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22日> > 总第2956期 > 5 > 新闻内容
“家校共育”12345衡南模式: 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同育人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三类家长学校
4月19日,在衡南县三塘镇松山村村部的家长学校,一场家庭教育讲座正在开展。来自村里各个小组的家长和孩子们正在认真倾听家庭教育讲师带来的这堂《如何面对孩子的青春期》课程。
“每个月都会有专家到村里讲课,每次我都会来听。村里干部、学校老师也经常打电话和我交流孙女的情况。”54岁的松山村村民欧桂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原先她只会用长辈的姿态要求孙女,听了几节家庭教育课后,现在她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倾听孩子的诉求。
县妇联主席费明巧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村(社区)的家长学校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校长,村妇联主席、村级家长学校初级讲师担任副校长,村妇联执委担任班主任。家长课堂则根据儿童的年龄分班,建立0~3岁、3~6岁、6~12岁、12~15岁、15~18岁五个班的家长花名册和线下家长课堂,定期为家长、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实现村(社区)家长学校的全覆盖。
衡南县还充分利用现有场所阵地和教育教学资源,按照管理制度规范、优化师资队伍、计划安排明确、教学内容系统、成效评估可行的设立标准,实现了全县学校家长学校全覆盖。同时,以网络校联体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家庭育儿指导,构建网络“云端”家长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堂覆盖全县209所学校、1994个班级、12.3万名学生。
4月2日晚7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课堂在衡南九中家长微信群中“云端”开讲。针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家庭的亲子关系、孩子的人际交往等话题,教育专家“在线支招”。云教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听得认真,互动环节高潮迭起。
“以前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对孩子没太多耐心,不听话就打骂,孩子越打越反抗,真不知怎么办!”264班小李的妈妈肖艳波说,衡南九中的家长学校多次开办家长课堂,传授教育方法,现在她与孩子谈心多了,距离近了。就在2020年学校举行的母亲节活动中,平时不善情感表达的儿子还为她送上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妈妈,我爱你”。那一瞬间,肖艳波热泪盈眶。
目前,衡南县共建有国家级示范家长学校1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12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53所、县级示范家长学校91所,示范家长学校数量在全省各县(市)居于前列。



搭建四个共育平台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标在‘育’。”衡南县教育局副局长谢少春说,只有真正构建衔接顺畅、高效运转、深度融合的家校社共育机制,实现人才共用、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才能找到家校社合作的“最近发展区”,激活合作育人的“一池春水”。
在平台建设方面,衡南县搭建了共育专家资源库平台、共育课程共享平台、家校沟通平台、家校互动平台四个“共育平台”。
其中,专家资源库平台吸纳全国知名专家56人,成为引领本土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力量。课程平台科学开发、共享了《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等一系列线上线下“家长课程”,为全县家长提供了精准课程资源服务。而广泛设立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微信群、QQ群,创办的家长月刊,开展的常态化家访,更是以多元形式打破了信息高墙,拉近了家校距离,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走近孩子身边,营造一个紧密的“共育圈”。
“过去,家、校、社之间‘各有所职’‘偶尔打扰’,现在‘你来我往’‘有商有量’——队伍、阵地、平台三大基础的不断夯实,让衡南县构建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为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衡南县县委副书记蒋崇华说。



开展五项共育活动
4月20日,在松山学校的学生学农基地,同学们正在家长与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翻地、除草、播种、浇水等农业生产环节体验,通过大家的亲身参与,来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除了现场体验,学校老师还精心制作了PPT课程,讲解餐饮浪费的危害,引导学生节约粮食将“光盘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勤俭节约的践行者。
在衡南县各中小学校、村(社区),这样的活动每周都在上演。试点工作以来,衡南县全面开展家长培训、价值观教育、结对关爱、学校开放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等五大项共育活动,让“家校共育”扎实落地。五大活动既关注学生,也关注家长,既做好全体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也针对重点群体“心育护花”,有声有色的活动举办到了人们身边,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县妇联主席费明巧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松山村、学塘村、泉长村三个试点村,他们还采取了村干部包片、村妇联执委包组的方式,对本村0~18的儿童及家庭情况进行入户摸底登记,以孤儿、残疾、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为重点,全面了解每位学生家庭情况和各方面需求。村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实现了“一户一档”和动态管理,并由村妇联执委牵头对学生就近实行“1+N”帮扶。



共育效果:三升一降一改善
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陈云凡曾率专家组对衡南县“家校共育”工作进行相关调研评估。“试点工作以来,衡南县的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陈云凡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试点后,100%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99.3%的学生家长都自主选择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对于学生家庭情况了解的教师比例由59.91%上升至95.7%。
“试点前,近80%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形态是专制型或放任型,有近82%的家长采取打骂或过度保护等不当教养方式。而试点后,有97.87%的家长认为‘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98.83%的家长认为‘改进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陈云凡说。
“家校共育”改变了学生的价值观。试点后,认为人生价值“取决于金钱、权力的多少”的学生比例由80%降至6%,认为“取决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的由66%升至96%。心理健康方面,孩子们出现行为障碍问题风险由4.79分降至2.58分,出现情绪障碍问题的风险由原来的3.55分降至2.76分。
家校共育还使衡南县教育生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学风、校风得到了极大改变。各学校均呈现在校学生违法或重大违纪为零,后进生转化显著。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幅度在全市居于前列。“实行‘家校共育’工作后,学校的校风好、师风好、教风好、学风好。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上衡南九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愿意来衡南九中就读。”衡南九中校长陆魁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家校共育”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工程
“衡南县‘家校共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1月22日,湖南省妇联主席姜欣在衡南县调研家校共育工作时表示,家校共育不是形象和面子工程,它惠及千家万户,对促进和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她要求,家校共育试点工作要突出学校特色,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要引导家长全程参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让家校共育工作办出实效,真正让孩子受益、家庭受益、学校受益、社会受益。
通过家校共育工作,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开始的时候,村里的家长学校开课,我和其他村干部要一个个的打电话,拉村民来上课。”试点村之一的松山村妇联主席莫海英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现在她只要在微信群里一声招呼,村民们纷纷主动来参加家庭教育活动,家长学校里坐都坐不下,“平时大家也会在微信群里聊家庭教育的话题,大家都慢慢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好处了。”
在试点村之一的学塘村党支部书记费益生看来,家校共育工作应该是村里的“头等大事”,“乡村要振兴,首先是要有人才。如果我们没把下一代培养教育好,哪有人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些目标呢?”
试点村之一的泉长村党支部书记廖义云告诉记者,实行“家校共育”工作后,很多家长对自己的职责和定位,思想上有了明显改变,以前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是自己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通过这个工作,很多家长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会更多地陪伴和正确引导教育孩子,也开始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他希望,各级各部门能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比如多送家庭教育课程到村里,“这是一项很得民心的工作。你想想,你送什么东西,能比送给老百姓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更珍贵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