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万象更新。从湘江之畔到洞庭腹地,从湖区平原到山区丘陵,“铁牛”轰鸣,“泥浪”翻滚,三湘大地的万千田畴之上,展现着一幅人勤机鸣的繁忙春耕图景。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国之大事、民生根本。自古便有“九州粮仓”美誉的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任。
截至4月20日,湖南135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已全部完成;截至4月19日,全省早稻大田已翻耕1692万亩,占早稻任务面积的94%,早稻栽插1278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71%……湖南坚持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以一系列有力举措扛牢粮食生产责任。
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别采访了湖南各地“70后”“80后”“90后”和“00后”的新兴职业女农民,来听听她们关于春耕的故事,看看她们如何为守护“大国粮仓”贡献巾帼力量。
70后:让全国人民都吃到瑶山大米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和哥哥就成为了家里春耕的主力。”蒋珍凤是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谈起春耕,这位从小就在农田里耕种的女农人,有着说不完的回忆。
1979年,蒋珍凤出生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父亲是粮站职工,母亲在家务农,家中还有一位哥哥。因为家中劳动力有限,所以蒋珍凤还没上学时,就经常帮家里干农活。
蒋珍凤记得,小时候,种田全靠人力,父亲忙于粮站工作,只有休息日才能够回家,到了春耕时节,就只有妈妈带着她和哥哥在田里劳作,往往一天下来,三个人还犁不完一亩田。
随着帮家里干的农活越来越多,蒋珍凤也越发熟练,“我是全家插秧最快的”。
有一次,蒋珍凤和哥哥两个人比赛,看谁插秧的速度更快。“我当时憋着一口气。”为了超过哥哥,蒋珍凤弯腰插了将近100米的距离也没有起来休息,等到她插完终于直起腰的时候,哥哥还在努力地追赶。
等到蒋珍凤开始享受胜利的喜悦时,她突然发现,握着秧苗的左手十分痒,仔细一查看,原来,比赛时过于投入,竟没发现,左手的每一个手指缝里都有蚂蝗。“吓了一跳”的蒋珍凤很快冷静下来,用秧苗的叶子轻轻一擦,蚂蝗就掉落了。
2003年,在工厂工作的蒋珍凤下岗,不甘心南下打工的她决定创业,她将目光放在了粮食行业,创立了一个粮食加工厂。2009年,蒋珍凤创办了公司,在地处潇水之源的码市镇建立起了1000亩优质稻谷生产基地。
“码市镇属于山区,不仅有平坦的水田,也有开发在山腰处的梯田。”蒋珍凤说,山区里的千亩稻田,种植起来并不容易,当时机耕道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犁田机等机械运不上去,只能依靠人力进行耕田种植。
但随着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机耕道、水渠等设施的完善,如今的耕作已经越来越轻松。“今年春耕的规模和往年差别不大,都是将近两万亩的种植面积。”蒋珍凤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基地种植水稻基本上是两季,其中,早稻作为储备粮,卖给当地的粮站,而晚稻则作为商品粮,经过挑选和验收后,售卖到全国各地。
随着公司的发展,蒋珍凤又有了新的目标,她要将自己的大米“打造成全国标杆,打造知名的湖南大米品牌”,让全国人民都能够能吃到来自湖南瑶山里的大米。
80后:为节省种子,一株秧苗当作两株用
“今年我们的春耕要忙到5月底。”4月26日,张维月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视频,视频中,育秧棚里的秧苗经过精心呵护,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十分喜人,而过几天,这些秧苗就要被种植到水田中,开始孕育果实。
出生于1987年的张维月,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颗砂乡旭东村人。到了8岁左右,张维月就开始帮着家里干农活了。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张维月对于春耕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下雨天的时候,大人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匆匆赶往田里,和“老天抢水”的画面。
永顺县多山,山区不少地方缺水,每到春天,要等着下雨,农人们才能够开始犁田。对张维月的上一辈人来说,春天的雨,“下得越大越好”。“真的就是靠天吃饭。”张维月回忆道。
这一景象直到后来水渠等水利设施的完善,才逐渐消失。
