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06日> > 总第2922期 > 15 > 新闻内容
我对《论语》中十句话的理解
新闻作者:姜欣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这句话是孔子评价学生子路的。意思是说,子路听到什么好的道理,就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就唯恐再听到一条新的道理。
这里讲的是学习的本质,爱学习不在于贪多,而在于惜少。接触到了一条知识,就把它实践出来,真正学到手,成为自己的本事,在这一条没有弄透前,绝不学习下一个。学,宜少、宜透,不可贪多。
学习,第一是不要急于学习新东西。第二是要信服。信服谁就跟谁学,如果不信就不必要学,就另去找你信服的人学。第三是不要浅尝辄止。沉潜反复,切己体察,再放到具体事情上研习,宁缺毋滥、宁偏勿全、宁平勿俗,学习本质上是慢功夫,且越是聪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   

“不迁怒,不贰过。”
人非圣贤,岂能无怒无怨,无过无错?即使圣贤,也有怒有怨,有过有错,只是他们的认识不同,处置的方式也不同。
不迁怒。就事论事,不迁怒别人,只是扪心自问、克制化解,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看起来不难,实际上不简单,这包含着对错误的态度。首先,犯错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只能说明你不是神,是人。有错,改正就好了;不改,就可能酿成大错。而有些人错了,不愿意承认,以为认错就“输”了,其实不认错才会输。当大家都关注你时,你诚恳面对、积极改正,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是被误解,不争不辩,保持忙碌,三天后就没人问了。   

“温、良、恭、俭、让。”
在孔子的学生看来,温、良、恭、俭、让是孔子的人格力量。他的威仪与温暖,尽在这五个字中。
温,即“和厚”,温和,厚重,对人的态度,无一丝粗暴,让人舒服。
良,即“易直”,平易正直,与人为善,吾心光明,无一丝矫饰,真诚直抵人心。
恭,即“庄敬”,心有敬畏,对人恭敬,无一丝傲慢,如此,方能让人接受你。
俭,即“节制”,这里不是节俭的意思,而是不放纵,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人在一起,始终如一,言行一致。
让,即“谦逊”,不是谦让,而是不骄傲,虚怀若谷,愿意接纳和化解别人身上不好的东西。   

