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高考还有20多天,这是无数家长最为紧张也最为期待的日子。此时,一批“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刷爆朋友圈的优秀高考作文又将横空出世。可我们都知道,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十数年努力的结果。比如,接下来要出场的“文二代”们。
近日,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文学家风”系列丛书,每册都由女儿和父亲共同创作。特别的是,这四册书的爸爸们都是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而这四名女儿如今也都在文坛上赫赫有名。四对作家父女在书中分别讲述了文学梦如何在亲子之间传递,两代人如何相互教育、相互影响。这些成长故事,除了间接回答了“如何成为作家”“怎样提高写作水平”等一系列家长关心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文学对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作用。
6月8日,“文学家风”主策划人李碧梅以及父女作家们接受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专访,深度解析了这些“成长故事”背后的种种启发和思考。
他们的童年可能跟你一样“狼狈”
“文学家风”系列是新世纪出版社编辑李碧梅用时6年完成的一套丛书。四对作家父女也是通过反复遴选才成了这套家风故事的主角。他们分别是:董宏猷和董菁,孙建江和孙雪晴,孙云晓和孙冉,常新港和常笑予。在儿童文学等领域,他们都是来头不小的“大咖”。
董宏猷,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曾创作《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女儿董菁以影评创作为主,著有《巴黎小姐的午夜》。这次,父女俩合作的新书叫做《80%的爸爸》;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被誉为教育改革先驱,擅长写报告文学。女儿孙冉曾长期担任中国新闻社东京分社社长,如今是日本最大华文媒体《东方新报》的总编辑。父女俩合作了丛书里的《遇见文学的少年妙不可言》;
孙建江以文学评论创作为主,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奖等国家和全国性奖项二十余次。女儿孙雪晴目前是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博士,也是在校教师。在“文学家风”系列里,父女俩合著了《闲聊也是正经事》;
常新港擅长儿童成长小说,共出版长篇小说十三部。女儿常笑予现在是一名童书编辑、儿童文学作家,著有《黑猫叫醒我》等小说。此次父女合著的新作叫《爸爸的两个童年》。
看起来,这些“文二代”们的“成功”之路似乎从出生就注定了。不过,当你打开这套书,你就会发现,其实,她们的童年也很狼狈!
像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样,董宏猷在董菁小时候,也喜欢逼她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到了周末,他还要把女儿关在房里写作文……
“我那时候害怕她‘失败’,所以轻视了她自己的选择,导致很长一段时间让她承受了由家长转嫁来的焦虑和压力。”在回忆女儿童年的成长经历时,董宏猷坦白自己也曾急功近利。
“把我关在家里写作文,那不是一种自愿的写作,强迫下的写作是不健康的,也不是一种合理的创作方式。”董菁说,直到初中父亲不再强迫她写作,反而让她有了很强的表达欲望。从小阅读广泛的她,趁着父亲不在家的日子给杂志投稿,并特意写信向编辑老师说明这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与作家爸爸无关。
“成长是一个过程,目标就是要‘成人’。因此,‘成人’比‘成功’‘成才’更为重要,‘成人’才是成长的正道。”董宏猷将这个反思和经验写在了“文学家风”系列的总序中。
而作为教育专家的孙云晓,也要面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孙冉小学毕业时成绩优异,足可上重点中学,但她却执意要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日语学校。原因是她当时看了很多日本的动画片,觉得“日语很好听”。
“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子女上重点中学?”孙云晓说,通过好几天的沟通,他发现女儿是真的有学习的热情和决心,尽管女儿只有12岁,他还是决定尊重她的选择。“后来女儿正是因为有了6年的日语学习经验,并经常参与中日文化交流,才能够成为特派记者。这也说明了她当时的决定没有错。”孙云晓说。
曾有一段时间,孙冉特别沉迷于网络、电视,孙云晓也很无奈。后来,他采取了一个有趣的办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那就是“旅行”。“有一年,我特意带着她‘走三峡’,那里除了有风景和人文历史以外,更重要的是船上根本没网络。”孙云晓笑着回忆,三天断网的船上生活,一家人谈天说地,至今仍是全家最美好的回忆。
