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端午文化发祥地岳阳汨罗来说,叫醒端午节的,不仅仅有粽子。汨罗江畔的一首童谣就记录了汨罗人的多种端午习俗:“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呷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而早在2006年5月,“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就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这些端午习俗仍在汨罗江畔流传,并通过新一代汨罗人的双手,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做粽子:她把产品卖到英国
“算算日子,我们的粽子运到英国应该就差不多是端午节了。”6月12日,汨罗女子周美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生产的粽子已通过水路运输分三批被运去英国。
周美的企业生产的是传统的汨罗粽子——手工牛角粽(像牛角一样的粽子),其加工流程工序有10余个,分别是选料、洗米、浸米、拌米、洗料、制馅、洗叶、打壳、装底米、投馅、装盖米、包裹、扎线、蒸煮、出锅等。
本次销给英国人的粽子包括3万多包多种素粽、肉粽,以及礼品盒装,总金额超过30万元。
多年以前,周美和丈夫周红勇选择在浙江省嘉兴市创业做服装生意。
“有一次外出吃早餐时,我们发现早餐店里有粽子吃,而且当时还不是端午时节。”周美说,她和老公一打听,才知道粽子不仅是当地人的早餐,还被卖到了外地。而自己的家乡汨罗却只在端午节吃粽子。这种发现让富有家乡情怀的夫妻两人意难平:作为端午文化发祥地的汨罗,为什么没有出名的粽子走到世界各地?
于是,夫妻两人决定把生意可观的服装厂停了,在把厂房、机器等全部处理完毕后,于2011年回到家乡开始二次创业。
“当时我的大孩6岁,小孩才出生没多久,回到家乡开始新的创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周美回忆。
创业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她和丈夫回乡先开办了一个作坊,为了找客源,夫妇俩到处跑商会、商超、酒店等,并参加一些会展,拿到单后又忙着赶货。“忙起来时一个通宵接着一个通宵地做事。”周美感慨地说,“没想到做粽子生意比做服装生意还累得多。”
三年后,小作坊升格为食品企业,粽子有了真空包装,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周美和丈夫周红勇一直坚持传统的粽子技艺,“我们遵循汨罗江边每一粒米、一颗豆、一季稻的自然生长规律,传承汨罗江畔传统美食手工技艺与文化,用最原始的方法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
同时,他们在食材和包装上又有所创新。除了增加藜麦、松露、青稞、桑葚等“网红”健康食材,最让人意外的一点是,他们把传统100克的粽子规格减半为50克。“一口两口就能吃掉,就和小甜点一样。”
慢慢地,周美公司生产的粽子获评了第21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第十五届中国粽子文化节全国粽子(糕团)技艺大赛粽子产品一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产品金奖等,并进入江西、河南、云南、新疆、西藏、北京、湖北、广东等地市场。
现在,周美的食品公司为30多个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不少人是残疾人。其中一名聋哑残疾人已在周美的厂里工作了六七年,她虽然不会说话也听不见,但包粽子是一把好手,她的月收入在5000元到6000元之间。
如今,周美夫妇创业所在地汨罗市屈子祠镇被称为“粽香小镇”。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糯稻种植基地、优质粽叶种植基地已在汨罗多个乡镇兴起。
制香囊: 她想传播端午文化浪漫一面
“屈原文化不是只有悲壮,还有瑰丽和浪漫的色彩。”6月12日,说起回到家乡做香囊的初衷,“90后”海归、汨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香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芸伊如是说。
2016年从法国留学回来后,汨罗人戴芸伊原本在杭州一家跨国企业工作,经常向外国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次,她在参加一次古琴音乐会时,会场有人弹起了《屈原问渡》。
“我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戴芸伊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突然领悟到家乡的屈原文化如此丰富、多元,“我想起在法国留学时,看到有法语版的《楚辞》。在国外,屈原不是以悲壮,而是以诗歌的浪漫走向世界”。
“我天天在杭州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外国人,也应该把自己家乡的屈原文化发扬光大。”戴芸伊说,在汨罗也不是只有粽子、龙舟,还有带给她小时候非常多快乐的奶奶做的香囊。
在她看来,屈原在《楚辞》中留下了“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表明香囊早在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而且“相比法国人的香水,奶奶做的香囊更天然、更养生、更韵味悠长”。
可是,当戴芸伊2017年决定回到家乡以汨罗香囊为创业项目时,不少人以“传统文化没有办法维持生计”为由相劝。戴芸伊没有放弃,困难也如期而至。汨罗香囊制作技艺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组成部分,但它不像龙舟和粽子一样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作为一项女红技艺,汨罗香囊覆盖面小,古法技艺濒临失传。她当时所拥有的全部“资料”就是小时候在乡下时奶奶做香囊的那些画面。为了将完整的工艺制作方法尽快留存,戴芸伊首先找到当年申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专家请教,又到汨罗文化馆、省档案馆查找资料,还去乡村寻访手艺人。
在传承的基础上,戴芸伊自主研发了汨罗香囊文创产品30余项。她不但把汨罗传统香囊上的花草绣得更漂亮,并把《楚辞》中写的相关花草的诗句绣在一起,“图文并茂”。同时,她还把屈原文章提到的东皇太一等神仙也一一绣到香囊上。如今,她的产品已成为时下流行汉服的吊饰,以及手链、耳环等。
2019年,“汨罗香囊制作技艺”正式被批准为汨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戴芸伊被公布为该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汨罗香囊的国民认知度,戴芸伊经常带着汨罗香囊辗转汨罗、岳阳、长沙等地,在各类展会集市上摆摊销售;在乡村开展培训,目前已培训1000多人次;带着“汨罗香囊制作技艺”研学旅游课程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线上线下开展了200余场体验活动。截至目前,汨罗市全市香囊研学课程年接待量超10万人次,在全国范围内带动上万人就业。
种艾叶: 她带领村民“轻松”增收
“汨罗江,艾草香,艾草香中过端阳!”每到端午,汨罗江畔家家户户都会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避毒。“端午插艾”便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内容之一。
对于汨罗女子徐琅来说,选择种植艾叶创业离不开奶奶的熏陶。
徐琅从小身体不太好,做赤脚医生的奶奶便经常用艾叶水给她洗澡泡脚,“我的体质因此好了很多”。
后来,又受到做赤脚医生的婶婶影响,徐琅对中医和艾叶有了更多的了解。艾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在端午前15天采集的野生艾草经晾晒、两三年的储存、磨制后,制成艾条,可用作房间消毒等。
在成立公司前,徐琅花了三四年时间去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中医馆去学习艾灸手法、养生知识等。
“拜师学艺并不便宜,当时家里人也不赞同。”徐琅回忆,当时在中医馆经常要学习到晚上七八点钟,下班后她又去夜宵店打工赚取生活费。
2018年,徐琅成立了公司,专注汨罗江畔艾草研发、加工、种植、销售。“汨罗江畔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为艾草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徐琅介绍,艾草种植一年可收两季,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制成艾绒,可以做成艾柱、艾条、灸贴、艾草枕头等20多个系列500多个单品。
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的徐琅跟汨罗江沿岸乡镇的不少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有一些残疾人。她经常通过微信群给予农户技术指导,有时还上门帮忙种植、收割。一名脑瘫村民和他的父亲一起种一亩多地艾草,一年可赚4000多元。6月10日,徐琅早上6点就赶到他家,帮忙一起收割,并安排车到时统一收购。“艾叶种植非常轻松,第一次收割时把根留高一点,下半年只要除草和施肥一次,就可以等着第二次收割,平时不用浇水、不用打药。希望更多村民通过种植艾草增加收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