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26日> > 总第2881期 > 21 > 新闻内容
水乳交融“红嫂情”
新闻作者:摘自姜欣的朋友圈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过好多次山东,却是第一次到临沂——沂蒙山“红嫂”所在地。
  知道“红嫂”,还是小时候看的电影《沂蒙颂》,小时候喜欢跳那段舞蹈“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
  这次是因为全国妇联的会议在临沂,沂蒙红嫂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红嫂纪念馆”不是一栋现代化的大楼,而是一个个农家小院,一个小院就是一个展厅,很好地还原了当年红嫂战斗和生活的场景。
  明德英,就是那个在《沂蒙颂》中用乳汁救活八路军战士的红嫂。她从小又聋又哑,家里穷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村里人看她可怜,在墓地边上搭了一间小小的草屋,明德英就是在那个只有立锥之地的小草屋里用乳汁救活了战士。
  还有一个电影叫《沂蒙六姐妹》,讲的也是真实的故事。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六姐妹带着全村人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做军鞋500多双,凑草料3万斤。整个沂蒙山流行着三句话:“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
  最让我感动的是“火线桥”的故事。孟良崮战役中,需要在汶河上架一座桥,让部队通过。当时村里的男人大多上了前线,村里的32名妇女拆下门板,跳到冰凉的汶河水里,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桥墩,用门板作为桥面,让部队通过。那32名妇女都是小脚,有的还怀有身孕,有的因此终身残疾。解放后,有关部门再去找这32名妇女时,只有8位留下了照片,5位留下了名字,还有19位红嫂不知是谁。
  我学过好多遍历史,这次才知道,伟大的孟良崮战役竟然是从红嫂们的肩膀上走过的。
  有很多故事,让同为女人的我深深震撼。那些大字不识的小脚女人,那些革命的红嫂们的大爱情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那些被沂蒙母亲救过的战士,有的在解放后回到沂蒙来看望当年的恩人,有的因种种原因没再回来。曾有记者问一个老妈妈:“您当年救过他们,可他们有的却没有再回来看望您,您有怨气吗?”大字不识的老妈妈说:“恩情是水不是债,不用还的。”
  山东是孔孟之乡,他们的文化里渗透着儒家文化的大忠;山东人天性侠义豪情,充满着大义大勇;山东女人既有豪情血性,又充满大爱。那个用自己的乳汁救战士的红嫂就是母爱的最高体现。老百姓因为认定了中国共产党,所以把他们的大忠、大爱、大义、大勇都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沂蒙山,“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总结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在临沂,我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现在,我们的共产党人要怎样才能保持这种与老百姓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呢?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呢?要怎样才能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呢?
  新中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除了庆祝,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