“教育不是教条,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李碧梅说,父女都具备“反思精神”,也是她选择这四对作者的原因之一。
不过,“文二代”们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成长的烦恼,但在文学教育和家风传承上,却都接过了同样的“法宝”。
孩子需要一个爱读书的家长
法宝是什么呢?当你打开“文学家风”系列,看到他们的家庭照片,答案不言自明。在这四个家庭里,最不缺的就是书。
孙冉说:“我们家有9个书柜,是家里最多的家具。”孙雪晴的感受大致相似:“少年时光,我就是扎在书堆里……”而董菁最深刻的记忆,也是和爸爸一起逛书店。“爸爸总是热心地在书房翻翻找找,为我介绍书单。在我才五六岁的时候,就常跟他一起逛书店。”后来,即使董菁长大了,每次逛书店爸爸仍抢着为她付账。
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们几乎从小就是在书的世界里长大。尤其重要的是,爸爸们不仅乐于给孩子买书、为她们推荐书,他们自身也爱看书,会和女儿一起看书、交流阅读体会。
比如爸爸孙云晓在孙冉的眼中,最先想到词总是“勤奋”。“他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工作,很少看到他守着电视消磨时光。就连全家出去旅行,父亲都要带着书稿,利用路上的零碎时间看,几十年如一日。”
而常常和爸爸打打闹闹的常笑予也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的文学萌芽与父亲的耳濡目染息息相关。“我一岁的时候爸爸还用稿纸写作,看他每天伏案疾书,有样学样,趁他不在,我把稿纸上的每一个格子都用钢笔画上圈。后来长大一些,爸爸去书店就会带我一同去,他看他的,我看我的,最后带着各自的‘猎物’回家。” 常笑予认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让孩子觉得读书和写作是一件大人爱做的很酷的事,孩子自然想尝试。
“文学教育和家风传承在他们的家庭中是相辅相成的,文学拉近了两代人心灵上的距离,也为家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李碧梅认为,这也是“文学家风”系列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之一。
普通家庭也能用上的办法
作家父亲培养出作家女儿,看起来并不是一件特别意外的事,也许,我们更关心的是,对于更多的不是从事文学工作的父母来说,树立爱读书的家风可能吗?
“当然可能!”作为教育专家,孙云晓肯定地说,并以女儿是如何成为记者的为话题,分享了他的教育经验。
首先就是大量的阅读。“现在家里都有买书、看书的条件,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其次,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校刊、学生通讯社等。“孙冉在学生时期,就参加了很多小记者的活动,从而有了大量的写作实践。”同时,孙云晓强调,真情实感是引导孩子写作的前提。“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觉得写作文、写周记很难,因为畏难,所以排斥。家长在引导孩子写作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写她熟悉的、具体的、难忘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得心应手。”
孙冉写第一篇3000字稿件时才读小学五年级。文章讲述了家里养的一只小兔子,被隔壁的小弟弟“干死了”,两个小孩为了挽回小兔子的生命,进而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那篇文章有很多细节,读起来一波三折,很感人,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孙云晓说。
孙建江同样也认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记录真实。他记得,女儿念小学二年级时写过一篇作文,大意是说,放学回家发现沿途的墙角下每隔一段就有一小堆粉红色的小颗粒,她问妈妈这是做什么用的,妈妈说,杭州在创建文明城市,粉红色小颗粒是灭鼠药。后来,她为此写了一篇作文,文末感叹说:“原来杭州的老鼠真多啊。”
“老师批阅作文时,在最后这句下面画了一道粗粗的红线,还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大约是说,应该写清洁卫生、人人有责什么的才好。但我一点也没有责怪她。作文贵在真情实感,尤其在低年龄阶段。如果不鼓励孩子讲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后的写作很容易往空洞无物、虚情假意方向发展。”孙建江说。
除了单纯教孩子“写作文”外,李碧梅希望,这套“文学家风”系列能带给读者更多教育上的启发。“做父母的,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你得让孩子看到你在为这个家不断努力。其次,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
李碧梅认为,这套书里的四个爸爸其实就都是这样做的。“看了这四本书的读者,如果能和作者一样,和孩子记录共同成长的点滴,不但能促进孩子的写作热情,还可以大大提升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