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2月28日> > 总第2853期 > 12 > 新闻内容
教育“追光者”:翻新教学,筑梦乡村
新闻作者: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供图:受访者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正适合乡村孩子的?
  多年前,人们焦虑的是农村孩子“没学上”。因此,捐钱捐物捐建学校,成为普遍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完善,如何让农村孩子“上好学”,成了人们新的思考方向。
  当教育与乡村相遇,必然会有独特的“乡村偏好”。这些“偏好”有哪些?2月20日,“爱故乡的100种方式”系列沙龙第三期“乡村教育往何处去”在长沙举行。扎根乡村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支教项目的研修生,乡村学校教育发展资深公益项目代表和教育记者,共同探讨了新时代里乡村教育的出路——构建教育新生态。
  


别把学生的一时新鲜当“教学有道”
  “第一个月,我信心满满地讲课,孩子们看起来特别开心,接受程度也很高。但到了第二个月,大家就兴趣缺缺了。”李明昭是一名支教老师,2018年,他来到湘西保靖县傍海小学支教。起初,他以为他带去的教学小方法时尚又管用,绝对唬得住乡村小学的孩子们,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他一看成绩单才发现,“孩子们根本就是陪志愿者玩了一个月”。
  孩子们不重视考试,经常提前交卷,然后跑到操场的一角玩弹珠。有老师曾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但不久后孩子们开始主动要东西,“完成作业”成了学生们向老师索要一桶泡面、一包辣条、一支冰激凌的筹码。
  “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妥的,我也在尝试纠正过来。”李明昭说,除了学习习惯亟待培养,校外初中学生抽烟、打架、早恋、偷窃也很常见,极个别的学生行为还有点极端。这些情况让李明昭意识到,改变农村的整体文化氛围,才能给孩子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用音乐拉近农村孩子与世界的距离
  古丈县双溪乡中心完小音乐教师龙显红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苗家姑娘。受限于艰苦的家庭条件,她的音乐之旅一开始不算顺利。
  “我就立志要在家乡当一名音乐教师,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能够接触音乐。”从吉首大学毕业后,很多人都劝龙显红走出去谋发展,但她认为回到乡村、扎根乡土才是归宿。
  “原来,我们这的孩子不知道钢琴是什么,我就陪他们弹琴唱歌,他们告诉我,觉得音乐好神奇。”她还教孩子们唱时下当红的流行歌曲,带他们参加歌唱比赛,“后来,最内向的学生也跟着学会了不少歌,胆子也大了”。
  龙显红曾和孩子们一起合唱抖音热门歌曲《追光者》。在她看来,除了语文、数学等知识,音乐也可以成为乡村孩子的光,给他们更多心灵的鼓舞和慰藉——农村孩子穿得也许不那么时尚,但他们能唱时尚的歌、能跳时尚的舞,音乐简单地拉近着他们与世界的距离,而教育,则正是负责将音乐带到孩子们的身边。
  
网络助力,教学“花样”要翻新
  “别人眼中的乡村教育,是孤独、封闭、传统的,但我要说,乡村教育也可以做到多元、创新、特色。”“95后”女生彭超奇是怀化市沅陵县黄壤坪九年制一贯学校的青年教师,也是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以下简称“青椒计划”)优秀学员和优异奖年纪最小的获得者。她曾经在这所学校读书、成长,成为教师后,她于2017年8月回归乡土,希望能为乡村教育出一份力。
  在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后,彭超奇担任幼儿园中班班主任,兼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还需要负责低龄部的课间操,同时担任四至九年级的女生辅导员、常规检查负责人,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农村更需要的是多能的教师,这样才能缓解教师缺乏的现状。”
  同年9月,彭超奇接触到了“青椒计划”。“怎么处理家校联系,如何有一个高效课堂,怎么看待农村教育……由专业教师通过网络授课,这些课程为我们一线教师解决了很多难题。”
  网络把无数乡村教师连接到了一起,彭超奇又利用网络拉近了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教育距离。“刚开始,我自己掏钱买了投影仪和电动幕布,让孩子们跟着网络课程学习韵律体操、阳光音乐、山里红美术,接下来,我打算给孩子们办一个画展。”与此同时,孩子们的学习也没有落下,“上个学期末,相比期中考试,班级学生的语文平均分提高了20分,各科及格率达90%以上”。
  在彭超奇看来,现在的乡村教师大多缺乏新的教学手段,但不能因此固步自封,“新时代教育必然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乡村教师也要创新学习、不断进步”。
  
乡村是教育变革的土壤
  “对于教育改革来说,农村其实是一个机会。”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展中心2015年开始接管农村学校,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学生。负责人李磊表示,因为成果不错,曾有公办小学的教师主动找来,要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到乡村学校读书。
  “在城市,教育改革的阻力相对大一些。而在农村,在乎成绩的家长早早就把孩子送去城里读书,剩下的要么是家庭条件不允许,要么是认为孩子健康快乐就行。在农村进行教育改革,阻力要小一点。”李磊说。
  禁止老师带学生外出,禁止老师给学生奖励,取消班干部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孩子们热爱家乡……这都是梦创公益的新尝试。李磊表示,农村孩子需要归属感,但竞争教育往往会破坏这种归属感。“比如,教材总是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很少提及乡村的美好。如果能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为农村学生的教材引入更多的乡土气息,这是有利于乡村教育发展的。”李磊还表示,梦创公益会举办一些活动,让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一起配对体验生活,不准家长跟队,只有志愿者陪同,“让孩子们在一起洗衣做饭的过程中,获得对不同生活的感悟”。
  
乡村教育需要“可持续发展”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琦则认为,现在农村的教育生态遭到了破坏,“沅陵县有一所乡村小学,所有的老师都退休了,但招不到新老师,我们的支教老师成了教学主力”。
  在他看来,乡村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共建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很关键,这里面不仅包含着国家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乡村教师队伍能力的提升和薪资福利的激励、晋升和发展空间的营造,还包括各种硬件设施的配套、社会力量的支持等。中国教育报记者阳锡叶也认为,乡村教师面临着择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如果没有好的生态,他们很难坚持下去。
  这10年来,弘慧在10个县的几十所学校试点,开展适合乡村学生的教育。其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变化。除此之外,“未来教育家项目”旨在让乡村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变成更有能力的老师;“筑梦计划”则为贫困学子提供经济帮助。
  “以前操心农村孩子没学上,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农村孩子有没有好学上成了新的问题。”李琦认为,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目的的本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