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4日> > 总第2965期 > 4 > 新闻内容
平均4天,她这里就有一次生命告别
新闻作者:采写:记者 张秋盈 首席记者 谭里和 实习生 雷昊 钟思哲 钟思奕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6年前,30岁出头的刘春花还不知道,自己将会为那么多陌生人捧骨灰。
患精神病40年的五保户、独子进了牢房的母亲……他们安静地离开人世,刘春花领着护工为他们送行。病房里,子女迟迟不到,刘春花贴着弥留之际老人的面颊,柔声说:“放心、放心吧……”
这些“告别”都发生在湖南省攸县106国道边一栋4层老建筑里,这里是位于株洲市攸县新市镇新中社区的颐宁园老年公寓。6年来,已有500多位老人在这里安详离开。
刘春花说:“在这里,无论他们富贵还是贫穷,人生在落幕之际,都会获得一样的尊重。”
这里的女人胆子都很大
凌晨3时,刘春花的手机响了,她经常是跳起来,抓起床边的衣服,一边穿一边跑出门。这个点来电话——意味着“有老人要走了”。
走进病房,刘春花就看见了蜷在床上的刘海,他大口大口喘着气,浑身疼痛到颤抖。
刘海60岁,肝癌晚期,送过来的时候只能24小时卧床。几位护工每天都要给他擦身、换尿布,清理臭烘烘的粪便。因为长期卧床,血液不流通,刘海的背部长满了褥疮,隔一两个小时,护工就要给他翻身。
虽然身体动不了,但刘春花能感觉到老人心里是有意识的,每天,他的眼睛就巴巴地看着门口。每当看到这种眼神,刘春花就会安慰他:“你没什么大问题,好好疗养,你儿子过几天就来看你了。”
两个小时后,刘海咽了气,儿子还是没赶到。在经历了数百人的死亡以后,刘春花对死亡的理解很简洁——“就是一口气的事”。
给逝者擦身,护工们有一个习惯。一边擦身子一边说:“叔叔(阿姨),你安心走,不要有顾虑,放心走吧。”
刚开始,护工很怕干这个,都是院里年纪比较大、家里办过丧事的老护工在做,后来也慢慢地跟着做一些,习惯了,也就不怕了。刘春花常对别人说:“我们这里的女人胆子都很大。”
刘海的儿子带来了父亲最后的新衣服,上面5层,下面3件。护工帮着一件件穿好,当几个护工把刘海从床上抬起来的时候,儿子扑通一声跪下了。
这样的离别对刘春花来说很常见。在临终关怀中心,隔几天,就会有人离世。仅去年下半年,就“走”了几十个。从6年前临终关怀中心的开设到现在,有500多位老人这里安详离世,平均4天就有一位老人的生命谢幕。
有的人走时很痛苦,放心不下子女,放不下身后事。可是子女远在外地,根本赶不过来。刘春花会贴着他们的耳朵,劝慰道:“有我们在,你放心、放心吧……”
守护弥留之际老人最后的尊严
6月16日,位于株洲市攸县新市镇新中社区的颐宁园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区走廊上,正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落在一排倚在轮椅上的老人身上。在这里,时间好像静止了。
护工们却是忙碌的。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护工们隔一小时就查一次房,给老人们换尿布、喂水、洗澡、翻身……有的老人,下一次查房,可能就不在了。
早晨6点半,给老人们喂早饭,到了9点半再喂零食——用搅碎机把苹果、饼干搅成泥状。11点半开始喂中饭,每天如此。
此时,一只勺子伸到王云丽面前,她颤巍巍微张开嘴,护工把几粒米饭塞了进来。一下、两下、三下……王云丽的脸木着,除了嘴部缓缓蠕动外,全身一动不动地蜷在轮椅上,露出的小腿只有正常人手腕粗细。80岁的王云丽算是目前住院的36位老人里身体较好的一位。护工刘林正在给她喂饭,一小半碗饭,吃了快1个小时。
能在阳光下享受午餐已经是王云丽的“特权”,在她隔壁,有的老人身体已缩成一副骨头架子,头仰着,嘴张成O字形大口呼吸。薄薄的被子如同压在他们胸口的山,需要被床两边的栏杆撑起来。
临终关怀是国内外近30年才出现并发展的一种医疗护理手段。它的定义是:不再刻意通过猛烈的、可能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来延长生命,而是从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来照料病人,减少他们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帮助他们舒心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