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3月18日> > 总第2951期 > 8 > 新闻内容
坚守30年,他为17个村寨两代人“扎针”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张秋盈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碗米坡镇,几乎没人不认识贾绍华。因为这里17个村寨、两代人,“出生第一针”都是由他负责。
过去,碗米坡又叫杀鸡坡,因为上山的路太陡太高,要杀只鸡吃完了,才有体力上山。山上2米多高的“拔茅”(芦苇)又密又深,50米宽的酉水河从山脚淌过。山里的人很少下山,每隔一阵,贾绍华就要背着垫了冰块的简易冷藏箱,爬山又过河,上门打疫苗。
曾经,山里人不信医,贾绍华一家家科普什么是疫苗。上世纪90年代接种疫苗,每针次要收2~5元的接种费用,有村民出不起,他就先把钱垫了。30年里,全镇由他接种的“孩子”超过10000人,从未发生一例接种疫苗差错事件和接种事故,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
如今,贾绍华53岁了,他从镇卫生院唯一的年轻人变成年纪最大的“疫苗爷爷”;如今,山里修了路,村民们也主动上门打疫苗了,但镇卫生院依然缺人。他说,不准备退休了,想一直干下去……



深夜急奔,斩断大传染
“贾大哥,我们村里好多人发烧,出红疹子,你快来看看!”一声急促地呼喊划破了乡村的平静。
“发烧,全身出红疹子!”这些症状引起贾绍华的警觉,“很可能是麻疹!”不敢怠慢,贾绍华背上防疫箱,连夜就往驼背村赶。手电筒的微光照在湿滑的山间小道上,他一路趔趄,却也不敢放慢脚步。
果不其然,村里出现了疑似麻疹传染的疫情。
在向防疫站汇报之后,贾绍华和村医马上采取了防疫措施。排查相邻的村、学校疫情情况,并立即给驼背村周边的适龄儿童应急接种含麻疫苗。两天时间,他为200多个孩子接种,避免了一场大疫情。
回忆这段发生在 1995年4月的故事,贾绍华心有余悸。上世纪80年代以前,山里的传染病不少,麻疹、乙脑、流脑几乎每年都有,有时一场传染病就要夺走几十个孩子的生命。贾绍华深知,疫苗对就医不便的乡村孩子来说是救命的——这也是他1990年毕业后来到碗米镇卫生院,选择成为一名免疫专干的原因。

为10000个孩子带去“第一针”
那时,乡村卫生院配置落后,背着冷链箱、满山找孩子接种疫苗的日子苦不堪言。
沙湾村坐落于河中心的小洲,只有一个摆渡的“船老倌”载人往返,而补足寨则在悬崖峭壁之上,山路坡度近90度,当地人养的猪、羊、牛都是在还没长大的时候靠人背上去的。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贾绍华几乎每隔一个月就得走10公里路来到沙湾河边,先坐船筏子,渡过50米宽的河面,再上岸步行1000米,开始爬去往补足寨的崎岖山路——在没有修路之前,他的登山“装备”就是随手捡的木枝“棍棍”,后来条件变好,慢慢换成单车、小摩托。
进山往往需要两三天,贾绍华就带着肉和药品到村医家里借住一晚。村医会告诉贾绍华,哪家生了孩子,让他上门去接种疫苗。
那时,贾绍华经常会碰到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的家长,因为每针要花2元钱,家里负担不起。他会反复劝说,遇上条件实在困难的,就用自己的工资垫付,“一个月60元的工资,多的时候要垫付20元”。
碗米坡镇的村民习惯叫贾绍华“老把式”——这是一个当地人夸赞别人技术厉害的称呼。“从爷爷辈到孙子辈都认得我这身白大褂。”贾绍华粗略统计,他服务过的新生儿超过10000人,接种超过60000针次,至今未发生一例接种疫苗差错事件和接种事故。
30年来,贾绍华坚持在大山里播种“健康苗”,从原来的“4苗防6病”到后来的“14苗防15病”,接种工作从“一人一冷链包”走全村,到现在的“一苗一告知一针次一扫码”——他53岁了,还新学了计算机,熟练地运用起各类防控APP和二维码。
“现在镇上卫生院还是很缺人,我想一直干下去。”说到未来的打算,贾绍华信心满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