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4月07日> > 总第3004期 > 11 > 新闻内容
他们用脱水果蔬带村民脱贫
新闻作者: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是河南的,那些是山东的,别发错了。”清明节期间,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女子王光琼依然没有闲着,她和丈夫廖江勇回乡创业生产的脱水果蔬每天都要发货到全国不同的地方。
回乡三四年时间,廖江勇和王光琼夫妻俩依靠脱水果蔬帮助当地村民脱贫增收,大家不但富了腰包,而且日子也变得甜蜜了。

深耕深圳20余年永州夫妻双双把家还
“回乡这几年,我老婆的头发都白了。挺心疼的。”清明节前,是廖江勇非常忙碌的时候。作为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如意社区党总支书记,廖江勇认识散居在镇上2657栋房屋组成的全国最大瑶族建筑集群中的每一个“如意”人。他和社区工作人员或登门或电话提醒在家村民和在外务工村民,在过节期间做好新冠肺炎防疫的注意事项。平时,妻子王光琼更多地承担了照顾企业和家庭的重担。
“回乡是我们共同的决定。”王光琼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退伍军人廖江勇和王光琼一起去广东打工,一待就是20多年。
“那时老家比较贫困,我就抱着出去闯一闯的心态去深圳打工。”廖江勇告诉记者,他们最初在广东省中山市打工,后来听说深圳市工资更高,又去了深圳。在深圳22年,他把物流工作干得得心应手,直到家乡向他发出回乡邀请。
一开始,一些家人并不赞同廖江勇夫妇回乡任职或创业。“他们知道家乡社区上班工资低,肯定比不上深圳,而且担心我搞不好还要得罪人。”廖江勇告诉记者。
王光琼起初也不太愿意回乡,因为她在深圳的工作比较轻松。
但面对家乡人的热情,夫妻两人还是回乡认真考察,并充分交流了意见。最终两人达成共识:回乡。
“家里的老人年纪渐长,需要我们的照顾。”王光琼说,水口镇虽然是移民小镇,但是发展态势很好。“镇上的旅游搞得很红火,一家打糍粑的店子一天的销售额可以达2000元。”
而且,廖江勇调查了解,村民搬迁到水口镇新址后,以前的土地和荒山正好可以利用起来发展种植业。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商机,可以回家乡实现。

依托家乡特色做脱水果蔬
廖江勇发现的商机就是做脱水果蔬。
2016年,廖江勇乘坐飞机时,发现飞机上提供的零食中有脱水秋葵,吃起来味道不错,这提起了他的兴趣。
“如今大家都注重健康,希望吃到安全方便的食品,而我老家就种植了秋葵等多种果蔬,何不回老家做脱水果蔬。”廖江勇说,回乡创业时,他就想依托家乡特色做脱水果蔬。
廖江勇在战友群里一打听,得知有战友在青岛创业做的就是脱水果蔬。通过战友的联系,廖江勇很快购买了脱水果蔬设备回老家。
通过这个设备,经过清洗、削皮处理的新鲜果蔬,被放入-18℃至-30℃的环境下冷冻,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去掉90%左右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留产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成分。
当时正在如意社区扶贫的湖南省委宣传部扶贫工作队帮廖江勇跑生产许可证、贷款,联系销路,还找人帮忙设计新包装。夫妻俩投资200多万元创立的永州如噫湘传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后,把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特色水果、蔬菜,如秋葵、土豆、红薯、豆角等加工成香甜可口的休闲食品果蔬脆片,每天可加工1.5吨,年产值达600万元,并提供就业岗位50个,带动社区及周边种植业增加就业300人以上。
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军,与王光琼夫妇签订了收购合同,通过种植30亩的秋葵、红薯很快脱贫,并在当年买了小货车。
如今,王光琼夫妇又瞄准了新的商机,正计划开一家光学镜片厂,并已招工30多人。“让老乡们富起来后,更希望老乡们的日子甜起来。”王光琼笑着向记者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