“君子不器。”
“器”,器具也。一个器具往往只有一种用途,杯子用来喝水,扫帚用来扫地,钢笔用来写字,其功能一般不交叉。普通人也往往如此,各有专长,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这样的人,只能说是“被用之才”,而非“自用之才”。
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内在修养很高的人,识见高明,涵养深邃,无所不惧,无所不用。他不是某个方面的专才,但他内心健全,灵魂高贵,具有极强的处事应变能力,他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然自在,小人忧心忡忡。
君子之所以坦荡自在,原因颇多。
循理而行。君子总是站在规律上讲话,做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就没有什么好揪心的。
安己份,守己责。君子总是按照定位来要求自己、修正自己,实至名归。父亲像父亲,母亲像母亲,子女像子女,领导像领导,员工像员工。能守得住,也没有什么好揪心的。
务求当下。我们操心“明天怎么办”太多了,今天的事却没有好好干。不必老想做不寻常的事,要知道,不寻常的事,是在寻常的事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得到的。君子只关注手头上的事,所以没有什么揪心的了。
无我。志向和使命感是坦荡安心的根本,放下自我了,没有私欲了,知行合一,就没有什么揪心的了。
反求诸己。君子在行有不得时,总是反求诸己,不怨天,不尤人,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还有什么好揪心的呢?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不知道我,看低我,我不生气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我读这句话,最深刻的感受是“名气”与“实力”之间的关系。
不要让自己的名气超过自己的实力。名气超过了实力,就是虚名,容易招辱。让名气低于实力,贴地而行,始终踏实。有实力的人往往是长期被看低的,所谓“真人不露相”。
学问只为自己,一切自足。真正的君子,学了东西,都落实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耳朵进、嘴巴出,说起来滔滔不绝,身上则一丁点儿也没有。当自身的厚度、纯度足够了,胸中有丘壑,脑子里装着上下五千年,肩上担着使命,走到哪里都是自重的,就不会对别人知道不知道自己、把自己放在什么档次而耿耿于怀。
低调的前提是随时高调。有实力者,往往是低调的,把自己放得很低,不太乐于参与炒作、宣传、推广。但是,真正需要你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则当仁不让,随时可以高调,但一定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众人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随波逐流,而要有宁静和自信的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有心追求道,而又以自己的财富不如他人为耻,那就不必与之论道了。
有志之士,是有自己的追求,有使命感的人。他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与天地对话,据理而行,在历史中找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想的是百年以后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他并不是蔑视衣食财富,只是不攀比罢了。
德行就像容器。容器不够大,即使财富来了也装不下,所以君子总是把顺应天道、修养德行作为第一要务。而财富是把事情做好后顺带的东西,是副产品,即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的人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并将之作为人生动力,只能靠和人攀比财富作为动力,即所谓的“乞丐心态”。他只跟旁边那个乞丐攀比,先排除一大堆自己比不了的或者没有资格比的人,再选择一个对手使劲比,天天和自己较劲,你说可怜不可怜?
我觉得真正开心的事情是与有共同志向的良师益友在一起,哪怕只是喝一杯茶,静静坐一会儿。内心的富足和高贵,取决于人是否愿意为某一种足够伟大的使命与担当付出一生的努力。我们要尽可能离神圣近一些,离世俗远一些。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三句话,第一句是关键。仁者不忧,仁是全德,仁是心德混全,私欲净尽,不累其心,所以仁者无忧。
人要做到不忧,有两层含义。
一是无我。无我,就是关心他人多过关心自己,即“利他之心”。“利他”并非是“利己”的对立面,只要把“利己”缩小,不再时刻计较自己的得失利害,就不再那么忧心忡忡了。
二是接受。君子随遇而安,这里的“随”,是“接受”的意思。首先是接受结果。真诚地付出并接受结果,不论结果如何。如今太多人去问收获,所以忧、愁、惧。如果凡事先想最坏的结果,并在心理上接受它,然后再往上努力,一般不会太坏。相反,凡事先想最好的结果,最后什么结果都接受不了,因为永远达不到预期。其次是接受自己,包括接受不足。先承认不足,自然会凸显优势,把优势加强,让长度变得更长,而不足所占的比例就越来越小,人就会有幸福感和自由度了。第三是接受他人。这里的接受主要是指“包容”。“包”是把别人不好的东西接过来,“容”是把接过来的东西化解掉。当然,关键还是“容”,是胸襟问题。有人说“人的胸襟都是委屈撑大的”,不无道理。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不忧”了,而“不忧”才可以“不惑”和“不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个大智慧是孔子因为敬畏大自然中的山和水而生成的。
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水是动的,遍布天下而无偏私,无所不达,深入细微,润物无声,遇见深谷又纵身而下,百折千回,一路前行而不悔。真正的知者,如水,他乐意运用自己的才智,像水流一样永不停息,贡献给社会,且做事情剖决如流,像水一样畅快无阻。
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
山,高山仰止,万民向往,而山中草木飞长,鸟兽栖息,以巍峨之势立于天地之间。仁者,如山,守静而厚德载物,他们似乎没做什么,但他提供了一个远大平台,让万类霜天竞自由,对谁都能接纳,无限仁爱。仁者包容,仁者无为而无所不为,静而安之,故仁者寿。
显然,这是两种理想人格的对话与态度,做人为仁,做事为智,人世间的事莫不如此。千般智慧,其实说到底,就这两件事:做人与做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的核心素养,道、德、仁、才兼具,即为理想人才。
志于道。做人做事也好,学习进步也好,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知道要做什么人,知道要往哪里走。有志于大道,就是先问问自己的使命何在,要为社会做些什么、留下什么。
据于德。“据”是凭据、根据,照着德的标准来行事。德,分为至德、敏德、孝德。至德,为中和之德,致中和,厚德载物;敏德,为“敏于行”的“敏”,是适应各种变化的德,有情有义,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孝德,尊祖爱亲,首先善待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里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在德的问题上,凡要求别人的,一定要先想自己能不能做到,把自己能做到的标准固定下来,自己不缺德,有了道德根据地了,再以身作则去影响别人、要求别人。
依于仁。爱人悯物,对他人有关爱之心,时时替他人着想,对天地万物、其他生命也以一颗仁心去面对,像太阳一样,无私心,无偏袒,爱满天下。所谓“仁心无对”,就是自己修了一颗慈悲之心之后,和谁也不对抗。
游于艺。儒家认为,才能主要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今天已不拘泥于这六艺了,还有很多“艺”,关键在于“游”,这里不是熟练的意思,而是以此为乐,陶冶情操之意。
有志于道,就是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要求,建立了道德根据地;有仁心,仁心无对,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社会,自强自立。一个人有了这四个核心素养,那么他就是真正的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