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4月04日> > 总第2858期 > 5 > 新闻内容
“不完整的我们,拼出了完整的金牌梦”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蒋小英站在田径场上,她对面站着的十几名孩子,或聋哑、或脑瘫、或有智力障碍。很多时候交流得靠手语,蒋小英抬抬手——她只有一只手。
  他们都是经历过或经历着生活考验的人,独臂的老师,不健全的孩子,却有着美满的目标——参加运动会,夺金牌!
  “我最近在忙着学校羽毛球特奥队的基础训练。”4月2日,蒋小英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新学期,学校羽毛球队和田径队新选拔了一批人,她要为这些新队员打好基础。
  蒋小英是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在她的训练下,多名孩子分别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运动会的奖牌。今年3月,蒋小英成为湖南省9位“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的一位。
  
三年苦练,独臂选手成羽毛球冠军
  “我选择的这条路是对的,不仅让我变得坚强,也给了我自信。”总结将近7年的运动生涯,蒋小英这样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现年42岁的蒋小英是邵阳市邵阳县人,1岁时因为在火炉边烤火,引燃了衣服,导致她的左臂被截肢,落下终身残疾。好强的蒋小英却依旧活得精彩,1991年,原本在残疾人田径队训练的她被市残疾人羽毛球队选中,成为了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1994年,蒋小英被选入国家队,代表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备战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一枚单打金牌。
  “努力训练。”回想起从对羽毛球一知半解到最后勇夺金牌的三年时光,蒋小英用四个字进行了总结,但背后却是身体缺陷带来的成倍困难。“左臂截肢导致我的身体平衡不好。”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蒋小英自己给自己强化相关训练,“当时我已经十多岁了,已经对未来有所规划,所以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
  这份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也被蒋小英带到了退役后的生活中。1997年,因为血管性头痛,蒋小英离开了运动场,成为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后勤人员。看着学校里的孩子们,蒋小英开始想着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他们。2004年,蒋小英根据自己的运动员经历向学校提议组建一支田径队,她作为队里的老师义务训练学生,学校欣然同意。
  
无尽坚持,一个挥拍动作教两个学期
  当蒋小英带着十几个聋哑孩子走上田径场时,最开始的语言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我打手语不方便。”为了能够训练这些孩子,蒋小英特意去学了手语。发现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比较低,又害怕吃苦,蒋小英就用身边的例子鼓励他们。
  在最初的一批学生中,蒋小英记忆最深的是一名叫玲玲的脑瘫患儿。每次跟蒋小英训练时,玲玲都会提出很多问题,蒋小英有问必答,毫不敷衍。为此,玲玲“接收到的东西就比其他的孩子更多”,也更加愿意训练。虽然脑瘫导致玲玲身体不协调,但是蒋小英根据运动队的经验“对症下药”,“我会让她多训练身体比较弱的一边”,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在蒋小英的帮助下,玲玲多次获得市级荣誉。
  “目前学校有一个田径队和羽毛球队,总共有23个孩子。”在田径队的队员们多次为学校争得荣誉的时候,蒋小英又组建了一支羽毛球队伍,队伍中大多是有智力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光挥拍就要练习两个学期”。凭借这份毅力,2015年,蒋小英所带的体育生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三金五银六铜”的优异成绩。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从运动中获得自信和快乐,蒋小英会主动了解最近有什么比赛项目,能否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参加。
  “今年8月有全国特奥队田径项目的选拔。”蒋小英告诉记者,现在她正抓紧训练田径队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