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27日> > 总第2925期 > 12 > 新闻内容
“好爸爸”郑渊洁“只做不说”的育儿经
新闻作者:陈征宇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好爸爸,我会不自觉地想到童话大王郑渊洁。这个给无数中国孩子造梦的作家,也为自己的孩子,造就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郑渊洁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不如自己做出个样子给孩子看看。
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得益于父亲郑洪升。父亲在郑渊洁心里,是当之无愧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郑渊洁出生起,见得最多的场面,就是父亲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资本论》这本大部头,就是郑洪升抱着1岁的他看完的。至今,他们家里收藏的那本《资本论》第955页,右侧空白处的铅笔痕迹,就是郑渊洁当年做的“眉批”。也因此,让他从小就对看书、写字产生了崇拜心理,为日后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埋下了伏笔。
郑渊洁回忆,郑洪升从未打骂过他,如果“犯事”,父亲对他的惩罚,永远是写检查。小学时,郑渊洁因为将老师出的作文题《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擅自改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学校直接开除。他自知难逃一劫,老老实实在家写好检查,等父亲回来。
父亲进家门时,脸色很不好看,显然早已获悉儿子被开除的消息。郑渊洁赶紧呈上自己狠下了一番功夫写的检查,没想到,父亲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阴转晴起来。原来,郑渊洁竟然将检查写成了小说,也让父亲从中看到了儿子的文字功力。郑洪升就这样接受了儿子从学校离开的事实,开始在家里给儿子上课。郑渊洁还记得自己上的第一堂课是背《共产党宣言》,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
多年后,当郑渊洁自己也升级成为父亲,顺理成章的就继承了父亲郑洪升的那一套教育心得——对于孩子,只做不说。
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2岁的时候,郑渊洁开始写《童话大王》月刊。这本杂志,我小时候也订阅过,每个月都被皮皮鲁、鲁西西精彩的历险故事深深吸引。但我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本杂志竟然是郑渊洁靠一己之力办下来的。
《童话大王》1985年创刊,只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童话作品。他把这本期刊足足写了30年,累记印数逾亿册,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而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完全是为了让儿子看到,他的父亲只靠一支笔,也能让这个家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郑渊洁亲手为儿子编写了10套教材,亲自在家系统教学。这在当时的社会,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也许,正是因为他自己也是从小接受父亲的因材施教,并最终成才,给了郑渊洁特立独行的勇气吧。
除了18岁时能独立,郑渊洁对儿子没什么其他要求。但在家里,儿子眼里的他,除了给自己上课之外,永远是在看书或者写作。就像郑渊洁当年,对父亲郑洪升的观感一样。身教的家风,就这样一脉相承。受父亲的影响,郑亚旗从小也非常地爱阅读,并因此拥有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8岁成人后,郑渊洁送郑亚旗八个字“与人为善、守时敬业”,之后,再没给过他一分钱。起初,他不得不在一家新成立的报社,靠筹建和维护网站,还有维修电脑挣工资养活自己。只用了三年,就做到了技术部主任。
之后,他辞职创办《皮皮鲁》杂志、皮皮鲁讲堂;筹办由郑渊洁主持的脱口秀《郑氏胡说》;运作父亲参与各种电视节目;还将郑渊洁的所有作品命名为《皮皮鲁总动员》,交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通过对父亲创造资源的扩大延伸,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2010年,郑亚旗创办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任CEO。十年间,帮助父亲的收入翻了20多倍,成功地将郑渊洁的知识产权,经营成一个收入过亿的文化品牌。
2019年,郑亚旗亲自担任导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舒克贝塔》。不到一年时间,在央视重播了三、四次,腾讯播放量达8亿,成为疫情期间最受欢迎的国产动画片。这个成绩,让一向叮嘱儿子低调的郑渊洁也有些不淡定了,甚至自己也有了点“小成就感”。
郑亚旗立志将父亲的作品打造成永久流传的超级IP,他的任务,就是让父亲的作品不断升级、增值。对儿子的决定,郑渊洁都鼎力支持,并严格遵照父亲郑洪升的教诲:在儿女面前只行使鼓励权、呵护权、建议权。他也乐于接受儿子不断带给自己的新生事物,只因觉得为人父母的榜样作用,并非要求后代模仿和照搬,而是应该鼓励后代在继承中发展。
在育儿这件事上,身教的作用远大于言传。假如家长不看书,却希望孩子爱上阅读,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郑渊洁的父亲,当年就是这么做给他看的;他也是这么做给儿子看的;他相信,儿子也会这么做给他的孙子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