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总第2887期 > 14 > 新闻内容
孩子爱“作秀”,就让他“作”下去
新闻作者:文静然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发现一个关于儿子人品培养的问题。
  他给爷爷按摩,92岁的爷爷已经谁也不认识了,却也知道按摩是怎么一回事。爷爷闭上眼睛,微笑着做享受状,孙子的小手刚刚往他的肩膀上一搭,他就配合地叫了一声好,只可惜余音未了,孙子就已经跑了,前后加起来不到两分钟。爷爷并不计较,又叫了几声好,旁边一干亲戚也跟着叫了几声好,各种表扬的声音在屋子里萦绕回旋,仿佛他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更为关键的是,孩他爸将这事上升为儿子对爷爷的孝,其陶醉的表情很是让我有些看不懂。
  我和孩他爸就这事展开了讨论,记录如下:
  我:“我不反对儿子给爷爷按摩,可是他得好好按,认真地按,像他那样惺惺作态那叫虚伪。”
  孩他爸:“小孩子哪懂得什么叫虚伪?你教他虚伪,他才学习虚伪;你教他孝,他就学习孝。”
  我:“可是他能不能时间长一点?走心一点?”
  孩他爸:“慢慢来,有办法,有办法。”
  “有办法”几乎成了孩他爸的口头禅,遇到儿子的任何问题他都是这一句。我是信他的,也只能信他。让我不明白的是:这样浮夸的行为怎么跟“孝”扯在一起?孩他爸用什么办法让“孝”在孩子身上生长,并不断生长累积,直至学达性天,孝感天下?
  近日,孩他爸感觉很幸福。
  “我们每天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吃完儿子说:‘爸爸,我帮你洗碗。’然后他就去洗碗,洗得很干净。回到家里,儿子又说:‘爸爸,我帮你脱鞋。’然后就蹲下来帮我脱鞋,脱下来的鞋子放得整整齐齐的。”
  孩他爸一边说我一边脑补了他所说的每一个场景,同时与古人扇枕温席、卧冰求鲤等故事快速链接。完了以后我向孩他爸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儿子从来不如此这般对待我这个老母亲?是他不够爱我呢还是不够爱我呢?
  根据儿子所有的表现,我们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结论是:儿子的“孝”之所以都还停留在“作秀”的层面,是因为他并没有将行为内化为一种习惯。
  关于习惯,有一个“21天习惯养成周期”的说法,还有一个“万小时定律”。无论以天计还是以小时计,总之,习惯是需要时间培养的,而习惯养成的本质是某种行为形成了程序性记忆。
  养成一个习惯究竟需要多久?“21天习惯养成周期”告诉我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7天,为改变期;第二阶段第8—14天,为要求期;第三阶段第15—21天,为稳定期。进入稳定期的人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习惯成自然。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习惯是通过图表或公式可以解决,还要养什么养?“养,供养也。”——依据《说文》的解释,是不是应该像信徒礼佛那样虔诚供奉日日修养?
  再说“万小时定律”,其本质是通过机械的重复的刻意的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是技巧的养成,如果一定要和“习惯”牵扯,那叫“习惯某物”,与“形成某习惯”是两个概念。
  倒是古人说得好。
  战国时的魏国国君安厘王问孔子后人孔斌:“当今天下,谁可算得上真正的志行高洁之士?”孔斌答:“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鲁仲连勉强能算一个。”安厘王不屑道:“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孔斌于是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意思是说:人都是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不停地这样做下去,就会成为君子。始终不变地这样做,习惯与本性渐渐地融合为一体,那么就成为自然了。
  此典载于《资治通鉴》。其实,汉魏时代的《孔丛子》已有相关记载。不过,《孔丛子》所记孔斌的话,在“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后还多了一句:“文武欲作尧舜而至焉,昔我先君夫子欲作文武而至焉。”意思是:文王、武王想效法尧舜,就真的达到了尧舜的境界;以前我的先祖孔夫子也想效法文王、武王,就真的达到了文王、武王的境界。司马光删了这句,或许是出于儒家的“尊孔”立场——后世儒者认为,尧舜、文武、孔子是圣人,其言行事迹都出于“自然”之性,无需经过后天“作之”而成。鲁仲连者,君子也,所以温公不将他与一干圣人类比。也就是说,圣人乃天成,而君子是可以通过修炼而养成的。
  联系我儿“孝”的行为,那些昨天在我看来的“惺惺作态”,只要他不停地“作”,何尝不能成为一个动人的君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