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2月25日> > 总第2948期 > 10 > 新闻内容
依法带娃,收好这份硬核促进攻略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雯倩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孩子时无力、心累,家长直呼 “我太难”;孩子才上幼儿园就开始“为之计深远”,备感焦虑;胎教班、早教班、亲子课,费用高昂,感觉自己像被割的韭菜......一边是孩子上蹿下跳,一边是家长焦头烂额,家庭教育究竟该怎么进行?《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预示着被不少人视作“家务事”的家庭教育,正式被纳入法治化轨道。如今的家庭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家庭所能承担的工作,而是一个需要细致的社会分工、相关方面充分参与的系统工程。《条例》明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民政、公安、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司法行政、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新规出台,各部门将会有哪些措施来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访相关部门,送上硬核家教促进攻略。
省关工委
继续实施“个十百千万”隔代家庭教育工程
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隔代家庭教育工程,即省、市州两级关工委组建10支以上家庭教育讲师团,通过开展巡回宣讲、咨询服务、上门交流等方式,重点帮助隔代家长解决“教什么、怎么爱、怎么教”的问题;打造和推出100个以上家庭教育工作品牌和典型;举办1000场以上隔代教育讲座;结对帮扶10000名以上家庭教育缺失或存在偏差问题的少年儿童。
用好一本书,即《全省隔代家庭教育文稿选编》;上好一堂课,发动各地隔代教育宣讲团,通过组织集中备课、反复试教、互相评课等方式,严把讲课质量关;推广一批典型,积极选树一批隔代家庭教育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把隔代家长锻造成为善于培养时代新人的新型园丁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针对隔代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青少年急需解决的问题,把工作实效作为检验隔代家庭教育抓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
省教育厅
家校协同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密切家校协同,进一步畅通家校沟通渠道,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和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指导家长学校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指导教材或大纲、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或实践活动。
组织省教科院、相关高校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积极推广“统筹利用电视和网络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覆盖”的推进模式,让每个学生借助网络学到最好的课程。
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计划,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建立翔实完备、动态管理的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加强对留守儿童受教育全过程的管理。
省民政厅
立足儿童之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践
进一步完善儿童关爱保护责任体系和工作制度保障,下沉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儿童之家与农村妇女之家、居家养老、家长学校等平台有效整合利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兜底保障。
构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乡村互动的关爱保护儿童工作体系。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将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纳入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进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配备工作,落实基层儿童工作人员岗位补贴等保障制度,对全省市县两级儿童福利工作人员、所有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分年度进行培训。
协调教育、公安、司法、国资委、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推动在外务工取得居住证父母带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推动企业支持帮助农民工带薪探视、车费补助等相关优待措施,帮助外出务工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省文旅厅
建设覆盖全省公共文化阵地网络保障家庭教育
多路径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惠民工程,摸索推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多种建设模式,形成建、管、用标准体系。建立了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为骨干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旅设施网络,指导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开展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让“家门口、零门槛”的文旅设施网络为家庭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文化阵地保障。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培训方式,指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歌曲、舞蹈、演讲、朗诵、书法、美术等文艺作品。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开展文化下乡、文化对口支援和城乡帮扶活动,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以及文艺团体和文旅志愿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公共文化服务。
省卫健委
以儿童保健为重点抓好家庭教育
开展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动态、全程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利用医疗保健机构的孕妇学校和妈咪课堂开展家庭养育指导课程。建立儿童档案,根据孩子不同年龄设计游戏课程,指导家长在家选择相应游戏、玩具,促进孩子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适应性等早期发展。开展“3+7”发育亲子课,对2至4岁发育临界儿童开展发育亲子课指导。孕妇学校开设孕产期心理保健、宝贝人格发展、婴幼儿习惯及行为培养等课程,父母学校开设儿童心理健康课程和互动游戏。
加强健康教育,向家长或监护人警示意外伤害的危险,组织培训指导家长开展意外伤害后紧急自救,帮助、指导家长尽最大可能防止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组织心理辅导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服务,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咨询,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医疗保健机构心理咨询室接受家庭心理咨询。
省司法厅
常态化开展特殊群体关爱帮扶
立足司法行政“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以特殊群体家庭教育志愿帮扶为切入口,强化部门联动、汇聚社会合力,着力建立健全婚姻家庭和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律援助机制,加强对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和矛盾危机干预机制。结合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等专项活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通过经济帮扶进家庭、生活关爱进家庭、法治教育进家庭、心理辅导进家庭,把常态化走访和跟踪教育纳入帮扶工作体系,组建“多帮一”帮扶小组,定期走访入户了解未成年子女生活学习情况,多渠道对接联系福利学校,帮助因父母双方入狱家庭的失学儿童完成学业。
省检察院
建设“校园+家庭+社区”法治教育模式
提升家长法律意识,引导家长做好孩子法治教育的启蒙人,重点关注父母外出务工、离异等特殊家庭,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实现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法治教育常态化,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开发新的家庭法治教育课程。
将法治教育工作向社区延伸,在“校园+家庭”法治教育基础上,积极推动社区的参与,逐渐形成“校园+家庭+社区”的法治教育模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偏远地区学校的普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法治教育,让家庭共同参与到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活动中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