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23日> > 总第2920期 > 9 > 新闻内容
独臂父亲北漂12年:俩女儿读大学,他“一手”搞定
新闻作者:文、图:记者 张秋盈 出品: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刚蒙蒙亮,周冬祥和工友们准时出现在浙江省乐清市的码头上。作为资深建筑工,他熟练地将一卷钢筋送入钢筋调直机拉直。突然,清晨的工地上传来一声惨叫,等工友们反应过来,周冬祥已经扑倒在地,浑身是血,而他的左手臂正在机器里摇晃……
这一幕发生在15年前。这一年,周冬祥的大女儿还不到10岁,小女儿4岁。此前,周冬祥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两个女儿送进大学。然而,遭遇这突如其来的厄运之后,周冬祥多了迷惘: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凭这独臂之躯,支撑起最初的梦想。



那一天, 他这样骗老婆
7月18日上午,株洲市茶陵县下东街道官铺村一组。一幢老旧的砖瓦房里,几缕阳光穿过屋顶的小洞,打在满头大汗的周冬祥身上。此刻,他用仅有的右手在揉面,左边的短袖里,空荡荡的。
小女儿周媛眼看就开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他有点焦虑。不过,历经生活苦难的周冬祥此时已经从容了许多,毕竟从失去左臂那年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了,什么样的苦头没尝过?
周冬祥已经不记得断手那天痛不痛了,只记得被送到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抢救的路特别长,他总想睡。每次真要睡过去了,开车的工头又大声把他唤醒。
到了医院,医生让他做选择,如果接上原来的手臂,脑子就会不好使,“手里面的神经都绞烂了”。
周冬祥没有犹豫:“要脑子。”
三天后,病情稳定的周冬祥打电话给老婆苏春香,说在温州给她物色了个好工作,要她赶快来。次日凌晨3时,苏春香被“老表”领到医院。此时,她才看到那只空了的袖子。
“怕她接受不了,来的路上出事,所以骗她。”周冬祥说。老公左手没了,没怎么出过门的苏春香傻了。直到接到婆婆的电话,听着老人在电话那头说,“闺女,你怎么这么命苦”,她才终于放声大哭,“他妈那时候还以为他只断了个手指头咧。”
出院后,周冬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个女儿的将来。工地老板只愿意给3万元钱了事,周冬祥从法院那里打听到,这种情况是工伤,工地上要负责赔偿。然而,交涉几个月却毫无进展。有一天,周冬祥找到老板,说到家庭的难处时,居然对着老板跪了下来。
“我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只剩一只手了。工地最终给我赔了10万元。当时想够两个孩子读书就行了。”周冬祥说,“现在想起来,哪里够啊!”

