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1月10日> > 总第2847期 > 20 > 新闻内容
“财”和“才”
新闻作者:石川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据《明史》记载,明军攻下北京后,不少人把元朝宫中的珠宝进贡给朱元璋。能够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珍奇宝贝,朱元璋当时确有些飘飘然。皇后马秀英得知此事后便劝朱元璋:“元有此宝,为何又落你手?可见财宝非真正之宝,贤才才是宝中之宝。但愿得贤才朝夕启沃,共保天下,即大宝也。”朱元璋觉得皇后马秀英言之在理,便在建朝之初,广纳人才,采取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污吏,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创了为后人称颂的“洪武之治”。马秀英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廉内助”,她对“才”与“财”的辩证理解尤为深刻,对今人的创家立业、治国理政都有启迪。
  “才”与“财”,音相同,意相远。“才”,能力也,是将知识予以活化和运用的能力,需要不断学习与造就;也指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财”,是“才”字旁边加个“贝”,指的是金钱和物资,能够给人带来直接的好处,有助于人的欲望的满足,是人们喜欢追逐的对象。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看,“才”与“财”之间却是相通的,“才”是“财”之基,有才的人按照正常的规则、秩序而运行,终究会拥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财”是“才”之果,人类的一切财富、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才”的换取或物化。所谓“有才应有财”“财从才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然而,现实生活中“从事复杂劳动的不如从事简单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不如从事体力劳动的”等体脑倒挂和投入产出不匹配现象,也让有些人认为“才”与“财”无关,发出“读书无用论”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叹。于是乎,有些人便重眼前轻长远、重先得轻后得、重钱财轻人才、重可感轻潜在。这种现象应该要引起社会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分配制度的反思。但这种现象肯定不是主流,而是个别的、表面的、暂时的,我们不能为几朵浮云而遮眼,并且由此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不理智的选择,更不能“只要马儿跑,不让马吃草”,只重当下的产出不重应有的人力资本投入,只重“财”不重“才”,热衷于涸泽而渔和杀鸡取卵。
  还有一些人虽然认同“财从才来”,但却对“才”与“财”的要义并没有认真领会与准确把握,一切以一己私利为中心,不凭诚实劳动而谋财,而是挖空心思,极尽所学之知识与技能,巧取豪夺、贪污受贿、坑蒙拐骗、杀人越货。这种人所谋的“财”是伤天害理之财,是坑人利已之财。这种人是典型的“知识越多越反动”,拥有的“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这种“才”不是真正的才,而是歪才、蠢才和害人之才、反动之才,只会为社会所不容;所获取的“财”也不是正当之财,而是不义之财、缺德之财,只会为人类所不齿。这种人的下场可想而知,俗话所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应该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其实,具备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能力与水平才叫真正的“才”,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谋福祉的人才,还可称之为英才、雄才和伟才;为求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凭诚实劳动和分配规则而得到的报酬或回报方可称为真正的“财”。这既是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而获取应有的回馈,也是名至实归的社会褒奖。在崇尚公平正义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才”与“财”,使人信服,受人尊重、令人向往,也备受称赞。像比尔.盖茨、马云以及闻名遐迩的那些才华横溢的名流名家们,他们的雄“才”大略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拥有再多的财富,也属一种应该,不会有人不服和觉得不公平,相反还会受到人们的热捧和赞扬。问题的关键是,你所拥有的是什么样的“才”、又是谋的哪样的“财”。顺应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符合人民期待的“才”,必然适应真正意义上的“财从才来”的法则。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对人才的呼唤,适应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穷并不可怕,缺钱少物也没什么大不了,最可怕的是人无知识、地无人才,却又成天想着要暴富、要发财。人才是国家的第一资源和第一宝贝,是企业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有了人才就等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无可化为有,穷可变成富,弱可转为强,劣可成为优,后可赶上前。有上进心的人必然注重自身能力之打造,争当被人公认的人才,并以自有的“才”而获得社会应给的“财”。有希望的民族也必然是唯才是举,重视人才,尊重人才,让真正的人才工作有用武之地、生活无后顾之忧,活得有尊严,过得有品质。这才是社会所提倡和需要的“才”与“财”的正相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