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06日> > 总第3053期 > 5 > 新闻内容
当清明遇上闰二月,“不宜祭扫”的传言靠谱吗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芳菲四月,又是清明。近段时间,全省各地的烈士公园、革命陵园汇集了大量市民。他们或深深鞠躬,或献上菊花,或擦拭墓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革命英烈和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清明节,当人们感叹终于可以户外踏春、不用“云上”寄哀思的同时,却又陷入了另外一层担忧:当清明遇上闰二月,可以祭扫吗?
“闰二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最近你的微信朋友圈、亲戚群是不是被类似这样的“忠告”刷屏了?这种说法靠谱吗?传言又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民俗专家,带你一探真相!

调查:有人取消计划,有人提前祭扫
“说闰二月清明去祭扫,祸事惹上门,传得很玄乎!”随着清明节临近,这个清明节不宜祭扫的传言多了起来,部分中老年人信以为真,纷纷改了祭扫的计划。
根据“新抖”(抖音数据分析平台)和“新快”(快手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显示,在近30天内,抖音上以“闰二月+清明”为关键词和标题发布的相关作品有496个,总获赞数70.96万,总评论数6.48万。在快手平台上发布的相关视频内容299条,其中播放量最高为136.28万,内容为闰二月与清明节扫墓的民俗介绍。
“网上有很多关于今年闰二月清明不要去祭扫的传言,年轻人倒是不信这些,顶多拿传言玩个梗,但中老年人信的多。”长沙市民小方向记者表示,自家的老年人会提醒家里人,不要在这个清明节祭扫。为此,家人还特地赶在3月22日(编者注:今年的闰二月从2023年3月22日开始,4月19日结束)前赶回老家祭拜。但这也令小方颇为不解,清明扫墓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怎么今年的清明节就不可以扫墓了?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分享了提前或推迟祭扫的经历。“有人相信闰二月清明不上坟的传言,会提前很久,赶在闰二月前来墓园扫墓。”长沙一墓园的执勤人员表示。也有用户发表文章:“在南方出游时,想到快清明节了,就在3月底返回了老家。本计划上周五晚上带着儿子去给父亲上坟,结果当地朋友说,这是闰二月,闰月清明,不宜上坟。母亲特意也打来电话叮嘱,闰月清明不宜上坟,我们只能取消计划。”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一到有闰月的年份,传言就比较多,身边亲朋好友还是都会选择正常扫墓。”
那么,清明节在闰二月内不宜祭扫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专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根本就是网络谣言
闰二月,指的是农历一年中出现的第二个二月,针对今年“闰二月清明不上坟”的网络传言,湖南省民俗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琳告诉记者,这个说法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对闰月有一些禁忌,可能大家觉得“闰”有“重复”的意味,于是将“闰”和清明进行了相关的联想,大多数人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现代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才使今年“闰二月清明不上坟”这个说法流传开来。“其实上一次闰二月的时间是在2004年,那一年大家都正常扫墓祭拜,根本就没有‘不能上坟’的说法。”
李琳介绍,闰月属于中国农历,是阴阳合历。阴历以月亮的圆缺盈亏周期作为依据,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阴历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0.875天,经过一年年累积,阴历日期同季节就会发生脱节的情况,无法指导农耕生产,于是中国古代就以“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以“清爽明净”的季节气象来定位,不是按照传统农历来的。所以闰二月和清明节分属不同的历法体系,“但二者都是我国历法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传统文化的体现”。
“清明是春耕、春种的时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民谚。”李琳介绍,清明节还和寒食节有着紧密联系。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还“割股啖君”。当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之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为迫使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赏,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最终介子推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由于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唐代便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李琳表示,古代极其讲究孝道,祭扫被视为“孝”,“由于官员回乡扫墓,放假时间太短会有耽误职守的事发生,唐肃宗时决定把寒食节和清明节假期从4天延长到7天”。
除了禁火、吃冷食、祭祖,清明期间各地还有不少习俗,如标祀、标墓、插柳,祭扫时不能大声嬉笑、喧闹等。“湖南各地的清明习俗也有细微的区别。比如在安乡,扫墓要烧纸钱、点香、放鞭炮,但在汉寿,纸钱不能烧,要撒在坟上。”
清明时气温回升,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于是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也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这个习俗在古代的很多诗词中已有体现,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等。”
因此,清明不只是缅怀过世亲人,还可以孝敬在世亲长、融洽人际交往,同时也是一次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春天是一种生机的象征,代表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新构建。李琳建议,“趁此春暖花开时节,祭拜祖先,看望在世的老人,和久未相见的亲戚朋友相聚,表达孝亲之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未尝不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