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17日> > 总第2883期 > 20 > 新闻内容
从“花一样的姑娘”到“花姑娘”
新闻作者:邓魏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邓魏
  在中国古代,把女子跟花相比的诗句数不胜数。例如《诗经·周南·桃夭》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曹植的《杂诗》有句“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李白的《清平调·其二》里有“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从古至今,如果男人们要用花比作女人,大都有点赏玩甚至亵玩的态度,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似海棠”“梨花带雨”“火红玫瑰”“石榴裙下”等等。
  当然,并不是说古人对花都是亵玩的,他们对菊花、梅花、兰花(特别是君子兰)等却抱有敬意,一副高风亮节的模样。可问题是,恰恰这些花是极少用来比作女人的。
  与花最有渊源的,当属美女杨贵妃。
  “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在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美人们美得让花惆怅颤抖。
  这一句诗中,“羞花”指的就是杨玉环。
  据传杨玉环18岁被选进宫,一天到花园赏花,随意抚摸着一株花草,那花立即羞得卷起了花瓣和绿叶。“羞花”称号由此得来。
  由于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后来还要大臣们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杨贵妃除了让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在李白等诗人的诗里,她是海棠(人似海棠),也是牡丹(一枝红艳露凝香)。
  不过在这么多花里面,杨贵妃或许最爱桃花。开元末年,御苑新种数千株桃花。一次,唐玄宗亲自折下一枝插在杨贵妃的发冠上,说:“此花可使爱妃更娇美。”因此桃花又被宫里称为“助娇花”。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安禄山曾进献了一种“助情花”,这花粳米大小,鲜红颜色。每当唐玄宗和杨贵妃同寝,嘴里含一粒,周旋一夜而筋力不倦。
  由此可见,白居易写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敢情唐玄宗是因为“花”而“不早朝”的。这“花”是“助娇花”,也是“助情花”,还是“花力气”。
  所以,后来世人把安史之乱的祸根算在杨玉环的头上。按照中国某些人的逻辑——几乎每一个混蛋皇帝背后都有一个如花的姑娘在祸国殃民。
  息妫是春秋时期息侯之妻,一次到蔡国探望姐姐,姐夫蔡哀侯对她失仪无礼。息侯一怒之下,霸气外露,灭了蔡国。
  成为阶下囚的蔡哀侯,在楚文王面前反复说息妫的美色,说她:“目如秋水,面若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世上无有其二。”
  楚文王果然闻色心喜。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伐息,很快就灭了息国,夺息妫为夫人。息妫去了楚国,三年不跟楚文王说一句话。
  后来有一天,息妫趁楚文王外出打猎,溜出宫外,与息侯见面,两人殉情自杀。那时三月,桃花盛开,楚人便以息妫为桃花夫人,立祠以祀。
  看到这些典故,无论是装点男人雅趣,还是粉饰男人残暴,古人都是站在男性视角去看待如花女人的。甚至到后来,女人如花竟成了某些男人犯错、犯罪的原罪。
  如果说,“花一样的女人”还只隐含赏玩之意的话,那么“花姑娘”则是十足的藐视女性。
  我们很多人的记忆里,总有一个让人愤怒的电影镜头——日本鬼子见到中国姑娘就色迷迷地喊“花姑娘”。
  “花姑娘”并不是一个新词,至少在民国初期的小说中就有这称呼了,一般是指妓女。
  不过,“日本鬼子”张口闭口说的“花姑娘”却泛称中国的良家妇女,他们把良家妇女都视为妓女来发泄兽欲,可见其中的污蔑性、侮辱性。
  所以,在《汉语大词典》“花姑娘”条目中,第一个解释是“侵华日军称供他们侮弄的女子”;第二个解释才是指“妓女”。
  时至今日,再也没人敢盯着中国姑娘色迷迷地说“花姑娘”了。而且,随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的推进,在许多自强自立的女性心里,并不喜欢自己被定义成花——花固然漂亮,但也脆弱;固然美好,但也易逝。
  有趣的是,现代人喜欢把男人比作成树,觉得树不但坚强、雄伟、挺拔(这些词都很具有雄性气质),还可以为花遮风挡雨。
  如果说“花姑娘”不是好词,那“树先生”也不是善茬——在电影中《Hello!树先生》中,“树”就是一个木讷、无趣、没有思想的人。
  在我看来,如今一个优秀的“花一样的姑娘”,应该既有花的娇艳,又有树的挺拔;既能给家人提供庇护,又能让自己活得娇艳。
  当然,如今的女人也喜欢花——希望自己长得像花一样漂亮,活得像花一样艳丽,关键是购物的时候还要能——随便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