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17日> > 总第3034期 > 10 > 新闻内容
独特的私人共享图书馆:书香背后有深情
新闻作者: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见习记者 陈雪炎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的湖南省首届“岳麓书会”已拉开帷幕,百场活动荐精品、百种场景聚书香、千万礼券赠读者等活动正等着万千读者参与。而且,本次“岳麓书会”将组织全省14个市州共111家特色书店,集中展示全国优秀出版物。此外,一些散落在民间的私人共享图书馆,正以自己独有的风格、温度,散发出一缕缕书香,滋润着读书人的心田。

城里 长沙高楼里有座旧书馆
这或许是长沙位置最高的免费开放的私人旧书图书馆。
对读书人来说,或许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书,而且一抬头就能看见缓缓流过的湘江,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从位于长沙市银盆岭大桥西的尼尔森酒店乘电梯上到二十楼,就可以找到这个私人出资建设的共享图书馆——藏湘知文化记忆馆。这是一个不以图书馆命名的私人共享图书馆。
走进馆内,左边墙上挂着的是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的“开卷有益”四个字。向右进入公共阅读区,低矮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类书籍,读者自行选取,安静阅读,而透过落地窗,可以清晰地看到车水马龙的银盆岭大桥和宽阔的湘江。
“这些书都是我收藏来的。”藏湘知文化记忆馆创办人彭军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望城农村长大的他从小就爱书却很少有书看,到外面闯荡成就一番事业时,他总是不忘买书,尤其是有年份的书。
目前,该馆馆藏文献、书籍总量已达30多万册,其中善本古籍5000册,新文学与新学术3万册,教科书5万册,连环画5万册,艺术画册6万册,海报及名人字画4万件,红色革命文献史料7万余份。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发现,这里的书很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书籍,其中不少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的旧书。比如,有1949年3月出版的《朱德与红军》、1943年5月第134版的《新编高小算术课本》、1936年6月初版的由蔡元培题写书名的《欧洲名画大观》、1930年第13版的《呐喊》、1922年第49版的《新式修身教科书》等等。在用展柜展示的教科书类别中,记者发现,里面有晚清时期的私塾“课本”,有民国时期的国民学校教科书,有解放区新编或翻印的课本,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编课本。
“只要听说哪里有旧书,他就会去上门收购。”彭军的妻子莫群芳告诉记者,“他有次20天花光了45万元现金,都让我怀疑他干了坏事。”有一次,彭军听说一位老战士手中有本书,讲的是朱德与红军的故事,便上门想买。但他去了几次,老人都拒绝了。
“老人后来听说我是想办一个免费的私人图书馆,才同意卖给我。”彭军告诉记者,“我看到一本好书,就像女孩看到一件好的衣服,特想买下来。”
“买书花了多少钱,我不知道。我反正知道,我们家的钱就两个大用途,一个是给小孩读书,另一个就是买书。”莫群芳说,这个图书馆有800多平方米,是她和丈夫买下来的,加上装修,总共花了1500万元左右。
“我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现在小孩也上了大学,我们对于未来的新想法,就是把这些书和大家共享。”彭军告诉记者,“之所以不叫图书馆,而叫记忆馆,是因为这里有自己年少时想读书却难得有书读的记忆,有自己到处收藏旧书的记忆,也希望能给现在的年轻人提供一点过去的记忆,让他们了解过去,不负将来。”
正因为有共享的理念,彭军收藏的许多红色书籍走出藏湘知文化记忆馆,走进了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长沙市图书馆等,通过参展等活动,面向更多的读者。不少人感慨于彭军的共享阅读理念,纷纷把自己的作品赠送给藏湘知文化记忆馆。
记者随手拿起一本《古今历史对联选注》一书,翻到扉页,发现是唐蒲生(编者注:该书作者之一)所赠。
今年2月7日,湖南省文史研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陈先枢也向藏湘知文化记忆馆捐赠了关于长沙历史与人文的丛书《长沙文史书丛》全套28本。这套丛书或由陈先枢自己编写,或邀请好友一道编写,包括《长沙名胜文选》《长沙野史类钞》《老照片中的长沙》《老报刊中的长沙》《外国人笔下的长沙》《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长沙百年名校》《迁客骚人潇湘情》《长沙烽火岁月》等。陈先枢希望人们通过这套讲述长沙故事的丛书更多地了解长沙。
