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1月02日> > 总第2894期 > 7 > 新闻内容
“来自星星的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新闻作者:李立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光 抱团取暖,建起“星梦家园”
  “只有我们家长自己最懂,也最知道这类人群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空间。”陈炎说,儿子的病让他与大量自闭症患者家属得以熟识,他跟很多人都聊过建一个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基地的想法,直到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省内某高校的蒋卫斌,这个想法基本定型。
  最终,7名自闭症患者的父母抱成团,分工合作。他们中,有高校工作人员、国企员工、政府公务员、建筑企业主等。
  2019年3月,他们在岳麓区莲花镇三合村找到一所废弃的村级小学。这里占地11亩,校舍、教室、办公室、食堂、操场一应俱全。大家AA制凑了钱将其租下,经过6个月的特殊改造后,变成了一个能够容纳30多名自闭症患者康复托养、居住生活的集体之家。大家一致把它叫作“星梦家园”。
  从“星梦家园”大门进来,左边是一栋二层高的小楼,楼上楼下有10间教室,村小里原来的幼儿园现在一部分改建成了女性生活区,还有一部分加上食堂后面是男性生活区。
  在“星梦家园”,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学员”,目前,23名初始会员中已有12名“学员”入住,其他“学员”会在2020年陆续加入。现在,基地内招聘有包括5名特教老师、3名生活老师在内的10名工作人员。
  这里的生活比真正的学校还要规律。
  每天早上,“学员”会被铃声叫醒,按时起床,在几名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洗脸刷牙。“从挤多少牙膏,到刷牙的动作几上几下,都要监督。”负责照看陈年的生活老师李文珍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保护牙齿对自闭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看牙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学员”们会在食堂里吃一日三餐,上午和下午都会集中到教室或是操场上课。康复老师李邓告诉记者,课程有识字、体育、手工及生活技能等,甚至打扫卫生、折衣叠被、剥豆子等在这里也被设计成课程,“这些课程,是为了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控制行为、提高专注时间,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但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躁动不安的课堂,“学员”们的各种行为难以防备。趁李邓转身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有“学员”在教室蹲下就地小便。李邓说,有时正上着课,有一个人哭一下,整个教室里就炸锅了,有的转身用头擂墙壁,有的开始莫名捶腿尖叫。“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认同和接受他们,慢慢哄和纠正,安抚他们的情绪”。  



有盼 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晚餐之后,“学员”们陆续回到生活区。每个生活区域里,住着4-5名“学员”,外面的起居室有电视机,生活老师住在这里负责照顾“学员”。每名“学员”有一间单独的卧室,卧室里的陈设很简单,但家居都很结实。“自闭症患者情绪难以自控,精力过剩,喜欢跳和折腾,质量一般的东西,几天就被他们弄坏了。”陈炎说。
  除了发育障碍和智力损伤之外,自闭症孩子大多伴随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刻板行为,他们会专注于某一项可能毫无意义的事——比如陈年专注于描涂儿童绘本,他能坐着描几个小时;陈谊则看见任何纸片,都想将其撕得粉碎;姜如房间里,有一台废旧的老式票据打印机,他热衷于将一张张粉红色的纸片在打印机里插进扯出。
  晚上9时30分,“星梦家园”最后一次铃声响起。如果非常顺利的话,在生活老师的安抚提醒下,“学员”们会一个个慢慢地上床睡觉。但大多数自闭症患者都伴随着睡眠障碍,尤其晚上起夜后就再难入睡。这时候,生活老师的安抚往往也难起作用,情绪失控的“学员”会大声尖叫。夜深人静的乡村,声音被传出很远,惹来附近村民们的不少抱怨。“有的老师晚上两三点还无法入睡。我们有几名新来的生活老师,干不到两个月就熬不下去走了。”陈炎说。
  “星梦家园”老师们的压力确实不小。这里的12名“学员”,只有3个人能正常洗澡,还有一些“学员”大小便都难以独立完成。而照顾女性自闭症患者需要更加细致,光是一个生理期的处理就不容易。姜六英告诉记者,“星梦家园”里有一名17岁的女学员,她母亲从她8岁起就开始每天重复地教,教了5年,女孩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处理。
  为了纠正一个“学员”的刻板行为,老师需要每天盯着,每当他出现不合适的刻板行为,就要格外留意。李邓这两天,就主要盯着陈谊,关注她撕纸、到厨房拿菜、用手指头碰饭等行为。而遇到像陈年这样行动能力很强的“学员”,老师们也要特别留心,“担心他爬高、翻墙等出现意外”。
  但也有让老师们觉得温暖的时刻。除了妈妈姜六英,姜如跟李邓老师关系也特别好,每次吃糖,都会给李邓送一颗。上一次,陈年翻墙跑出去,王慧和另外一名老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他找回,望着跑得气喘吁吁快要虚脱的王慧,陈年凑上去摸了摸她的脸,向王老师表达歉意和安慰。王慧说,那一刻,她的心都要化了。
  


有梦 “就算是石头,也永远在前进”
  陈炎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目前,“星梦家园”来自政府部分的支持还在申报中,因此每名学员每个月需交纳4500元以上才能维持日常基本运营,按现在的规模,“星梦家园”一年运营费用需要100余万元。
  这些家长的梦想,是把“星梦家园”做成类似于日本“榉之乡”这样的自闭症人士终生康养基地。位于东京近郊的“榉之乡”,是由21名自闭症患者的家长在1984年发起并创立的成年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已经成为一个具备生活、看护、康养、工作等多种功能的自闭症患者社区,有很多成年自闭症患者在那里颐养。
  “自闭症人士作为人,应该有价值、有尊严地生活。”在陈炎看来,给生活在这里的“学员”们提供适合的环境,能够让他们通过劳动,学会表达及管理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让他自己和别人明白他对社会的贡献,哪怕是微小的。
  在食堂旁边,是一间空着的活动室,家长和老师们前阵子将它收拾了出来,希望把这里变成康复培训车间。“通过训练,我们可以让‘学员’们掌握一些简单的工作技巧,训练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通过这些工作产生一点收入。”陈炎说,他憧憬着能在基地建起一个适合自闭症人士工作的康复培训车间,“陶艺、田间劳动、手工编织、面包糕点制作、电器部件组装等这些(工作)都可以。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病情开展相应的劳动训练”。
  目前“星梦家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家长自筹,家长们也正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托养项目。另一方面,家长们还在积极争取社会爱心捐赠,家具的采购、冬季取暖设备、恒压供水设备、防护设施、运动康复器材、室外“风雨走廊”的建设,甚至柴米油盐,他们都一一做成公益小项目,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我们不想消费苦难,‘星梦家园’应该是个快乐的公益平台”。
  因为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原因,陈炎希望尝试推动建立一个专门的财产信托计划,“有了这个信托计划,如果再在家长群体中推动遗嘱预立,提前做好财产法律安排,哪怕是孩子在世上只剩他一个人了,也可以保障他的基本生活”。
  “1000万自闭症患者背后,是1000万个家庭啊!‘星梦家园’如果能成功,那么证明我们这个大龄自闭症患者托养模式是可行的。到时候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奉献出去,让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家长解除后顾之忧。”陈炎说。
  虽然困难重重,但家长们依然信心满满。陈炎告诉记者,从前些年起,每年全国“两会”,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应该给予自闭症患者终生特殊政策保障,对自闭症群体建立终身服务体系。他说,虽然西西弗斯的石头推上去又滚落下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石头也永远在前进啊”!



  (文中自闭症患者均系化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