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11月04日> > 总第2983期 > 7 > 新闻内容
肖迪:从笔杆子到长镜头,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见习记者 朱泓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档案
肖迪,湘声报社采编中心主任,2016年获得全省政协宣传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多次获湖南新闻奖。
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今年是肖迪从业的第20年,24岁时她考入湘声报社,成为了一名记者。
回忆起那个年代,肖迪难以压抑心中的自豪感。尤其是那次“三湘环保世纪行”的专题报道,那时她刚刚从业一年左右,负责调查一起有关铁矿冶炼污染环境的事件。
当时的黄兴镇和现在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完全不同,随意排放的企业无人监管,对水源的污染已成顽疾。到了目的地,眼看表面上就是黄红色土丘,与别处无二,而当村民拿起锄头把覆盖的泥土翻开时,眼前一幕令肖迪震惊——黑色工业废弃排放物就完全裸露在肖迪眼前。
“为什么没解决?干部是不是不作为?发生这样的事,怎么对老百姓交代?”在针对此事的政府座谈会上,肖迪头一个举起手接连发问。
采访后的第二天,《湘声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稿件,并引发多家媒体进行了联动报道。之后,工业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在媒体监督和当地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得到了解决,这是肖迪现在想起都十分激动的事情,“这就是记者存在的意义,是真的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媒体“老兵”的新挑战
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媒体“老兵”,肖迪也在见证新旧交替,传统媒体的整体转型,这对她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面对冲击,传统的“纸媒人”也在变。2019年,湘声报社推出一档视频类节目《政协记忆》,灵动的镜头语言需求,让长期手握笔杆子的纸媒记者们犯了难,肖迪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报社组织了大量的视频学习课程、视频技术培训,不少记者还自己在网上购买后期课程。
《政协记忆》一共推出了11期,记录了见证湖南政协发展的各位老人,让肖迪感触最深的,就是对袁隆平院士与阳忠恕老先生的拍摄。
2021年,随着袁老和阳老逝世,这些节目成为了他们留给世界的难忘影像。《政协记忆》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是让肖迪最为感动的是,镜头里记录下的那些建设共和国的老人们的珍贵回忆。“以前说记者是杂家,现在可能要求记者更全能一点。”肖迪认为,现在对全媒体记者的要求更高,更全能。视频技能、新媒体运营等种种新思维都需要,这都给记者带来了挑战,年轻记者一定要去到一线摸爬滚打,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