在这个共享图书馆里,要遇到彭军和莫群芳也不是难事,因为他们只要有空,就会在这里当服务员,有时会陪客人读书聊天到凌晨。

村里 用老师旧居建成的山野图书馆
11月的长沙宁乡市龙田镇月塘村,农忙时节已过,多了一份闲适与宁静。盘山而上,远处一栋背山而居的旧屋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座藏在山村里的图书馆就在这里野蛮生长起来。
“我的初衷很简单,一方面是纪念给我带来很大影响的刘俊杰老师,一方面是想给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读书的小小窝。”图书馆的发起人肖和军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讲述了建图书馆的初衷。
沿着蜿蜒曲折的田间小径前行,踏石阶而上,竹篱深处,一栋白墙灰瓦的房子出现在记者眼前。门口老树上,初冬的风掠过,吹得竹林清脆作响,斑驳光影里摇晃着一块烧焦的木头,上面写着“杰思公益图书馆”几个大字。
“这个老房子原本是我的老师刘俊杰先生的旧时居所。”肖和军回忆,2020年,外出多年的他回到龙田,看到村里的很多孩子都沉迷于玩手机、刷短视频,少有其他学习、娱乐活动。
“我的童年就是贫瘠的。”肖和军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小时候喜欢画画,因为家里很穷,所以只能用树枝在地上画,“刘老师发现后,拿来纸笔教我画画,我人生中第一支2B铅笔就是他送的”。 因此,即便刘俊杰老师已经离开了许久,他的老屋一直是肖和军的心灵栖息地。“我想把老师的老屋改造一个图书馆,吸引村里的孩子们来看书。”
在征求了刘俊杰老师子女的同意后,肖和军开始了老屋的“变装之旅”。他和伙伴们重新粉刷了墙面,从山上砍下一根根竹子搭建起书架,还摘下山里的野花给书屋添香。就这样,一座独具乡土特色的公益图书馆就建成了。
馆内有四间阅读室,一间是少儿图书及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一间是中外名家著作,一间摆放着几十年前刘俊杰的学生们的美术作品,还有一间用作阅览活动室。各色书籍摆得满满当当,既有肖和军自己的3000本藏书,也有爱心人士的陆续捐赠。村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放下手机,走进图书馆。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遇见特别喜欢一本书的小孩子,我直接就送给他了。”肖和军介绍,图书馆不锁门,也不给图书编号,他还常常鼓励孩子们拿自己的旧书来换新书,“让文字流动起来,才是图书馆的意义”。除了可供孩子们借阅书籍之外,图书馆还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肖和军发动了不少知名书法家、画家、作家来这里公益授课,自然文学写作者、鸟类摄影师肖辉跃就来为山区孩子们讲授过《自然与自然文学写作课》,还安排了用望远镜观察自然和鸟类的体验课程。
传统节日来临,孩子们还可以在书屋外面开启一堂堂户外体验课。比如,外面屋畔的小山上,有一方凉亭和一眼土窑,这是杰思公益图书馆的“美食工场”,孩子们可以在此尽情享受着土窑烤制的腊肉、柴火饭和各种点心,体验窑烤的美味。
闲暇时分,肖和军就将自己收藏的蓝光碟拿到图书馆给孩子们播放电影和纪录片。其中有些纪录片就是肖和军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拍的。
“我常常自诩为沈从文的信徒,很喜欢他笔下美好和谐的乡村画面。”从小生长在龙田的肖和军,毕业后曾在一线城市任某知名品牌策划总监,出过书,开过公司,办过餐饮。出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肖和军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一边做公益图书馆,一边做起了跟三农有关的视频拍摄工作,记录和传播乡村的点滴美好瞬间。
和他共事的有三个小伙子:帅气的汕头小伙子小林是视频里的出镜男主,还因为出身美食世家,担任窑烤美食的主厨;个子超过一米八的小曾,憨厚腼腆,很难想象他曾是一名武警战士;而一旁从容沉静的小史是摄影师。他们自称为龙田的“丐帮F4”,从不同地方奔赴而来,却与这片土地一见如故,结伴做起了乡土文化的传承人。
近两年,肖和军一行策划并导演了纪录片《大沩胜境》《他乡路,原乡味》,以及微电影《回家》等系列反映乡村振兴里新农村新面貌的三农视频,还拍摄了以春分、芒种等节气,端午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传播传统乡土文化的视频。在他们的镜头语言描绘下,乡村中的人事物都变得有情有趣。
“我们这个公益图书馆的理想状态,是打造一个生态、循环、健康的生态园。”肖和军告诉记者,他收集了很多旧时的农耕工具摆在图书馆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感知传统乡村的文化脉络。“乡土文化是人们的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割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