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12日> > 总第2935期 > 16 > 新闻内容
“90后”袁隆平定了两个“小目标”:无龄感,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新闻作者:文/武小五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袁隆平院士已年过九旬,虽然现在他不能直接到远方基地的田间地头工作,但仍然亲自带领团队攻关,常常通过视频、电话与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基地保持密切联系,每天坚持工作。
当记者问到“什么力量在支撑您不停地工作”时,袁隆平笑着回答: 这份工作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的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涂,所以说我还能继续工作,继续做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工作。我还会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干到‘100后’。”
1心若不老,岁月无伤
袁隆平又上热搜了!
11月3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新闻发布会。
实现了90岁生日愿望的袁隆平,高兴得像个孩子。他给自己的团队提出短期内的两个“小目标”:
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袁隆平院士已年过九旬,他曾多次说过自己是标准的“90后”。
虽然现在他不能直接到远方基地的田间地头工作,但仍然亲自带领团队攻关,常常通过视频、电话与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基地保持密切联系,每天坚持工作。
当记者问到“什么力量在支撑您不停地工作”时,袁隆平笑着回答:“这份工作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的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涂,所以说我还能继续工作,继续做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工作。我还会继续干下去,从‘90后’一直干到‘100后’。”
袁老的话真诚又幽默,引发现场一片掌声和笑声。
这条新闻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点赞,“袁隆平又定了两个小目标”上了热搜,目前话题阅读量1.4亿,1.1万人参与讨论。
看到这条热搜,我第一时间想到一个特别新潮的词:无龄感。
什么是无龄感?
对于“无龄感”,我赞同作家三盅对它的定义:人抛开自己年龄的约束,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让自己保持并拥有一份与年龄无关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
袁隆平院士身上自带一种无龄感,所以即使年过九旬,他却依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来,依然有一种硬骨头的品质,不跟年龄妥协,不跟现实妥协,没有垂暮之感,而是越过越有活力、越活越年轻。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变老,不是从皱纹和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2很多人的人生就毁在“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
作家拾遗曾讲过他同学刘刚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刘刚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做了办公室的一名行政人员。那时候,搞行政待遇不算太好,但还可以。
有一天,一帮同学聚会时,大家劝他:“办公室行政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替代性强,你应该学点技术活,将来好有退路。”
刘刚却说:“我都30岁了,还折腾什么呀?这样也挺好。”
可另外一位同学听进去了,他立即行动,三年后,拿到了“注册会计师”。
刘刚听说后羡慕不已:“早知道我也学了。”
几位同学又劝他:“你不是喜欢研究心理吗,立马学啊。”
刘刚说:“我都33岁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了,还是算了吧。”
另外一位同学听进去了,立即买书学习,几年后当上了“心理咨询师”。
刘刚又流口水:“早知道我也学了,和他们比我的智商并不低。”
这几年,他们公司行政岗位的待遇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刘刚经常叹气:“这工作还不如鸡肋。”
大家又劝他:“那你赶紧转行啊。”
刘刚却说:“我都要奔四了,转行肯定做不好,还不如在这个岗位上凑合一下。”
以上的对话,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刘刚这样的不乏其人。
他们迷信“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为年龄所困,为时间所限,对未来缺乏热情和信心。
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下半程,越走越多的是年纪,越来越少的是勇气。虽然他们只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却给人一种“垂暮之感”,没有目标,没有活力。
波兰女诗人辛波丝卡说:“我是我自己的障碍。”
一个人,除了自己,没有什么能真正成为你选择生活的障碍。
拥有无龄感的人,从未被年龄限制对生活的想象力,而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物保持好奇,永远不乏从头开始的勇气,把日子过得一直热气腾腾。
3无龄感的人
不因年龄为人生设限
很喜欢主持人窦文涛的一句话:“老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生理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与否,其实和年龄无关,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样看待年龄。
无龄感的人,不为年龄所苦,不因年龄为人生设限,对事物充满好奇,随时随地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中外管理》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语学习班开学报名时,来了一位老人。
负责登记的女孩忙问:“您是给孩子报名吗?”
“不,给我自己报名。”老人回答。
女孩很吃惊,屋里那些准备报名的年轻人也纷纷投来惊异的目光。
老人笑着解释:“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叽咕咕,我挺着急,我想听懂他们的话。”
“您今年高寿?”女孩问。
老人回答:“68岁。”
女孩说:“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那时已70岁了。”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66岁吗?”
老人的话音一落,众皆无语。女孩更是眨巴着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94岁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摩西奶奶,她在《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书中写道:
“‘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在无龄感的人看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变老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态。世上只有该做某件事的心情,没有该做某件事的年纪。
所以,他们不沉浸过去,不畏惧改变,敢于打破外界条条框框的束缚,热烈地拥抱新鲜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自己想看的风景。
他们忘记了年龄,活出了快乐和精彩人生。
4无龄感的人
活得更高级
美国作家厄尔曼在散文《青春》中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不是朱唇粉面,而是意念和热情。岁月不能使人衰老,丢弃梦想才会老态龙钟。你我心中都有座天线,只要接收乐观积极的信号,就会芳龄永驻。”
“无龄感”不是不顾年龄限制或者刻意隐藏年龄痕迹,也不是盲目跟风追潮流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心理状态、生活态度。
无龄感的人,即使已步入人生的黄昏,但心态依然年轻,活得通透,充满活力。
有一年,著名学者文怀沙接受《人物》栏目组的访谈邀约,在听到记者问“您今年贵庚”这个问题时,满头白发的老人家自信又坦然地回答了句“四十六”。
记者哑然,又问“您怎么会只有四十六岁?”
文怀沙依然未露窘迫,而是告诉记者:“年龄,我早用公岁来计算,所以今年四十六公岁。”
文怀沙常说,对人生,他只想一些美好的东西,也只愿意看到那些美好的事物,不把倒霉的事情长久放在心上,是自己一直以来奉行的乐观原则。
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八十三岁的老太太,穿着红色上衣,系着黄围巾,带着伙伴们自驾游,一车老人的年龄超过了三百岁。
老太太原先是做律师的,年轻的时候因为忙,没有考驾照,到老了突然有了一个周游全国的愿望。
于是她报了驾考,所幸的是,通过老人的努力学习,在离她七十岁生日两个月前,如愿拿到了驾照,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一个个无龄感的人身上我们会发现,只要不愁老之将至,保持好的心态,老了也很可爱,老了也很“年轻”,老了也很有趣。
文友温暖小武说:“只要心态年轻,总会成长;只要思维开阔,总能改变。无论你多大年纪,千万不要让那个数字,变成画地为牢的局限,墨守成规的标签。”一个被年龄追着跑的人,会活得很累。
任何人都无法控制衰老,谁永远也跑不过时光,但是我们只要不为年龄所困,懂得珍惜,学会享受,都可以拥有“无龄感”,活出精彩,不留遗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