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母亲节的后一天,坚毅的匡女士走上了手术台,将自己的部分肝脏移植到患有肝硬化的3岁半女儿身上。这位老家在岳阳湘阴的妈妈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救女儿。当天,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主任尹强带领的手术团队与麻醉手术科团队紧密配合,为母女二人实施了亲体肝移植手术。
孩子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只有肝移植才能救命
这场手术被安排在两个房间,一间给女儿欢欢(化名)做手术,一间给母亲做手术,尽管隔着一堵墙,但是亲情的纽带丝毫未被隔断。医生将匡女士肝脏的左肝外叶切除后,第一时间无缝地移植到欢欢体内,当完全缝合上后,血流通畅,各项指标都正常,母女双双下了手术台,医护人员们才松了口气。
手术十分顺利,母女平安。
术后,匡女士从麻醉中醒来,第一个举动就是问孩子情况,她想见女儿,却又怕告诉女儿实情。“希望女儿小的时候不知道这件事,等她长大了,我再告诉她。”匡女士说,她不希望过早告知女儿这件事,不想让女儿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匡女士和涂先生在福建工作,三年前,匡女士生下了女儿欢欢。欢欢出生两个月后,匡女士发现孩子身上的颜色和周围的小孩不一样,很黄,于是开始带着孩子求医。经过诊断,孩子患上了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胆道疾病,通常仅见于婴儿。患儿的胆汁从肝脏要向胆囊进行运输的时候,需要胆管来作为辅助,一些孩子在胎儿时期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胆道的发育异常,就会造成闭锁,这时胆汁没法从肝脏排出到胆囊内,会造成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手术,欢欢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欢欢的病对于匡女士一家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看着新生的女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不足百天就要遭受疾病的困扰,匡女士百感交集。
在医生的建议下,刚出生的欢欢经历了一场手术。术后,欢欢有时和正常孩子一样活蹦乱跳,可有时还是会出现异常。
等欢欢再次复查时,被查出有肝硬化的症状。从那以后,匡女士带着孩子开始每3个月一次的定期检查。经过多次检查诊断,医生认为,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肝移植,这也是欢欢能够长期存活的唯一选择。
父亲也曾作移植准备,无奈身体不达标
相关医学资料显示,活体肝移植手术是从肝脏捐献者身上获取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患儿,该手术难度非常大,被誉为器官移植皇冠上的“明珠”。
在得知可以通过肝移植手术拯救女儿的生命后,匡女士一直在做准备,“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让孩子快快长大,因为她长大一点,免疫力就强一点,遭受的痛苦就少一点”。
匡女士的丈夫涂先生和女儿的血型一致,是最便于手术的情况,在知道可以通过活体肝移植手术救孩子后,涂先生也加强了身体锻炼,希望能减肥瘦下来,让身体各项指标达到移植手术标准。
然而,在今年3月再次复查时,医生告知他们欢欢肝脏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异常,必须尽快手术,但是涂先生身体的脂肪含量仍旧不达标,无法进行活体肝脏移植手术。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匡女士从湖南省儿童医院得知,血型不同的肝脏也可以进行手术。她本能地做了决定——移植自己的肝脏救助孩子。
前不久,一家人从福建回到老家湘阴隔离完毕后,再来到长沙进行手术。手术顺利完成后,母女二人正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持续观察,直到达到出院标准。
据悉,这对母女也是湖南省儿童医院实施的第39例肝移植,针对肝移植术后的患儿及家庭的特殊需要,术后随访由普外一科医护人员专人负责,通过微信、电话、面诊的方式为肝移植术后患儿及家庭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普外一科医务人员竭尽全力为患儿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肝移植术后的患儿改善术后的生存质量及提高术后存活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