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13日> > 总第3054期 > 10 > 新闻内容
常德有个“诗词之家”:祖孙三代以诗润家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如歌,春意盎然,春风所过之地,无不成诗。
在常德澧县有个“诗词之家”,祖孙三代人和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丈夫曾每日写三首情诗;妻子在各个网站论坛发表现代诗歌;公公更是醉心古诗格律,亲手写下一本诗集赠予孙儿。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4月11日,湖南省作协会会员刘尚菊笑着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谈起了一家三代和诗词的奇妙缘分。

家有“诗痴”老爷子
“我的公公李德若先生算得上‘诗痴’。”在儿媳刘尚菊眼里,李德若对中华诗词的爱好已经可以用“痴”字来形容。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因诗结缘。
刘尚菊回忆,自己第一次去丈夫李军家里做客,进门就看到他的父亲李德若正伏案写作,身旁书桌上摆满了各种诗词古籍,“老爷子问我业余时间读什么书,我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老爷子听完就两眼放光,满脸笑意,马上说要认下我这个准儿媳。”
嫁入李家的这二十几年来,刘尚菊深深被李家的书香家风所吸引,尤其是被公公对于中华诗词的热爱所打动。
“家里人讲,公公小时候没上过什么学,参军之后热爱文艺,接触到古典诗词,爱上了就去学、去钻研。”刘尚菊说,老爷子藏书上千册,每次寻到好书都会亲自动手重新包上书皮、撰写书名,尤其是关于格律的工具书,更是成套地买,“他对诗词格律韵是出了名地‘讲究’,读了几十年书,记了几十年的笔记,练了几十年,也写了几十年”。
“那个老倌子退休后简直是‘魔怔’了,一天到晚坐在桌前写诗,连饭都不记得吃……”从婆婆长久的嗔怪里可见老爷子写诗填词时有多么忘我。
“古有‘阳明格竹’七天七夜,今有德若先生填词不分昼夜。”刘尚菊说,这些年,家里常有诗友互动,老爷子诗词创作的手稿也越摞越高,一本本、一页页,字斟句酌推敲的痕迹十分醒目。

读着爷爷的诗长大
“老爷子写下了几百首诗词,出版了好几本诗集,毫不夸张地说,我儿子李明远从小就是读爷爷的诗长大的。”刘尚菊笑着说。
从小,李明远就喜欢跟在爷爷屁股后面看他写诗,稍稍大些就开始跟爷爷读诗、背诗。
刘尚菊回忆,儿子从读三年级开始,就喜欢捧着爷爷的诗集读,家人聚会时也常聊到爷爷的诗。慢慢地,她发现儿子对格律诗词十分喜爱,在他写的作文中,不乏一些原创的“五言”“七言”,有的平仄还挺合。
察觉到儿子的“文学”萌芽,刘尚菊便也不吝引导,从小培养儿子写日记的习惯,让他尝试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生活。刘尚菊还常把很多动画片的片段画面打印出来,给儿子练习“看图写话”。从最初的一句话,到一段话、一篇故事,儿子的文字表达越发流畅细腻。
“直到现在儿子一直保持着喜欢文字记录的习惯,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的东西,文本常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这都是老爷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刘尚菊欣慰地说。
去年,李德若80岁寿辰当天,送了一本手写的微型诗集给他孙儿,书名为《送孙儿明远诗词》,以作勉励。诗集里,从李明远出生、2岁、3岁,到创业成立公司,老爷子都用诗词记载,二十多首诗词,薄薄一本,却用情深厚。“老爷子不仅是用诗词的方式记录孙子成长的点滴,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后辈子孙。”
现在,这本诗集被李明远摆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常读常省。闲暇时分,他便常回家陪爷爷喝茶品茗,谈诗论道。

