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4月09日> > 总第2905期 > 7 > 新闻内容
祭祀在“云端”,追思在心间
新闻作者:张秋莹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偏僻一隅,依山傍水的长沙明阳山福寿苑陵园,显得格外安静。
  数日前,一场特殊的“代祭”仪式在这里举行。
  3月27日上午,福禄广场内,数名工作人员身着工作制服,整齐排列于两边。数米外的展台上,挂着一面写有“天地永恒 枝叶长青”字样的屏布。随着音乐响起,在场众人双手合十,眼闭、不语。
  当日的集体祭扫仪式尽管时间不长,形式简单,但必备的环节一个不少——诵读祭文、黄丝带祈福、默哀、鞠躬、献花……
  “我们希望通过‘诵祭词、献鲜花、致祭礼’的方式,为不能现场祭祀逝者的群众寄托哀思,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往生者的浓浓敬意和思念之情,让所有已经逝去的生命得到告慰。” 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墓园服务部副部长马剑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今年的清明节与以往大不一样。
  
传统祭扫开启文明新风
  一周后的清明节,别样的祭扫方式逐一被“打开”。
  4月4日上午,数名前来祭扫的市民刚迈过“明阳山福寿苑”牌楼,就被保安拦住了。
  “来,先测一下体温。”“扫码预约了吗?”“来的人有点多,墓区祭扫,一户只能进3个人,你们分两批进。”
  走入陵园,往日祭扫人潮已然不见,偶尔擦身而过的人会下意识地捂紧口罩,侧身避让。
  “因为疫情影响,清明节期间陵园的人流量为48210人次,车流量8670辆次,相比去年几乎少了一半。不过,墓区祭扫的方式更文明也更环保了。”马剑说,18年前,刚进入殡葬服务行业的她被安排到长沙金盆岭墓区工作,那时清明节前来祭扫的群众可谓“下足了功夫”。
  “一来就是一群人,提的提桶子,带的带扫把、撮箕、抹布,还有人提着几个大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锅碗瓢盆、香烛、鞭炮。”至于祭拜逝者的纸钱,更是“一捆捆地烧”。
  “长沙有句老话,‘不望过年,不望过节,只望清明纸一页’。” 马剑说,这是指“纸钱烧得越多,孝心诚意越足”。正因如此,在她的记忆里,以前的清明节,墓区总是烟尘弥漫,“如果没刮风下雨,两三天都不得散”。
  这种景象自2017年清明节时逐渐出现转变——那年,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在明阳山福寿苑陵园等墓区开展了“纸钱免费换鲜花”活动,共设立8处兑换点,提供了数万支鲜花,以此引导群众采用现代文明、环保、安全的方式缅怀先人。
  之后,这种祭扫的新风尚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来墓区祭扫的群众大多只摆些水果,用随身携带的湿纸巾擦拭墓碑,再挂上清明纸球就算礼成。临走前,还不忘将墓碑周围的纸屑果皮收拾带走。”马剑说。


  
疫情下的清明,“云祭祀”成网红
  起初,“代客祭扫”曾在网上引发不小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新的理解。
  “起初,因为出差或是出国,时间空间上不允许赶回来祭祀,最后出于无奈只能找人代为祭扫。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受、理解、使用‘代客祭扫’。”马剑说,或许是出于情感上的亏欠,没能前来祭扫的家属往往有心向逝者“解释”一番。
  4月5日,明阳山福寿苑陵园的工作人员擦拭完墓碑,鞠躬行礼、敬献鲜花后,远在河南郑州“宅家抗疫”的张诗艺(化名)打来了电话,想要与先父“视频通话”。画面显现的一瞬,望着手机屏前的墓碑,张诗艺的双眼湿润了。
  “爸,这次女儿没能来看您,您不要怪我……往年,我们都说要您保佑全家人健健康康,但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少出门、不出门,才能够平平安安的。我知道,女儿的苦衷,您肯定能理解……”而除了在视频中和先人“说说心里话”,“云祭祀”的出现也让更多远在他乡的家属获得慰藉。
  马剑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不能来陵园祭扫的市民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明阳山”,通过“网上祭扫”,为逝去的亲友免费创建一个永久留存的缅怀纪念馆。“在这里,可以上传逝者的照片、祭文和生平事迹,创建者还可以将纪念馆的链接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或微信群,以便更多的亲友进入纪念页面,进行网络上香、献花,鞠躬等操作,流程和墓区实地祭祀几乎一样。”
  除了祭扫方式“创新”,殡葬方式也走起了绿色环保的路线。
  “以前的墓区,大多数都是开一条墓道,做一排排墓穴,再进行销售,导致每个墓穴因为占地大,价格也被抬高。现在陵园都是先整体规划,再分区开发,虽然墓穴越来越小,但环境越来越生态。”马剑介绍,在明阳山福寿苑陵园营造的综合型生态园区已经初具雏形,并推出了树葬、草坪葬、花葬、壁葬等多种节地生态葬式,营造低碳、环保的生态环境。
  
特色化祭奠打造“绿色清明”
  秦友波(湖南省殡葬协会秘书长)
  “今年清明节,现场祭扫减少了三分之二。”秦友波介绍,根据湖南省委、省民政厅出台的《关于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20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实行分时限流预约祭扫。3月25日,湖南省殡葬协会负责技术开发的“云上清明”平台上线,涵盖了全省103家园陵单位网上预约、云祭扫等服务功能。
  截至4月7日8时,“云上清明”累计预约祭扫227064人。网上祭祀新建纪念馆8027个,纪念馆访问量达到548339次,网上鲜花、供果次数达到548339次,云端接力总人数342023人。
  秦友波说,除了推出“云上清明”平台,各市州殡葬协会也拿出了极具特色的祭奠方案。如长沙市殡葬事务中心推出了无群众公祭活动;衡阳市民政局则推出了“时空信箱”活动——在全城区收集写给逝去亲人的家书,由民政局殡葬中心集中焚化;湘潭市推出精品代祭扫等,“多渠道、多方式祭祀为特殊时期的逝者亲人提供了绿色清明大环境”。



编后
“云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
  自古以来,清明祭祀是家家户户继春节后又一次大的群体性活动——有人“做清明”,族人男女老少聚集一起会餐;有人为了祭祀,千里迢迢赶回家……为了应对祭祀,各地要花费精力、人力和物力,人员的过度集中不仅可能造成拥堵、排队,还有交通甚至火灾隐患。
  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际,“云祭扫”的推广也让更多人理解与接受了这种绿色环保的祭祀理念——给逝去的亲人献上一束鲜花,送上一段旋律,点上一支蜡烛,记下往日的感怀,寄托自己的哀思。这样,不仅能达到祭奠亡者、激励世人的效果,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人们文明祭祀程度,更有利于疫情防控。
  心祭重于形祭。相信在将来,会有更多家庭传播文明祭奠,让清明节更“清明”。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