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3月26日> > 总第2903期 > 14 > 新闻内容
科普
新闻作者:严红 赵东吉慧 余甜甜 邓琼琼 许周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期间,当心耳疾来袭
  文/严红(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生受益”。冬春之交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众对病毒有了新的认知。其实,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简单生命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易发生并发症、后遗症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呼吸系统,引起严重肺部病变。那么病毒会导致耳科疾病吗?会引起哪些耳科疾病呢?事实上,耳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外耳、中耳以及内耳、耳神经病变,引发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耳聋、眩晕、面瘫、耳鸣、耳漏以及耳痛,有的还会引起严重的全身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病毒感染为什么会导致耳聋
  文/赵东吉慧(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耳聋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耳聋主要包括突聋及感染性聋。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天之内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30dB。突聋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有直接证据表明某些病毒可引起突聋;感染性聋亦称传染性聋,是指听觉神经系统受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袭,结构与功能遭到损害所致的听力下降,是防聋治聋的一个重要课题。
  引起致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1.风疹病毒,此病防治关键在于预防孕期感染,若有病史,应加强围产期检查,及早发现畸形胎儿,以减少残疾儿出生率2.腮腺炎病毒。早期注射腮腺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发病后治疗难以收效。3.麻疹病毒,推行幼儿疫苗接种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病毒感染与中耳炎、耳流脓
  文/余甜甜(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普通炎性疾病,多数由细菌的急性感染引起。其中由麻疹等病毒引起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一方面原发病的病原体可经咽鼓管侵袭中耳,迅速破坏中耳及其周围组织,导致急性坏死性中耳炎,另一方面也可经该途径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尤其在小儿的全身及中耳局部的免疫功能较差,容易导致严重的急性中耳炎。另外一种常见的分泌性中耳炎,通过应用PCR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其中耳积液中可检出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因此,病毒也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致病微生物。
  另外,病毒感染导致的外耳、中耳、内耳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鸣、耳痛等症状。疫情当前,除了做好常规的耳部保护措施、及时诊治外,我们还要提高对病毒引发耳病的认,及时诊治病毒相关性耳病,保护听力、减少严重耳源性并发症发生。
  
新冠肺炎是怎么回事
  文/邓琼琼(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性疾病。临床症状:1.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2.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通过血细胞分析白细胞、中性粒不高,肺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另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具有传染性的,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加强防护,大多数预后情况良好,但是少数患者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目前,国内疫情高峰已过,但国外疫情严重,所以我们的防控仍不能有丝毫放松。
  
小心“牵拉肘”
  文/许周(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在骨科会遇到这样的患儿——孩子被这样牵拉之后,胳膊动不了了,家长急忙抱来看,医生通过询问,确认没有摔跤,只是牵拉所致,基本就可以确认了:这是“牵拉肘”,学名叫“桡骨小头半脱位”。
  这个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因其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一旦小儿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跷关节内,成为桡骨头半脱位。随着小儿逐渐长大,桡骨头良好发育,环状韧带也增厚增强,以后即不再发生半脱位。临床中,我们一般用以下几点来确诊:
  1、有上肢被牵拉病史;2、小儿诉肘部疼痛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拒绝别人触摸;3、检查所见体征很少,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略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4、X线检查无异常。
  
蛀牙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文/严瑾婷(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
  蛀牙又叫龋齿,它的形成有四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细菌、食物、牙齿和时间,缺一不可,缺一不能形成蛀牙。简单地说,就是牙齿表面上生活的细菌会消化分解我们遗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产生酸性物质。牙齿不加以清洁,日积月累下来,这些酸性物质腐蚀牙面,导致牙齿内的钙磷流失,继而牙齿结构破坏,形成龋洞——这就是蛀牙。不少家长认为多吃糖就会长蛀牙,这有一定道理,但这个糖,并不是家长认为的糖果。很多淀粉食物,也会分解产生糖分,细菌也会分解这些糖分。所以,不光要限制吃糖果,最重要的就是针对这以上的四个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比如有效刷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细菌及残留食物;规范饮食,多吃纤维性的食物;使用含氟牙膏,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定期涂氟来加强牙齿结构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