那一刻,他最想回家看看
从浙江回来的最初三年,家里4口人就靠着苏春香每个月打零工赚的450元过日子。只有一只手的周冬祥干什么都特别吃力:吃饭比别人慢,走路也不稳。一次从村外回来,天下着小雨,周冬祥脚一滑,直直地摔在那半边空了的肩膀上,疼得他龇牙咧嘴,爬了许久才爬起来。
眼看老婆如此辛苦,却还要照顾自己,周冬祥咬着牙逼自己尽快适应接下来的生活。找不到事做,他就单手干农活。比如插秧,别人一只手拿秧苗,另一只手插,他就先把秧苗撒到田里,再一根根弯腰捡起来,同样插得整整齐齐——帮手是他9岁多的女儿。
收谷子时,周冬祥没法挑担子,就让老婆把一袋袋谷子放在他背上,完全凭一只手从好几里外的田里扛回家。“一个上午干不了别人家四分之一的活。”周冬祥苦涩而内疚。
仅仅靠妻子打零工,是不可能供两个孩子读书的,周冬祥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开始托亲戚朋友四处找工作。可只有一只手的周冬祥,谁要呢?失去手臂3年后,2008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亲戚给他打来电话,说北京有一家连锁饭店愿意接受他,吃住全包,每个月1200元。
周冬祥很惊喜,虽然老婆很担心,但他果断出发。在这里,他被安排管仓库、给后厨收菜、点数、记账等等,虽然每个月只有1200元,但是他已经十分知足了,至少他又有了给孩子们挣学费的渠道。
然而,北京人生地不熟,周冬祥脸皮又薄,碰到称重、搬货的事,他自己干不了,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几天下来,羞愧的他打起了退堂鼓。“自己什么事都干不好,这不是拖人家后腿吗?”周冬祥找到老板说起自己的顾虑,还萌生了辞职的念头。老板也是一位父亲,知道他的情况以后,告诉周冬祥:“你努力,我们都会帮你。”周冬祥心里一热,为了孩子们的学业,怎能轻言放弃呢?
饭店员工宿舍在地下室,8人一间,潮湿不透气。周冬祥有旧伤,住的时间一长,关节就疼。苏春香知道后很心疼,打电话说:“实在扛不下了,就回来吧!”
周冬祥却坚持了下来。他很感激北京这个饭店的老板,包容了他的残疾,也很讲信用,“每个月15号准时发工资,12年没拖过一天”。
北漂12年。周冬祥的工资从1200元涨到1500元,最后涨到3000元,每个月他几乎一分不花,全部寄回了家。周冬祥唯一的娱乐,就是晚上9点下班后,到北京三医院对面的公园门口听人唱歌。公园门口有人摆露天ktv的摊位,3元一首。他最喜欢听《2002年的第一场雪》,“失去左手的2005年,刀郎的歌正流行,连工地上也总是放这首歌”。
“其实,有时候我也很想上去唱一首《常回家看看》,又觉得要花钱,只有一只手又自卑,还是算了。”周冬祥笑笑说。
最让周冬祥“想回家看看”的是2012年,苏春香打电话告诉他,大女儿周婵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那天我特别高兴,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当时就想回家。”周冬祥说。同样的激动和喜悦来自6年后的一个夏日的中午,那时周冬祥在茶陵老家休长假。小女儿周媛从楼上冲下来兴奋地朝他喊道:“老爸,我上一本线啦!”
消息传到北京,饭店老板感动且钦佩:“独臂爸爸终于如愿以偿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佩服啊!”深受感动的老板还悄悄吩咐人给周冬祥发了1000元红包。

那一幕,他备感幸福
“我爸妈从来不和我们说没钱读书的事。”大女儿周婵说,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她们姐妹从没缺过什么,“想要什么文具,告诉爸爸,都会买回来”。
在小女儿周媛心里,爸爸是村里最温和的男人,只要爸爸在家,就会借车子送她去镇上上学。虽然和妈妈一样,总会骂她邋遢,但骂完后又会给姐妹俩收拾屋子。
上世纪90年代,周冬祥在茶陵当送货司机,别人给他两颗阿尔卑斯糖,他揣在怀里一天也要带回来给两个孩子吃。头年北漂,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却特意给女儿们带回来一只北京烤鸭。
父母有多少付出,孩子就有多少幸福。独臂爸爸的付出,姐妹俩从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周冬祥记得,他第一年从北京打工回来,女儿们用爷爷写剩的对联纸写上“欢迎爸爸回来”,做成一个自制横幅贴在大门上。这一幕至今让49岁的周冬祥备感暖心和幸福。
如今,为了减轻爸爸的困难,大女儿周婵会在不多的收入里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妹妹上大学,而周媛则刚上大二就开始勤工俭学,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1500元收入,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向家里要过生活费。
在妻子眼里,周冬祥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作为爸爸和丈夫,他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年,尽管家里拮据,周冬祥却悄悄地给她买了一条项链,还学着城里人的样子亲手给她戴上。苏春香嘴上怪他乱花钱,却从没忘记每天戴上它。
原本,周冬祥打算在北京多坚持两年,等小女儿大学毕业再回家,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的规划。9月要开学,周媛又要交学费了,北京那边的饭店老板营业的消息却一直没有确定。
“时间不等人啊!”周冬祥说。
茶陵的疫情得到控制后,周冬祥和妻子一商量,在村里临近省道的地方盘下来一间木质老房子,开了家米粉店。粉店每天早上6点开门,因为周冬祥手脚慢,夫妻俩凌晨3点就要起来准备,做包子、烧汤、洗菜、烧菜。卖不完的包子,周冬祥再蹬个小三轮,沿村叫卖。
“先努力赚钱,不够了我再借,反正一定要让孩子把大学读完!”面对生活的坎坎坷坷,周冬祥始终从容乐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