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7月21日> > 总第3018期 > 14 > 新闻内容
她揭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参是怎么编出来的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章清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多地1.4万人观摩学习,湖南省各级教育专家、教研员参与现场活动……近日,长沙市邹玲静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举行的成果汇报交流会“火”了。不过,它的“火”是意料之中的事,作为长沙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邹玲静老师不仅带出了一批优秀的语文老师,她个人建树也颇丰,历年来论文获奖或发表多达50余篇,她还是湖南唯一一位被人教社遴选为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组成员的一线教师。小学语文教参是如何编写出来的?想学好小学语文的关键点是什么?名师来告诉你!

3年20余人只为编一本教参
“30多年,就干了一件事,就是当小学语文老师。”7月15日,学校已放暑假,邹玲静老师却没有闲下来,还在为工作室的事务忙碌着,她用长沙话笑着调侃自己是“一条路走到了‘黑’”。不过,邹老师的这条路走得可不平凡,作为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2016年她就成为了长沙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同年被人教社遴选为教育部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组成员。
“当时,由全国小语会权威专家、统编教材编者、人教社主编及从全国各地麟选的多位省级教研员组成了教参编写组专家团队,我是当中唯一的语文老师。”邹玲静老师说,2016年,小学教科书进行重大改革,人教版、湘教版、粤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版本教材要逐步被取代,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三个科目更新为统编版,这是我国小学教材的一次重大改革。有新教材,就得有新教参指导老师如何教学,邹玲静老师和团队接到的任务是编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参,这是一个艰巨又充满挑战的任务。
“新教材和老教材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任何材料可以参考,都要靠我们根据教材编写原则与意图重新来思考设计。”邹玲静说,语文新老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语文课本是按一篇篇课文来教学,但改革后的新教材是以单元板块组织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双线组元”。比如:一个单元有四篇课文是讲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单元内容主题线,那么,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学生还要习得如何做批注或者如何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等语文素养能力,这是语文要素线。两条线索组合在一起即为“双线组元”。
“我记得,我们拿着三年级下册的新教材光试课就试了4个多月,然后写了2万多字的教研报告。再根据试课的情况不断调整设计思路,最后改了十几稿。”邹玲静回忆说,人教社对新教参要求特别高,一是一定要有新思路,团队里有成员熬了几个通宵辛辛苦苦写了几万字稿,但因为一直没办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全部都要推翻重来。二是审核严格。“一篇篇,一句句,乃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比对推敲。”
最终,20多人的团队,历时三年,撰稿几十万字,又数易其稿,最后才有了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新版教参。

学好语文这两点最关键
作为长沙市首席名师,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参的编写者,邹玲静老师也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在现场和线上,不少家长纷纷向她讨教,如何让孩子学好语文的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关键就抓两点:阅读和写作。孩子语文学不好的重要原因,是对语文的学习只停留在单调重复的读背层面上,孩子感受不到文字的魅力,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意趣,只有机械的记忆,那么他的表达又怎么会丰富生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家长的配合其实都非常重要”。邹玲静老师说,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方面的要求,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提高语文素养就是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言语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需要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练”出来的。语文教学最关键的是创设适宜学生的言语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在“学得”与“习得”的双重转化中,生长言语能力。
“比如,三年级下册的《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是一首写意诗。老师先要依托教材,在“趣”字上做文章,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孩子兴趣,通过引导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分享童年的快乐感受,在诗文中体会意趣之美。课堂外,家长可根据教师的建议,收集同类型的儿童诗歌丰富孩子的阅读,寻找和搜集同类型表现美好生活的诗歌丰富孩子的阅读,当孩子看得多了,感受生活的形式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激发他想用文字来记录和表达美好生活的欲望。如果每篇文章,老师能这样去教,家长能这样配合,这样一个孩子六年下来,他的语文素养积累可以到达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

培育“诗心”,给孩子一张文学入场券
提到阅读和写作,邹玲静特别提倡学好古诗文,培育孩子的 “诗心”,这是给孩子一张文学的入场券。 邹玲静说:“《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总决赛冠军‘外卖小哥’ 雷海为曾说 :‘记得在我七岁左右的时候,我爸用毛笔在小纸 片上抄写古诗,贴在我家的厨房里,我们每天进进出出都能看到, 就这样,父亲在我心里埋下了爱诗的种子。’老师和家长应该像雷海为爸爸那样,从小在学生心里种下一颗‘爱诗’的种子,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篇目大幅度增加,彰显了国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学习古诗文能涵养精神气质,唤醒文化自信,提升文学鉴赏力,一生受用无穷。”
不过,邹玲静也提到,古诗文语言凝练,意蕴深远,情感浓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何理解品悟诗文难度很大。怎么教好古诗文?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打开古诗词与儿童精神世界的链接?这是困扰很多一线老师的问题。
“培育儿童的“诗心”,教师要引导儿童多体味意象。如芳草萋萋的长亭、落日依依的江水等意象背后都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化色彩,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带着儿童站在文化的源头,发现生命成长的意蕴,对于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古诗词中的“趣点”,紧扣教材,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她带领名师工作室团队历时六年,研讨了大量古诗文教学案例,收录小学语文教科书中129首(篇)古诗文,编写了古诗文教学指导用书《走向儿童的古诗文课堂》。每首古诗,都按“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札记”三个部分编写。虽然,这本书还未正式出版,但在交流会上已未出先“火”。
除了《走向儿童的古诗文课堂》的编著,三年研修中,邹玲静带领工作室团队执着向前,一批年轻老师在她的引领下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她和团队多次被市教育局授予“友谊教育科研奖”,并荣获“长沙市青年文明号”“长沙市人保杯名师工作室团队”光荣称号。个人曾获评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沙市优秀教师”称号等。
“语文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从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自己的课堂,让母语温暖童心,让阳光照进心灵!建构‘有生长力的儿童语文’,是我最想送给孩子们的人生礼物。” 邹玲静老师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