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01日> > 总第3024期 > 7 > 新闻内容
湖南这些非遗亲子档让老技艺正年轻
新闻作者: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实习生 陈恺然 供图:受访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匠精神已成为新时代引领社会风尚,构建经济发展体系,实现强国梦想的核心支撑。
此前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就有全国的不少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成果、事迹和作品入选大国工匠展区。湖湘土地孕育创造了丰富的非遗项目。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丰富性、生动性既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也将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在今天,不少年轻人纷纷站了出来,从父辈的手中传承非遗技艺和工匠精神,并为之增添许多新元素,借助各种传播手段,让传统技艺与时俱进,重焕新生。

湘西苗鼓传承人石爱花、杨敬莲母女
传统苗鼓新打法,打进“鸟巢”
“苗鼓是我们苗族人在农闲时的一种休闲运动方式,如今,成为了我们吸引游客,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8月29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古镇景区演出前的准备时间里,杨敬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乡亲们的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从小就喜欢上了苗鼓,也从小就开始学习苗鼓。
出生于1980年的杨敬莲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龙鼻嘴村人,2018年,她被评选为湘西苗族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回忆起小时候学习苗鼓的细节,杨敬莲说,自己从6岁左右就开始跟在妈妈石爱花的身边,模仿着她打鼓的样子,敲击着板凳或者墙壁。每当小小的杨敬莲鼓点节奏不对时,石爱花就会停下来,指点她,告诉她打苗鼓要学会听鼓边,听节奏。
2004年,石爱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购买了一面苗鼓,组成了四方苗鼓队,杨敬莲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名队员。每逢春节、桃花节、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杨敬莲就和同伴们一起,带着这面鼓,到各个地方参加活动。在这过程中,杨敬莲一边表演,一边学习着打鼓。
后来,当地的一个企业家被杨敬莲和队员们对苗鼓的热爱感动,捐助了4面鼓。很快,湘西州举办了鼓文化节,代表古丈县参赛的龙鼻嘴村四方苗鼓队惊艳亮相,杨敬莲获得了单人鼓的第二名。杨敬莲说,苗鼓有很多种表演方式,和吉首、花垣等地不同,默戎独有的四方鼓表演方式是一个鼓的四面都可以敲击表演,“让评委们耳目一新”。
趁着比赛的这股东风,杨敬莲带领着四方鼓队先后到了上海、北京、台湾表演,还登上了“鸟巢”国家体育馆的舞台。
为了能够将四方鼓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杨敬莲颇下了一番功夫。苗鼓动作来源于生活,表演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情形。但传统的苗鼓舞表演只有鼓声,并没有配合音乐,形式比较单一,舞蹈动作也不够舒展。为此,杨敬莲为鼓点配上了音乐,加入了简单舞蹈动作,确保原汁原味的同时,也让苗鼓舞更具观赏性,“以前,表演者只需要确保会打鼓,鼓点节奏正确,但现在,我们也会舞蹈的基本功了”。不仅如此,传统的苗鼓体积庞大,往往作为寨子里的“镇寨之宝”好好保存在寨子里中心位置,不轻易挪动搬出。为了方便托运,到各处去表演,杨敬莲在前来拍摄的节目组的建议下,将苗鼓改良变小。
近年来,依托传统苗族聚居区这一天然的优势和四方鼓舞、古丈毛尖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默戎镇和龙鼻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了“默戎苗寨”景区,如织的游人吸引了在外工作的村民们纷纷回乡。
几年前,杨敬莲进入了古丈县歌舞团工作,但她一直不放心家里的事务。在得知墨戎苗寨景区也组建了一支鼓队后,杨敬莲回来了,并担任鼓队的负责人,带领鼓队在中午时间,为游客表演。而台下欣赏的游客也跃跃欲试,在杨敬莲的指导下,手持鼓槌,亲自感受苗鼓。
“现在打鼓的收入提高了,打鼓的人越来越多。”杨敬莲很欣喜地说,这意味着,苗鼓将会有更多的人来传承。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黄小玲、周园慧母女:
每天直播8小时,她让更多年轻人为陶瓷“奔现”
“兜兜转转,我最终又回到了陶瓷艺术这条路上。”开完一上午的关于陶瓷艺术的汇报会议,周园慧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讲起了自己和陶瓷艺术的结缘。
周园慧的母亲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黄小玲,深受母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周园慧早早地就和陶瓷艺术结缘。从小,周园慧就跟在黄小玲的身后,穿梭在瓷厂里,看着妈妈在瓷器上描绘,她也学着涂鸦。但黄小玲并不希望女儿走上手艺人这条辛苦的道路,督促周园慧“要好好学习”。
在妈妈的殷切期盼下,周园慧前往国外留学,攻读数学与金融双学位。也许是“骨子里就有陶瓷情结”,每次放假回国,周园慧都会独自完成几套陶制器具的制作,送给自己的师长和好友。
回国后,周园慧在北京的一家金融机构任职。2018年,她准备跳槽到艺术投资团队,想要探索一下艺术金融化在中国的实践。在应聘过程中,受到面试官的启发,她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一直以来,我都很排斥跟着我妈妈走‘一条捷径’,结果绕了一圈,发现是我自己的思维受限了。”
于是,周园慧很快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回到了株洲醴陵市,成立了自己的陶瓷品牌。黄小玲对于女儿的返乡十分开心。很快,周园慧就觉得自己这条路“走对了”。
从公司logo的设计到产品的推广,周园慧一力承担。为了更好地销售陶瓷,同时作为一名釉下五彩的传承人,周园慧开始系统学习制瓷工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室,只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她就会找到黄小玲,请她帮忙答疑解惑。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直播电商俨然成为最火的数字经济新业态之一。站在数据时代的新风口,周园慧也想从中获得发展。2021年开始,借助一手货源地的优势,她开始了直播带货。
每天在抖音平台3场直播,总时长七八个小时,周园慧和团队不遗余力展示推介醴陵陶瓷,乐此不疲。曾经深藏幕后的陶艺师,也现身其直播间讲解。终于,周园慧账号的粉丝量超过了2万,核心团队也从2人发展到9人。今年“618”,单场成交额超过2万元。让周园慧更兴奋的是,越来越多的粉丝专程自驾来“奔现”,到醴陵来亲身体验陶瓷文化。
为了让陶瓷更受年轻人喜欢,周园慧也参与了陶瓷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黄小玲会适时地提供一些技术指导,让周园慧的想法能够顺利落地实施。
如今,周园慧依旧在探索陶瓷艺术和金融的结合,她和母亲黄小玲一样,致力于让醴陵陶瓷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也希望醴陵的陶瓷能够有着更高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