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9月12日> > 总第2879期 > 20 > 新闻内容
中国古代为啥有“女师”却没有“女教师”
新闻作者:邓魏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把眼光看向历史的深处——在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女教师?我们把这问题搁一搁,先来温习以下句子——“男尊女卑”“男女不同窗”“女子无才便是德”……嗯,这些句子的中心思想无非是:女人别想着去读书,更不要奢谈教书了!
  那什么人才有资格当老师呢?我们看中国最知名的老师首席代表——孔子,无论在文学作品还是在历代画作中,他的形象都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中老年男人。
  在中国古代,用来称呼“老师”的词语并不少。可是,从字面上来看,这其中许多的称呼,本身带有极强的男性色彩。比如“夫子”“师父”“讲郎”,这些词里的“夫”“父”“郎”,本身就是从男性角度命名的。
  而“先生”,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以及《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中的“先生”,都是这个意思。明清以后,一般称教师为“先生”。再后来,“先生”被用来指男性。
  至于“师傅”,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
  我们不难看出男人在古代教师队伍中的神圣地位。可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难道就没女人有学识?
  当然不是!
  在一些世家大户或书香门第中,肯定有女子从小读书,最终也踏上了为人师表的道路。可是,这种为人师表的女人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女师”——特意突出一个“女”字。之前热播的《芈月传》中就有女师一职。
  女师是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值得一提的是,“女师”与“老师”的本质区别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女师”的教学内容完全不一样,按《诗·周南·葛覃》中的说法:“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关于“女师”最早的记载见于先秦。到了汉代,这种女师有了一定的市场,东汉皇甫规先生还特意推出了一本专著——《女师箴》。这应该算得上是一部苦口婆心劝诫妇女恪守伦理纲常的论文集。
  最早的“体制内”的女教师,可能要数南北朝宋氏“宣文君”了。时任国君符坚兴办学校,开了《周礼》的专业课,却找不到专业老师,有人推荐了“太常官”韦逞的母亲宋氏。符坚当机立断,在宋氏家直接搞一个讲堂,还选送了120位学生,随宋氏“隔绛帏而授业”。
  当然,很少有史料提及女师们姓甚名谁。第一位实名制的女教师是谁呢?
  我们首推班昭。
  这位“班小姐”的老爸是班彪,老兄是班固,都是史学大师。后来,班昭继承了父兄的遗业,续写了《汉书》。汉和帝觉得她十分厉害,多次召她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班昭不仅在后宫当家庭教师,还给当朝学者上小课。
  而在中国古代最具社会地位的女教师,当属唐代长孙无垢。乍一看,这位长孙老师是不是有些眼熟呢?对啊,我们很容易想起了唐朝著名的宰相长孙无忌?这位长孙老师就是长孙宰相他妹。
  长孙老师的地位其实更加尊贵,她是唐太宗的“第一夫人”。她虽没有开坛授课,却撰有《女则要录》。跟宋若华的《女论语》一样,《女则要录》也是一本教授女子德行的书。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中国古代,很多有地位有文化的女子,或多或少充当了“女师”的角色。
  比如李清照在历史上的主职是诗人,可她的兼职却是女师。令人唏嘘的是,李清照并不是因为才华出众而成为女师,而是因为生活艰辛沦为女师——她半生颠沛辗转,晚年为了讨口饭吃,便去给富贵千金教授文法。
  到了明清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调,抛头露脸来当女师的知识女性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出来当女师的女人,在当时有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闺塾师”。比如清代诗人胡天游的妹妹胡石兰就是负有盛名的“闺塾师”。
  这些家教老师的主业还是教“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顺便教导女人们“读书识字”。说白了,她们都算不上“女教师”,也只能算是“女师”。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还能力争当“女教师”呢?1906年,清王朝天津府创办了北洋女师学堂。后来,北洋女师学堂几经教学改革,培养过不少女杰。
  如今,百年蹉跎,师范院校早已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源源不断地输出师资人才,而其中的女性当之无愧地牢牢撑起了教育系统的半边天。
  不,按照最近这些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队伍已经“阴盛阳衰”了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