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一样不朽。”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人们,都是平民英雄。今日女报/凤网推出“了不起的她”策划栏目,展现大时代下普通人的真实人生传奇,聚焦散发着真善美光辉的普通女性。如果你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欢迎跟我们联系。你的倾诉,我们来倾听。
高姨是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小区的“名人”。只要有一堆大妈大爷在聊天,嗓门最大笑声最响亮的一定是她。
望月湖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树多楼密,灰扑扑的旧水泥楼让时代感扑面而来,又显得烟火气十足。高姨称得上是售卖“烟火气”的老板娘——在小区一间门面卖香烛香火。顺着时光数一数,这个门面的前身是干洗店,再往前可能是鞋店……高姨一直与时俱进。
高姨今年61岁,28岁时离婚,一个人带着女儿,再未结婚。高姨告诉我,她最有钱的时候在广州市区买了房,送女儿读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长沙的贵族幼儿园,“进园先交5万元押金”的那种。
没错,高姨是有故事的女人。
为了女儿,她离婚了
高姨叫高燕,长沙人。
立秋后的长沙依旧暑气逼人。在她约8平方米的门面里,两台电风扇呼呼地吹着,她一边抽烟一边用长沙话说:“我跟你讲,我的故事真的可以写本书了。”
说完,她起身去里屋抱了本相册出来,一边翻一边让我看:“你看咯,我年轻的时候长得还可以吧!你不晓得,那个冇良心的,我讲离婚,他就离婚啦。”
其实,现在的高姨都说得上是一个美人,白皮肤,高鼻梁,又爱笑。黑白照片里的她更像是电影明星。
高姨第一次被媒体关注,是她攒了几百件旗袍的“奇人轶事”。不过,高姨的人生故事可比那几百件旗袍精彩多了。
1985年,23岁的高姨风华正茂,是长沙原九龙服装厂的裁缝。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长沙,九龙服装厂一派兴旺。“走在解放路上都能听到我们厂二楼‘哒、哒、哒’踩缝纫机的声音。”
高姨单位好,人又长得漂亮,当年追她的人很多。一个初中同学介绍她认识了长沙仪表厂的一个小伙子。“当时他还是蛮相貌堂堂的。”
恋爱两年后,高姨在1987年结婚,怀了个女孩。不幸的是,孩子在产道卡了十几分钟出不来,好不容易生出来,又在保温箱里住了一个多月才保住命。
“命保住了,孩子却因脑缺氧成了脑瘫儿。2年零9天后,孩子还是去了。”说到这里,高姨吐出一个烟圈,嘴哆嗦起来,泪水蓄满了发红的眼眶。
大女儿夭折后,高姨又有了身孕,好在第二胎很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孩。按照当时的政策,城里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如果违反政策,轻则罚钱,重则开除工作。高姨不想因为生孩子丢掉工作,她的丈夫却极度渴望有个儿子。“开始天天吵架,怪我又生了一个女儿,让他没崽。女儿出生几个月了,他都没好好抱过。我们一吵架,他便抱起女儿作势要摔死她,我是跪过去从他手上抢过来的。当时我就想,女儿是我的命,我情愿离婚成全他,也要保护我的女儿。”
1990年,高姨带着女儿离婚。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她所在的国营服装厂也开始走下坡路,她成了第一批下岗职工。
带幼女南下
“我离婚后才学会抽烟。”高姨有些苦涩地说,“以前,我也不是这个性格,说话细声细气,可以讲是离婚改变了我。”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没有了工作,怎么活?为了挣钱,高姨摆起了小摊。地上铺一块塑料布,就在五一广场老凯旋门照相馆那里摆摊卖衣服。
生活把高姨逼上了梁山,也让她撞上了时代的风口。“那时候赚钱真的韵味。”高姨吸一口烟,有点得意地眯起了眼睛。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刚刚富裕起来,正需要改善生活。“随便批发什么衣服都卖得出去。我从广东虎门批发过来的衬衣,一件成本价8元,能卖50元,你看赚钱不?有年我在常德津市卖衣服,连我身上穿的一件蕾丝花边的衣服都被扒下来卖掉了。”
但辛苦也是真辛苦。高姨的母亲早已去世,父亲身体不好,哥哥已成家,没人帮她带孩子。
她每个月要南下广东进货两次。坐一晚绿皮火车才能到广州,再从广州转大巴到虎门。她把钱缝进裤腰带,一路抱着孩子,孩子睡了就把她塞到座椅底下。
到了虎门,进的货都是用大麻布袋装着,要肩扛手提送到货车上。她先用一个布袋把孩子绑在胸前,再腾出两只手去提货。提不动,就一点点地拖着往外挪。
有人问:“你一个女人怎么带着孩子来进货,你老公呢?”
