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03日> > 总第2999期 > 11 > 新闻内容
辣妈研习院
新闻作者:王建平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孩给去世爸爸发短信意外收到温暖回复#
如何让孩子学会离别?
近日,在《朋友请听好》节目中,听众周周在信件中讲述了自己给去世爸爸发短信,却意外收到回复的故事。她说,初二那年爸爸去世了,妈妈改嫁 ,妹妹跟着妈妈和继父一起生活,自己因为不方便转学,一个人住了一段时间。在很多夜深人静的夜晚,自己常常会思念父亲。高考前夕,她给父亲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竟然收到了温暖的回复,这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这位“陌生爸爸”给了她那段黑暗时期里的一点点微光。这段讲述感动了很多人。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理解、面对离别?

举办一个恰当的仪式,帮孩子告别
是的,我们讲过如何跟孩子谈生死,但我们还没有聊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离别。离别的情况有多种,既有短暂的分别,又有生死的诀别。不论是何种情况,离别都意味着伤感和痛苦。很多时候,大人出于保护的目的,或者担心孩子哭闹,会刻意隐瞒孩子,或者撒一些“善意的谎言”。而真相终将会到来,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孩子独自经历的猜疑、焦虑,以及伴随着猝然而至的真相的压力,或许比事实更加伤及身心。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是年龄特别小还不谙世事的孩子,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无论是短暂的分别,甚或家人生病和去世,都应该如实的告诉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每个孩子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利,这是尊重孩子,更是教会孩子尊重、体恤他人的前提。
但不可否认,离别总是痛苦的,如何更好地帮孩子排解离别的压力,正面去面对离别呢?我觉得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离别的情感。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和父母分别时,会哭得撕心裂肺。有些父母一开始还能哄两下,时间一长焦躁的情绪上来了,就可能撒手,一走了之,或是训斥吓唬孩子:“再哭,我把你丢幼儿园不管了”。这样的沟通,不但不会平复孩子的情绪,更会加深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因此,家长要接纳孩子不良情绪的反应,给他释放的空间。“如果想哭,就好好哭一场吧,妈妈陪着你。”“哭完了,妈妈再陪你进去好不好。”
等孩子宣泄完情绪后,学会跟孩子共情,“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妈妈也难过,你放心,一放学妈妈就来接你。”“不舍得好朋友转学,妈妈小时候也经历过。”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和孩子在一个频率交流。这正是家庭教育大师萨提亚所提倡的“一致性沟通”在孩子沟通中的运用。只有被理解、尊重、接纳,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可能真正形成并发挥积极调教作用,减少不安全感。
如果感到孩子在悲伤的情绪里走不出来,还可以通过游戏、画画、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摆脱消极情绪。或者我们可以举行一个恰当的仪式,帮助孩子告别。比如帮孩子和即将分别的小伙伴,制作一个小卡片,或录下一段话,或交换一段视频。耐心地帮助孩子完成一段小小的告别仪式,让告别变得有意义。美好的告别仪式开始的一瞬间,会帮助孩子缓解悲伤,也许也能让孩子理解到,离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总之,离别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从小让孩子“学会离别”,才能帮孩子成长、成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