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女医生:挂号费不涨价,为服务老年病友坚持周六坐诊
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日里,中医内科专家肖春香是科室里最早“上班”的医生。
“我坐公交车只需要两个站,但我每次都步行,这样可以锻炼身体。”因为2000年摔伤了腿,肖春香至今走路都还有些跛。“我每天不到七点半就到了诊室上班,从前的工作习惯早成了自然。”
肖春香今年77岁,2006年退休返聘后,一直坚持周六上午坐诊。“很多老年病友二十多年都在我这看病,为了不让他们跑‘空路’,我返聘后一直坚持周六上午坐诊。”肖春香说,“很多老病友养老金不多,我就想着帮他们省点钱,连续多年一直坚持挂号费不涨价。”
50岁的张戈(化名)因为高血压、痛风等在肖春香这里就诊了十几年,2022年,又患上抑郁症的张戈来到诊室找肖春香求助。肖春香前后接诊了四次,除了开中成药九味镇心颗粒后,还反复给他做思想工作,后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我父亲有高血压,母亲之前做过肾癌手术,他们都是在肖医生这里看好的,很信任她的医术。”后来,张戈一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1947年出生的罗爹爹比肖春香小一点,与许多病友一样,他亲切地称她为“肖姐”。罗爹爹2019年因为冠心病在医院做造影,往后多年便一直在肖春香这里看诊,几乎每个月都要来找她看一次。“我身体哪里不舒服都会随时和她联系,发微信她每次都会回,非常热心。”
“我睡眠不好,要吃什么药?”“白细胞偏高了,怎么办?”在采访过程中,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来回十多次向肖春香咨询化验单,每一次肖春香都耐心解答。“作为一个医生,一定要耐心,架得住患者反复询问。”
退休17年,肖春香一直在工作。“我的接诊对象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年龄偏大的老病号,他们很相信我的医技。”肖春香笑着说,“只要我能走得动,我便会一直坚持坐诊。”
退休女工程师:熬夜测量检测,攻克海外项目技术难关
今年58岁的黄建清是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质量工程师,退休前一直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工作,“这份工作让我创造了自己的价值,还认识一群优秀的年轻人,退休后没事做,我想在品质管理事业上发挥余热。”2020年6月,黄建清返聘回到了楚天科技。
“压力容器是一种特种设备,在品质、安全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些年,作为质量管控岗位上的工程师,黄建清面临的新技术新产品越来越多。于是,返聘后的黄建清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我经常放弃节假日,每次都及时地完成了任务。”
压力容器是生物制药中的关键核心装备,“我返聘后作为骨干进入了一个海外重点项目团队,当时这一项目交付时间短、工作量大、要求严苛。”为了攻克难关,黄建清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经常熬夜,争分夺秒获取第一手资料。“前一个同事累倒了,第二个同事接着上,经过我们的日夜奋战,最终这一重点项目成功进入全球生物制药高端市场。”
“我现在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快乐,按我目前的身体状况,再干个三五年应该没问题。”黄建清笑着说。
记者调查:老年人也可直接在网站投递简历
2月21日,记者登录中国老年人才网发现,老年人可以直接通过网站向有意向的岗位投递简历,招聘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库招聘需要的人。“招聘”板块目前发布的有酒店客房领班、科室医生、老年养老服务顾问、保洁等80条信息。老年人求职者年龄多在50~60岁、大多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此外,记者查看了多家知名大型网络招聘平台,就长沙而言,年龄可涵盖到50至60岁的招聘岗位较少。工作职能主要是操作、服务类岗位,如钳工、司机、保洁、保安等;二是需要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岗位,如医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居家养老登门服务师等。针对60岁以上的招聘岗位几乎没有。
除了在网上调查,记者还到多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2月20日,记者对五个社区进行采访,了解社区帮助老年人就业情况。其中,有四个社区表示目前尚未对老年人再就业方面开展服务,仅有一个社区针对辖区内有再就业意向的老年人,会安排就业专干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此外,记者从省内某医院了解到,至今为止,医院返聘总人数是21人,其中女性有9人,占比43%。与此同时,记者还致电了多家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无招聘老年人或返聘退休人员的情况。
2月21日,记者在长沙东风路街道随机采访一些老人时发现,再就业老年人大都通过社区、熟人介绍工作,50~55岁是退休女性就业的黄金年龄。
“老人再就业求职并非易事,我退休后去了很多单位求职屡屡碰壁。”陈阿姨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工作有年龄和学历要求,光学历一项,就让我们与当下许多工作机会绝缘”。
社会组织:建立互助支持网络,扩大交往圈
在采访多家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时在社区接触到的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再就业的意愿。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觉得自己还能做事,想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更多的是生活的压力,50岁正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收入支撑家庭开支”。
“平时我们会给社区的老年人介绍一些时间比较灵活的工作,也会挖掘老人们的特长,去年我们就帮助一个磨刀老人发挥‘特长’开展磨菜刀服务,补贴了他的部分家用。”长沙县满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田生梅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社会组织可以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等技能培训,对接资源链接企业的再加工,“还可以建立互助支持网络,扩大交往圈子,信息交流,甚至形成自己的创业团队”。
