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17日> > 总第3001期 > 13 > 新闻内容
点“草”成金,怀化女子打造“稻草王国”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石成金,你可能没有见过。但点“草”成金,今天你可以见识一下了!
在怀化农村,学工艺美术出身的80后农家女子陈卓琳,把看似不值钱的枯黄稻草变成稻草工艺品,卖给了30多个省市区的150多个景区,还带领附近村民一起赚回了不少真金白银。如今,她还把席草做成的工艺品卖给了欧美一些国家。她这手点“草”成金的绝活是怎样炼成的呢?   

女大学生回乡创业扎稻草人
点“草”成金之前,陈卓琳的创业之路是曲折的。
陈卓琳的大学专业是工艺美术,毕业后却做了销售工作。
她心有不甘,决定创业,开店、建园、办厂,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
2014年,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陈卓琳回到怀化创业。“当时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投资了200万元,种植了300亩格桑花。”陈卓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当时花长势良好,预期可观,不料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花苗成片被冻死,血本无归。
这个打击不可谓不大,“当时为了做花海,我去了浙江、北京、江苏等地调研、考察、学习,时间花了半年多”。但陈卓琳擦干眼泪,收拾心情,继续找寻新的商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本杂志上介绍稻草工艺的内容。这让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陈卓琳回忆,她当时想到怀化本地种植了300多万亩的水稻,稻草价格也便宜。如果从事稻草工艺,不但可以解决稻草回收问题,还能减少农民燃烧稻草造成的环境污染。她通过调查发现,乡村旅游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许多农庄和旅游景点都有意愿购买稻草工艺品。“稻草工艺品市场,前景光明。”
随后,陈卓琳一边走访民间的艺术家,一边系统学习。从选择稻草、设计造型、固定框架,到捆扎技术、编制方法以及如何上色,陈卓琳掌握了全套制作技术。
同时,陈卓琳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传统的稻草人是一个十字架加稻草,起一个赶鸟的作用,我们采用钢架结构,除了制作稻草人,还可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稻草动物,形态更生动。而且,我会结合当下的电影电视里的时尚元素,制作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角色。”
2015年11月,陈卓琳建立的公司接到了第一个订单:20个稻草卡通人物,价格3.2万元。次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60万元。   

稻草工艺品“走”向全国
稻草城堡、稻草火车、稻草小黄人、稻草牛……在很多景区,这样的稻草工艺品总是人们打卡的“网红”。这些里面就有陈卓琳的创意。
“我原来只是销售稻草工艺品,现在我们还做整体设计。”陈卓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一切源于2017年3月接到的一个订单。
当时,这名客户将整个园区的策划、设计等全方位打包给陈卓琳。因为对方开价高达20万元,陈卓琳没有多想就接下来了。然而,陈卓琳的设计稿却一直没办法让客户满意。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陈卓琳高薪聘请了设计师,同时咨询了企业品牌策划公司,将自己的公司重新定位为稻草主题策划、设计、布景等一站式服务商,这就区别于其他传统的稻草人工艺品制造商了。
“被迫”转型的成果是喜人的。2017年,陈卓琳的公司年营业额突破300万元。
为拓宽销售渠道,陈卓琳主动走出去,先后在山东、安徽、浙江、广西等地举办了稻草艺术展。陈卓琳告诉记者:“每次展览都能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
由于陈卓琳公司扎的稻草人设计新颖、质量过硬、栩栩如生,广西桂林阳朔、浙江雁荡山、山东台儿庄古城等30多个省市区、150多个旅游区向她订购产品。“对方要求的数量多,我就带工人过去,现场制作。数量少就找平板车托运过去。”陈卓琳介绍,目前最大的稻草工艺品是稻草城堡,有15米长6米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旅游业受到很大的冲击,陈卓琳的生意也变差了,就想着做些小的工艺品出来卖。她开发了手提篮、收纳柜等居家生活用品。产品出来后,她开始前往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进行推销。“去一个个店家上门拜访,把自己的产品给对方看。”就这样,陈卓琳的小工艺品获得了一些商家的认可。
2021年6月,义乌有商家开始给陈卓琳来电话,让她生产一批小工艺品,销往欧美的一些国家。“出口的产品更注重标准化生产,油漆、重量、尺寸等都有要求。”陈卓琳告诉记者,她选用席草来制作小工艺品,并加紧培训员工。
“去年到现在,已经向国外市场销售了3万多个产品。”陈卓琳高兴地说。   

打造“稻都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在卓琳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通过巧手,把一捆捆稻草变成了卡通角色等作品。“40个人齐心协力,一天能做30个稻草艺术品。”陈卓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每一件稻草作品,都是艺术品,她都需要一一把关。“编织稻草工艺品必须选用比较干净、光滑的稻草,做出来的效果也要平整、紧凑。如果利用合理的话,这些卡通造型可以保存一年以上。”
如今,卓琳公司的年销售额最高达1000多万元,而附近的村民也跟着增收。
“当时很多人的稻田收割都是用收割机,每亩需要支付100元左右。”陈卓琳告诉记者,她走村入户,说服当地老人和妇女手割稻草。“我以25元每捆的价格收购,一亩地的稻草就有250元的收入,加上省下来的收割费用,每亩田相当于多赚了350元。”
同时,陈卓琳提出了绩效考核制度,“工人如果按时甚至提前完成,每单有奖励;创新设计,更加有奖励”。
一名跟陈卓琳同龄的女村民陈明(化名)在家照顾三个小孩,空闲时间就到陈卓琳公司做小工艺品,有时甚至带回家编织。陈明告诉记者:“以前面临小孩生活费、人情往来等需要用钱的时候,总是打电话给老公要钱,现在我自己在家就能赚到钱,完全不用靠他。”
而对于70多岁的老人陈光(化名)来说,因为孩子无力负担她的生活,她只好自己赚点养老钱,“没想到我一把年纪了,还能上班赚钱”。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还有怀化一些乡镇负责人找到陈卓琳,希望她去当地开就业帮扶车间。
对于未来,陈卓琳打算把自己家乡——鹤城区黄金坳镇尽远村打造成“稻都小镇”。“怀化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如果兴建一个稻都小镇,通过打造稻草工艺品,既能展示稻作文化,又能助力乡村振兴,那该多好啊。”陈卓琳说,目前,她已把自己在城区的生产车间和展示基地都搬了回去,而且“稻都小镇”的规划已经递交到镇里。
或许,不久的将来,一个“稻草王国”就会在尽远村崛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