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网格化,服务心贴心。”在娄底市新化县天门乡,身着这般字样的“红马甲”群体随处可见,引来当地百姓连连称赞,只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天门红”网格志愿者服务队。
他们做了些什么,为何在这座大山里这么火呢?
大山里的善举
12月13日,娄底市新化县天门乡留心村。
结束持续多日的阴天后,这个被大山包围的村庄终于迎来一抹冬日暖阳。此时,在人流熙攘的村道上,66岁的刘国新手提一面“关爱老人 胜似亲人”的锦旗,迎着大家有些异样的目光,快步走向廖桂花的家。
“廖妹子,快出来哦!”还没走到门口,刘国新就远远地大声呼喊。
两人刚一见面,廖桂花的脸顿时变得通红。“刘叔,邻居间相互照顾是应该的,你还送个锦旗,我都不好意思了。”
然而,对刘国新来说,过去两年的邻里情,却如一团冬天里的炉火时时温暖着他。
刘国新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有3个子女,都在外工作生活。两年前,妻子去世后,他就带着孙子孙女在乡下相依为命,只是,身上的重病时常将平稳的生活扰乱。
“我患有肺心病、脑梗塞等多种病症。”平时,刘国新只要按时吃药,倒与正常人无异,麻烦的是,每隔大半个月,他的身体总会毫无征兆地抽搐、疼痛,更糟糕的是病发的时间从凌晨开始蔓延至深夜,毫无规律,防不胜防。
直到一通邻里间的电话,让危机得以缓解。
当时的场景,廖桂花至今记忆犹新。“有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他(指刘国新)打来的电话,当时,电话声音很小,我听了好几遍才听清他在喊‘救命’。”于是,廖桂花火急火燎去了刘新国家。待刘国新的孙女打开门,眼前的一幕让她感到惊愕。
“他整个人侧躺在床上大声哀嚎,脸色惨白,手脚无规律地挥舞抖动。”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廖桂花一时有些手足无措,当听到刘国新连呼“头晕”,她当即泡了杯糖开水,之后又赶忙联系医生。最终,因救治及时,这场变故总算有惊无险。
从那以后,两人的邻里关系变得愈加亲密。
刘国新坦言,子女如今都已成家,直至每年春节,全家才能团聚一堂。平日里,家里但凡有大小事,只要给廖桂花打个电话,对方总会积极帮衬。“说真的,她比我亲子女还亲,我也是真心感谢她,但我不太会说话,就想着送个锦旗给她,感谢她的热心和善心。”
与此同时,在距廖桂花家不到400米远的地方,49岁的陈满桃正提着扫帚、撮箕清扫马路。
“我早上7点多就过来了。”陈满桃并非被聘用的清洁工,可只要有空闲,她总会自发地清扫马路,甚至,带上小儿子“齐上阵”。
陈满桃介绍,自己是天门乡易扶点的搬迁户。丈夫和大儿子相继患上重病,多次住院,家里不但花光积蓄还欠下巨额外债,一家人不得不长年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单间”,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好在政府出台的帮扶脱贫政策很快走到乡野田间。
“现在,我们住上了100平米的大房子,这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我没多少文化,但也懂得感恩,更要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尽微薄之力回报社会。”陈满桃说。
其实,廖桂花和陈满桃的善举,并不只是出于热心和感恩,更有她们身着“红马甲”的沉甸责任。
“天门红”里的“巾帼红”
“天门红”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怎么样的队伍?(以下简称“天门红”志愿服务队)。
天门乡党委书记刘鑫介绍,“天门红”志愿者服务队是天门乡党委、政府的一个重要党建品牌,也是号召全体人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自今年7月19日成立以来,该服务队已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尽心尽力为他人解决困难,为社会贡献力量。
为此,“天门红”志愿者服务队采取自愿招募形式,鼓励全乡党员、离退休干部和村民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并持续推动支队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化,将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实效等登记在册,实施村规民约挂钩,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推进乡村德治、法治、智治、自治的“四治”融合。
自今年7月19日成立以来,已发展“天门红”志愿者服务总队1支、支队19支、网格小分队56支,志愿者1137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79次,平均每天2.74起。
尽管“天门红”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不到5个月,它却已参与到全乡的各项工作中。
