动,以及该部在国内组织的面向非洲国家有关人员的非遗保护培训班。
2015年,我国承诺加大对非洲文化领域的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实施对非洲文化培训的“千人计划”,为非洲培养培训千名文化管理人员和艺术工作者。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根据非方需要推进和扩大对非文化人力资源培训”,并对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非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了规划。
在实践层面,我国通过在国内举办面向非洲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班,增进了非洲国家对我国非遗和非遗保护工作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向非洲国家宣传了我国将非遗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保护理念,对非洲国家的有关部门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训班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面向非洲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的培训班轮流举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非遗保护概况介绍、中国非遗项目互动体验、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以及保护工作论坛等。
目前,我国在非遗保护立法以及非遗与旅游相结合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可为非洲国家立法保护其非遗项目并利用非遗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