律师:老年人再就业须签订书面协议,防范法律风险
“我国目前的法律明确了用人单位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和保护,即劳动者的工资数额可以不受最低工资的限制,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亦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超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建议老年人再就业时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将双方权利义务固定下来。”
陈超表示,老年劳动者的法律纠纷多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现行法律规定在老年劳动者工伤认定问题上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老年劳动者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或受伤,很难被认定为工伤。因此,建议老年劳动者在入职前做好体检,尽可能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老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无法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因此老年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工资水平也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被用人单位辞退亦是无法享受经济补偿金或经济赔偿金。因此,建议老年劳动者在入职前与用人单位提前就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医疗保障、辞退违约金、加班补偿等事项进行书面约定。
专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包容友好的就业氛围
“老年人再就业,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老龄人口比率逐渐增加,人口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国家正在推进积极老龄化,鼓励老年人对家庭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谢新华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从个人层面来看,再就业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健康有一定的保障,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有了较强的能力,另外他们还有出去工作的强烈意愿。
在谢新华看来,老年人再就业会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会比以前差,工作强度不能太大;其次,退休以后,市场或者原单位看中的是他的技能、经验和智慧,在待遇、荣誉、社会的认同感方面可能很难达到他们的预期,需要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
“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两者并不冲突。”针对社会上热议的老年人再就业是否是和年轻人“抢饭碗”的话题,谢新华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他看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和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是退休后再工作,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所以他更看重在发挥余热中实现自我价值,对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要求并非首位,这与年轻人恰好可以形成互补。
“支持老年人再就业,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来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接受老年人再就业。”谢新华建议,社区可以在帮助老年人就业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社区可以去收集辖区内居民的需求,并与社会上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对接,搭建平台,畅通企业和老年人才沟通的渠道,将供需进一步匹配起来。”此外,还要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培训,为老年人再就业赋能;改变对老年人的传统看法,形成包容友好的就业氛围,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编后:让“老有所为”更有安全感和成就感
2月20日,《工人日报》发表文章,呼吁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全方位发掘老年人力资源,但如果劳动安全得不到保护,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就算老年人自己“闲不住”,子女又怎么能放心?如果劳动关系风险频出,矛盾和纠纷没有顺畅的解决渠道,又有多少用人单位敢冒险用老年人?
这些超龄劳动者,往往因为就业很难,缺乏法律知识,签订用工合同时缺少话语权,更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就更加需要各个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协同发力,推动建立完善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体系。他们的合同要怎么签,工伤保险要怎么买,休息休假权如何保障,劳动报酬要如何支付等等,都应该有更为完善的规范与管理。全社会对待这些勤劳善良的老人,也应有更细致、更温暖的关爱,让他们在奉献余热中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