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02日> > 总第2917期 > 14 > 新闻内容
夏季,幼童高发“汉堡病”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前,一则“韩国幼儿园106名孩子发生食物中毒,与‘汉堡病’有关”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关注。
其中15名儿童病情恶化,出现了所谓“汉堡病”的症状,甚至有4名孩子肾功能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究竟什么是“汉堡病”?有何症状?为何对孩子有如此大的伤害呢?6月29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向专业人士进行了解。
常见于幼童,病情严重可致肾损伤
据报道称,韩国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幼儿园内,近日有106名5岁左右的孩子相继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现象,其中15名儿童病情恶化,病情更严重的4名孩子甚至出现了肾功能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来自央视网最新的消息,截至6月28日晚,已有114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58人被诊断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16人疑似患上“溶血尿毒综合征”,也就是“汉堡病”。
而在最近,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再次接诊了一名曾患“汉堡病”的小患者娟娟(化名)。
“这是她第6次回院复查,第一次入院就诊是在2014年,那时小姑娘还只有4岁。”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段翠蓉介绍,当时娟娟出现面色苍白、高烧不退、伴随呕吐不断的症状,且尿液呈茶色,被父母从江西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求诊。因病情严重,刚一入院,娟娟就直接转进了重症监护室。
根据娟娟的临床表现和父母的叙述,段翠蓉初步判断娟娟可能患上的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也就是“汉堡病”——以血栓性微血管病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及急性肾损伤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常见于5岁以下的幼童,是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
之后,经过肾活检等病理检查,段翠蓉的想法得到证实:娟娟的尿蛋白指数远远高于正常值、血小板下降、肾脏功能不全,确诊为典型的感染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在补充水电解质、肾脏透析等系统的治疗后,娟娟的病情得到控制,肾功能和血小板指数恢复正常,但依旧出现血尿和蛋白尿,须定期回医院做检查治疗。
存在“人传人”,夏季是感染小高峰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唤作“汉堡病”,是因为1982年,美国儿童食用未熟的汉堡出现了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
段翠蓉告诉记者,感染了这种疾病的孩子主要原因是食用了被污染或者没有熟透的肉禽类制品或者奶制品,“并不是所谓的食物中毒。”
段翠蓉说,典型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主要是因为感染了产生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或痢疾杆菌,这些菌种更常见于温暖的季节,因此在夏季更容易出现感染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小高峰,除了饮食方面的疏忽,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还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该综合征的致死率高达5%。”段翠蓉介绍,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具有2至12天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发病的患儿会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甚至有90%的患儿在1至3天后转为非血性腹泻后,再转为血性便。随后,患儿会出现全身乏力、脸色苍白、黄疸、少尿甚至无尿等表现,皮肤上可见到出血点。病情严重的患儿甚至可能会出现合并其他器官受累,如神经系统易激惹、意识改变等,尤其是惊厥、脑血肿以及昏迷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如愈后不好,有25%的病例会发展成慢性肾脏病。”段翠蓉补充道。
对此,段翠蓉建议,家长们应该要注意饮食卫生,少给孩子吃没有熟透的肉禽制品,尤其是到了夏天,不要为了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购买不正规的肉类熟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