张维月记得,由于当时粮食产量并不高,留足了自家吃的部分,往往剩下用来做种子的稻谷数量十分稀少,且市场上售卖的种子也比较昂贵,这导致稻谷种子到了春耕季节,十分金贵。
为了节约种子,乡亲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种子撒到育苗田里,等到种子长出一芯两叶,长到一根手指那么高时,便从田里拔起来,一分为二,重新插回土里,盖上薄膜继续生长,等到长到手掌那么长时,再插入水田中。
2001年,从学校毕业后,张维月到广东工作,直到2008年回家时,张维月突然发现,父母老了,家里大片大片的农田都要荒废了,她开始萌生了留在家里的念头。恰巧,作为农机站站长的公公研究了几十年的颗砂贡米,一直想把这一种来自大山的优质大米推广开来。
为此,当年张维月和丈夫承包了5亩农田,开始创业,种植当地特有的颗砂贡米。
为了能够规模化生产颗砂贡米,张维月全面了解山区优质稻生产节点,简化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5年来,各种记载本、生产管理日志装满了她陪嫁的衣柜。2013年,她成立了公司,注册了香米商标,这一年她流转土地156亩,决定全部种植优质稻米品种。2018年,为扩大生产,她多方筹资又组建了新的公司,现已流转土地面积1635亩,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面积1万余亩。
“今年我们春耕的面积达到3700多亩,其中包括700多亩的玉米、高粱和大豆,和将近3000亩的水稻。”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张维月只能耕种一季水稻,但张维月的创业,却让当地老百姓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挣钱,还可以通过在公司工作获得一份酬劳,“春耕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
90后、00后:机械逐渐成为春耕主力
近日,益阳桃江县高桥镇荷叶塘村的春耕即将接近尾声,在秧苗种下去不过两三天的水田上,一架无人机正在喷洒着药水。
操作无人机的女孩叫刘紫薇,出生于1998年,是桃江县石民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今年,农场准备种植600亩稻田,比去年多了200亩。
刘紫薇从小就到农田里帮助家人做事,她记得,那时候田里逐渐出现了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的影子,但更多的时候,村民们还是习惯通过双手进行耕种,甚至担心农机会把水田压实,导致收成不好。
因为太小,刘紫薇被妈妈分配到将秧苗拔起,捆好后运送到水田的任务,“每拔一下,就会很紧张,怕把秧苗拔断”。如果不小心将秧苗弄断,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
秧苗种下去两到三天,需要喷洒药水,每当这个时候,父亲就会背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要大的喷雾器,在田间地头忙碌。
“后来,我自己创业的时候,尝试了一下这种喷雾器,全身都在痛。”2014年,刘紫薇离开农村,到贵州工作。几年后,刘紫薇跟着丈夫,又回到了桃江,看到年迈的公公无力继续耕种承包的田地时,她选择做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刘紫薇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上丈夫的帮助和她自己的不断努力,刘紫薇在农机操作上有了不俗的表现,像稻谷烘干机、收割机、旋耕机、无人飞机的操作,她样样精通,机器出了故障还能自己修理。
和刘紫薇不一样,出生于2001年的龚玉姣是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人,她记得,等到自己帮着家里干农活时,春耕已经离不开机械的帮忙了。
初中时期,每逢放假,龚玉姣都要下田帮着家里干农活。2013年,在田里劳作的龚玉姣看见了插秧机,顿时生起了兴趣,希望可以开着这个大家伙到田里走上一圈。
可父母并不希望龚玉姣学习机械,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女孩子应该学的东西。但龚玉姣并不这么认为,她趁着大人们开农机时,在一旁偷学,等到2014年,她已经可以上手操作机械,帮助父母完成当年的春耕了,“插秧机一天至少可以完成20亩农田的工作”。
如今,龚玉姣也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农机手,在她看来,种田成为了一件可以化着美妆去完成的事情。
“我们现在种植两季水稻,每一季的水稻产量都达到甚至超过800斤一亩。”依托于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如今,刘紫薇已经计划着扩大耕种面积,增加更多的农业项目,把家庭农场升级为合作社,带着更多的人种粮食,一起致富,“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中国人牢牢把饭碗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