儿子“倒逼”出作家妈妈
嫁入李家27年,刘尚菊自己也在诗词文学方面有所发展,而她的写作之路与儿子的“倒逼”密不可分。
“结婚之前,我先生常常写情诗给我,一天三首。”在书香家庭长大的丈夫李军用诗歌传情达意的同时,也把对于诗词的热爱传递给了刘尚菊,“我在他的影响下也走上了念诗、爱诗、写诗之路”。
2004年,刘尚菊在网络论坛上写下了第一首现代诗,之后,闲暇时间偷偷换“马甲”在网络上写诗成了刘尚菊的生活乐趣。
2019年,即将退休的刘尚菊有些迷茫。一次儿子骑单车载她回家的路上,看着已经二十一岁、长得高高大大的儿子,刘尚菊不禁感慨起自己青春不再。这时,儿子转过头来对她说:“妈妈,我知道你热爱写作,写作让你保持年轻态,你的第二春,可以从五十岁开始。”
在儿子的鼓励下,刘尚菊写作并出版了随笔散文集《我的青春从五十岁开始》。退休后,她依然坚持每天写分行诗、散文,作品时常活跃在全国、省、市各类报刊杂志上。
“我儿子每天都会读我的文字,遇见喜欢的,他还会很有仪式感地和我认真探讨写作上的问题。”刘尚菊说儿子在家时,常常沏一壶茶,坐下来,和她交流读后感,对于她的文章,儿子不吝赞美也常提意见,“还夸我的散文写得有人情味”。
“我家先生常跟我说,我一双写诗的手要保养好,让我少干家务活,这是他对我写诗的支持。”这些年来,李军常常转发她的文章,把爱写作的妻子当成他的一张名片,引以为傲。闲暇时间,还常带她出去采风,配合她拍照、采花,找寻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就连公公也常在共同的诗词创作群里聊对刘尚菊的文章作出认真的点评。“有一回,我发了一首即兴的词,老爷子在群里写了一大段话点评,大概意思是我有诗词创作方面的潜力,鼓励我继续研学,多创作。”
如今,诗词创作早已成为刘尚菊一家的一部分,随时用分行诗、长短句记录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2021年,刘尚菊接过老爷子的接力棒,加入常德澧县诗词学会,编撰诗集、处理事务,为诗词传承献力。
“诗词并不是只有阳春白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写进诗里,永葆一颗‘诗’心,把生活过成诗,这就是我们家的幸福秘诀!”刘尚菊笑着说。

专家点评:
诗书传家,文化育人

陆士桢(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
结缘诗词祖孙三代,通过诗词歌赋传承传统文化,赓续优良家风,令人赞叹,值得发扬。
“诗词之家”凸显文化。在这个家庭里,诗歌不仅仅是受到喜爱的文学形式,更是一种醇厚的文化精神滋养。对祖孙三代来说,诗歌体现着民族文化,读诗、写诗是传统价值的重要传承方式,成员爱诗、读诗、写诗,汲取的是文化价值,是行为准则,是健康的情感和心理,是厚重的传统文化,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读好书,把爱书读书、读诗写诗作为家庭生活的日常与习俗,是新时代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诗词之家”胜在传承。醉心古诗格律的爷爷,写作、编撰诗集的妈妈,读着爷爷的诗长大的儿子,随着爱好诗歌的传统和习惯的代代相传,精神与文化的种子逐渐成为这个家庭的传统和精神本质,成为体现深层次精神价值的家风,诗词歌赋中蕴含着的“廉洁守法,勤俭持家”“忠孝仁爱,诚信和谐”“志在天下,家国情怀”等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代代相传。
“诗词之家”贵在育人。“诗词之家”的儿子李明远从小就是读爷爷的诗长大;爷爷78岁寿辰那天,送了一本手写的微型诗集给他,书名为《送孙儿明远诗词》,以作勉励。其实一个家庭真正能够传递给后代正是这样的精神财富,是经典阅读、传统文化涵养出的良好家风。
“诗词之家”是文化之家,和睦之家,必定也是一个幸福之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