“老公死了。”高姨的回复简单干脆。
有时,有好心人看到了会帮她一把。
在外面摆摊卖货时,她一刻都不敢放开孩子。她把所有的裤子都改成了松紧头,这样就连上厕所时也能抱着孩子。
就这样,高姨成了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她把女儿送到了长沙当年的贵族幼儿园,“幼儿园有外教老师,进园还要先交5万元押金”,还在广州市区买了房。
她穿着当年最时髦的衣服,在全国各地跑,北京、上海、广州都留下她的倩影。她的情感生活也不寂寞。“有人追,我记得有个姓刘的小伙子追我,他还是未婚的。”高姨回忆起当年的高光时刻,颇有点得意。
那些无疾而终的新恋情
不过,高姨的新恋情却没有结果。
“旁观者清。我奶奶说,那个后生现在是对你好,但他跟自己母亲关系都不好,会跟别人相处得好吗?你别忘了,你还带着一个女儿。”高姨说,奶奶点醒了她,她迅速结束了这段恋情。
上世纪90年代,高姨除了卖衣服,还涉足干洗店、金店、饭店……什么赚钱做什么,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2000年,随着市场进一步规范,商品已经不那么短缺了,品牌意识逐渐加强。高姨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拿到了“天祥鞋业”的总代理,并投资了一家制鞋厂,高姨变成了“高总”。
一身职业套装,烫着短发,脚蹬高跟鞋,手握精致手包,高姨那时候的形象颇有职场女精英的气质。
与此同时,39岁的高姨再次迎来了爱情。经人介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小郑”进入了高姨的生活。小郑其实比她大4岁,虽然离异但是没有小孩。
“我没读好多书,也想找个读过书的,他还说不在乎我有小孩,我对他蛮满意的。”高姨说。
正式扯结婚证前,小郑带着高姨去拜见自己的父母。
高姨特别重视这次见面,结果却大失所望。“他母亲穿着睡衣拖鞋在客厅坐着,厨房里也是冷火秋烟,一看就是不欢迎的意思。我知道他母亲看不上我这个离了婚还带着孩子的女人。”
高姨主动跟小郑提出了分手。小郑挽留说,他们婚后不需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高姨还是拒绝了。
“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傻,小郑真的挺不错,我那时有点心高气傲吧,不想被人看不起。”高姨淡然一笑,从相册里抽出一张照片指给我看,“喏,这就是小郑”。
隔着20多年光阴,老照片里的男子依然眉清目秀。
这也是高姨最后一段情感邂逅。
前夫向她要救命钱
高姨的父亲患了一种怪病,她从2000年开始带着父亲四处求医,直至父亲去世。她为此花了40多万元。
与此同时,鞋厂的发展超过了只做过小贩生意的高姨所能掌控的范畴,鞋厂一天天亏损,到她付清员工工资“关门大吉”时,她也几乎倾家荡产。“我最惨的时候,身上只有400元。”
让她欣慰的是,女儿长大了,还考上了大学。
高姨决定从头再来。她向银行贷款盘下一个门面卖香火香烛。这门生意有两个时节销量最好,一是逢年过节,二是农历七月半。长沙的老一辈有在七月半给去世的亲人烧包的习俗。烧包就要写包,为把这门生意做起来,50多岁的她开始一笔一画地练毛笔字。
于是,高姨的小店又开得红火起来。虽然赚不了大钱,但帮她供养女儿读完了研究生,还置办了房产。
此时,意想不到的故事来了。
2017年,前夫中风了,通过女儿向她要起了救命钱。“女儿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他没有出过一分钱,现在他病了就通过女儿来要钱,你说可耻不?”高姨愤愤地说。
但架不住女儿的央求,架不住女儿对父爱的渴望。高姨心软了,但提出让前夫写份“悔过书”。
高姨把这份悔过书拿来给我看。在一张小纸片上,她的前夫写道:“感谢你的救命钱,你善良贤惠,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那年冬天,在医院病房里,她和女儿跟坐着轮椅的前夫留下了唯一的一张合影。
2022年,高姨的前夫去世。一代人的恩怨终结。
现在,61岁的高姨,依然是一个精力充沛、爱笑爱美爱生活的女人。她一边经营着小店,一边做起了志愿者。女儿也加入进来,并成立了“23公益”联盟。2021年,高姨被推选参评“年度网络感动人物”。
高姨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故事,吐出最后一个烟圈,把烟头摁灭,对我说,“给你写幅毛笔字吧”。她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落笔写下:“人生一切靠自己!”
这何尝不是她自己一生的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