“在宣传上,我们推行教师志愿者支队,选取32名年轻教师,组成宣传报道组,分驻各部门、村支队,发现新闻,及时报道,确保新闻及时性、有效性;在民事调解中,我们成立‘天门红’乡贤宣讲团,将天门乡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织起来,利用院落会的形式向群众逐项解读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在安全保障上,我们组建‘天门红’应急救援队,从基干民兵排中精选15名志愿者,作为防汛抗灾、消防抢险、交通救援等事项的‘守门员’……”刘鑫说。
其间,更多的优秀巾帼志愿服务典型开始脱颖而出——多年义务照料“五保户”老人的陈爱娥,“当代刘慧芳”毛桂秀,帮扶晕倒在地的残疾老人、一时“走红”抖音的刘春桃……
在天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玉龙看来,“天门红”志愿者服务队中人数占比近6成的女性成员是一股温暖强大、敢于逆行向前的“巾帼力量”。
今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出现。同一时间,相隔数百公里的天门乡,第一时间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墙”。
刘玉龙介绍,不少“天门红”志愿服务女队员接连数天到天门乡卫生院协助疫苗接种工作,有时,还是全天站岗。“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因行动不便,环境不熟悉,她们从老人下车开始就全程护送,引导老人测量血压、血糖,体检合格后护送他们去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有好几次,都是几个女队员和男队员合力将老人全程背着走。”
此外,女志愿者们还深入全乡各村开展入户宣讲,挨家挨户地将疫情防控和防护知识一一讲解。为了地毯式筛查村民健康情况,女志愿者们每天都要查验村民的健康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码,并带上仪器、设备,检查村民身体情况。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而巾帼志愿服务正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今后,我们将继续吸纳更多优秀女性加入到‘天门红’中,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为主要载体,让广大妇女参与志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刘玉龙说。
“党建1+11”工程引领乡村振兴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门红”志愿服务队的名气开始走出大山,吸引更多爱心人士一同联动,投身公益。
在新化县从事美容美发行业十余年的李典笑,是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个体经商户,也是新化县蓝天救援队的一员。此前,他专门歇业半个月前往河南抗洪抢险。
自从在好友朋友圈中得知“天门红”志愿服务队后,李典笑很快被这个群体的善心和义举所感动。之后,他特意委托“天门红”机关支队的志愿者帮忙联络,最终于今年9月18日在天门乡长峰完全小学开展学生义剪活动。
谈及原因,李典笑的回答很简单。“就希望能为山区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典笑的故事,只是“天门红”志愿服务队汇聚社会爱心的一个缩影。
采访中,谈及“天门红”志愿服务队的成功秘诀,天门乡党委书记刘鑫一语概括:“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快乐自己”。为此,天门乡下了大功夫。
“我们主要以党建为统领,实施‘党建1+11’(即1种做法+11种机制)工程。比如,在机制构建中,通过推行志愿者积分管理,对全乡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日收集、月积分、年兑换’,让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实惠;通过开展志愿者反向评价干部机制,对乡、村干部以及乡村振兴工作队开展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并与绩效挂钩。同时,还实施函报制,每月根据各支队的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由乡党委研究并拟定函报内容,以去函的方式将各外设部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上报其上级主管部门。”
此外,激发志愿服务热情,也是关键的一环。
刘鑫透露,目前,天门乡党委政府将运营多年,拥有上万粉丝的“云上天门”微信公众号打造成宣传阵地,利用线上平台,畅通志愿服务“发生—上报—分发—报道—存档”渠道,坚持“凡事必报,当日就报,天天有报”原则,以此增强群众荣誉感,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浓厚文明实践氛围。
“我们还在探索部门晒单、群众点单、支队抢单和百姓评单的‘四单’模式,以此进一步加强与群众互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引领乡村振兴。”刘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