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11月01日> > 总第2837期 > 9 > 新闻内容
“扶贫车间”专产惊喜
新闻作者:摄影 /吴小兵 文/陈炜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邵阳市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架枧村,尽管与县城仅相距8.5公里,但这个有着1498人的村落因地势崎岖缺水少地,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让人欣喜的是,6个多月前,架枧村迎来了湖南省妇联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半年的努力,目前全村尚有未脱贫困户48户,153人。然而,扶贫工作队已经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队长金媛说,要实现脱贫增收,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才能带动他们持续增收。
  10月15日,在省妇联、省女企业界协会的组织协调下,村民们从未听说过的“扶贫车间”在架枧村动土兴建。渐渐的,他们知道,生活从此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惊喜。


  
“据说,爱好在这里能赚钱”
  42岁的赵明霞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家里的房子只有60平米,却有近20年的历史,每逢雨天,家里就像“遭了水灾”。很多时候,赵明霞一家只能厚着脸皮寄居邻居家里。
  “我大女儿今年5岁,出生的头三年,她经常感冒发烧,我和老公好不容易存点钱,基本上都花在医院里了。”一年前,赵明霞又生下一子,结果被查出患有血管瘤。
  为了赚钱给小孩治病,家中积蓄全被掏空。赵明霞只得咬咬牙,四处借钱凑来7万多元给丈夫买辆货车,专门在县城拉货,但生意却不景气。
  为了省钱,丈夫黄乐勇每天一大早在家里随便吃两口就匆匆去了县城,连最便宜的7元快餐也舍不得买,中午如果生意好,就吃些花生米充饥。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家吃饭。
  不过,再过不久,赵明霞将有望在家门口“赚外快”。因为,手工编织手艺娴熟的她,待扶贫车间完工投入使用后,将免费接受培训。同时,车间将根据她的技艺特点提供合适的订单。
  “只要能赚钱给小孩看病,住新房,再苦再累的活我都愿意接,而且越多越好。”赵明霞说。
  与赵明霞一样,对“扶贫车间”同样满怀期待的,还有57岁的贫困户马均花。曾经,在外打工十余年的马均花曾将赚来的20多万元在广州开了家制衣厂,没想到次年就因产品滞销导致厂子倒闭。然而,还没等到她东山再起,2014年冬季,她的儿媳妇又被查出患有晚期骨癌。为此,马均花背上了3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却依然没能保住儿媳的命。如今,为了还债,60岁的丈夫黄民亮干起了建房修路的零工,马均花也操起了曾经技艺娴熟的手工编织,但苦无销路。
  “听说扶贫车间建好后,订单会有很多,如果能将自己的爱好转变为赚钱的手段,那就太好了!”马均花说。


  
藏不住的惊喜
  按着规划,扶贫车间内生产的不仅仅有服饰和手工艺品,在这里,还将汇聚更多的“味蕾开拓者”,助力产业脱贫。这不,村里的土法手工红糖手艺人黄民克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架枧村10组,80%的村民都知晓土法手工红糖的制作技艺,但黄民克却因技艺高超,享有“大师傅”的称号。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手艺,黄民克还特意跟记者详细描述了手工红糖的制作工艺。其实,此前的很多年,黄民克每年都会制作手工红糖,也一直想把生产规模扩大,但订单的不稳定让他不敢轻易冒险。“听说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能解决产品滞销的问题,到时我会带领很多贫困村民一起来制糖脱贫。”
  据金媛介绍,明年投入使用的扶贫车间,还将帮助村中年老体衰的贫困老人发挥“余热”。
  71岁的贫困户郑霜月和丈夫黄国成生有一女三子,但子孙满堂并未让家里的日子变得更加红火。去年大儿子一家就成了贫困户,42岁的小儿子因从小患有眼疾,至今未婚。更糟糕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也不好——黄国成患有心脏病和胆结石,郑霜月也因患病,大热天也得穿上四五件厚厚的衣服“保暖”。如今,这个家庭只能靠种甘蔗和女儿提供的一点赡养费勉强生活。
  而相隔不远的15组贫困户马贵梅,生活同样举步维艰——早逝的老伴掏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儿媳因嫌家贫,6年前抛夫弃儿悄然“消失”,至今杳无音讯。由于儿子长年在外打工,75岁的她即便年老多病,却依然要抚养孙子,艰难度日。
  前不久,郑霜月、马桂梅等老人,通过省妇联在架枧村试行的“养鸡项目”,免费拿到了一批鸡苗。对此,老人们脸上有藏不住的惊喜,她们从未曾想过养鸡能成为日常工作,能给家里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扶贫车间”的建立,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