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9月27日> > 总第2833期 > 8 > 新闻内容
台前幕后:文化娱乐“湘”结合
新闻作者: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寒冰 供图:受访者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娱乐,最能够印证一个时代的生活轨迹。
  改革开放,文化繁荣,视野拓展,创造力激发,这一切因素给予了湖南文艺圈无边无界的发展空间。层出不穷的娱乐种类让民众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娱乐方式的转变中也体现出了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诉求。
  李小嘉与罗红涛,一位是全国著名的花鼓戏旦角,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位是湖南卫视首席化妆师,成功为汪涵、何炅等明星化妆造型的幕后大咖。这两位与湖南文艺圈接触最近的女性,一个站在台前演绎,一个藏在幕后妆扮,也就在她们台前幕后的交替中,见证了湖南文艺圈40年的发展与变化。



  上世纪80年代——
  台前:看戏是享受,观众拦着演员不让走
  “15岁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后,我这辈子就与表演结了缘,今年74岁我还舍不得离开咧。”9月23日,在潇湘电影集团的录影棚里,李小嘉笑着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1965年,因在花鼓戏《打铜锣》中出演泼辣的农村妇女,李小嘉在全国一炮而红,观众热情地称她为“林十娘”,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接见了她。虽然被观众喜爱,李小嘉说当年完全没有“明星”的概念,“那个年代,大家就是分工不同”。
  李小嘉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湖南人的娱乐活动很少,业余时间能看场戏都是很高级的享受了。“当时我们剧院每天有两场演出,场场爆满,每次演完,观众总会拦着我们不让走,要我们多唱几段。”虽然李小嘉等人演出很多,但当年演员的收入和普通工人也差不多。“1978年前,我的工资是40块钱,80年代初涨到了七八十块,再到后面就是一百多块了……”李小嘉回忆,“当时我们演出一场的劳务费是三毛钱,是可以在南门口吃碗粉的。”



  幕后:
  明星看起来是那么陌生
  1980年,罗红涛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成为台里唯一的化妆师。“当时湖南电视台没有综艺节目,我主要是给湖南台拍摄的电视剧做化妆。”像《乌龙山剿匪记》等电视剧,才有罗红涛这样的专业化妆师参与。
  “当时的电视节目,基本不用化妆师的。”罗红涛回忆,彼时也没有主持人这个称呼,湖南电视台的主播们上节目前,就自己折腾。“她们也就是抹点粉底和口红,让皮肤看起来白净一点,再把头发弄得整齐干净就行。”罗红涛说,那时没有明星这个词,化妆在很多人眼里更是陌生。
  上世纪90年代——
  台前:流行风刮起,剧院变成夜总会
  戏曲演员们在各地热闹演出时,李小嘉发现一些流行文化在身边冒了出来。“看电影、跳交际舞成了新的娱乐方式,大家很快被这些时尚的娱乐方式吸引,听戏的人少了很多。”李小嘉有些无奈地说。
  作为当时的湖南花鼓戏剧院院长,李小嘉与同事一道向政府申报,1993年终于在长沙建成省花鼓戏剧院剧场,“最初建戏院是希望能让市民更好地听戏,但随着听戏的人逐年减少,剧团有生存压力,1994年我们只好把剧场租给了一家夜总会。戏院就成了长沙人茶余饭后看节目、听相声、品杂技的场所”。
  唱戏的机会少了,很多专业戏曲演员都纷纷转行,有的考公务员,更多人选择了下海经商。像李小嘉、王永光等依旧坚守的戏曲演员,也渐渐去红太阳大歌厅、港岛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演出。李小嘉回忆,1995年自己也去“跑场子”了。“我们当时排了两个小品《春来茶馆》和《立交桥下》。”李小嘉坦承,“跑场子”给戏曲演员补贴了生活,“当时演一场是40元钱报酬,真的觉得收入好高咧”。
  幕后:李湘用最便宜的化妆品上台
  “1997年1月1日,湖南电视台1套节目正式上星播出,我申请的化妆科也就应运而生了。”罗红涛回忆。节目要上星,包装是重要的一环,也就是从那时起,《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节目开始有主持人造型设计了。
  罗红涛特别记得,《快乐大本营》开播前挑选主持人,台里安排李湘来她这里试造型。“那会儿化妆很简单,就是把李湘往时尚、年轻、活力的方向打造。”翻看当年的定妆照,罗红涛笑着说:“给李湘她们化妆时,就用最便宜的奇士美化妆品,然后搭配背心裙、小靴子等服装。现在看起来有点土,但当时很是洋气了。”
  1997年7月11日,《快乐大本营》开播,“快乐旋风”瞬间席卷全国,明星娱乐大众的时代悄然开启。为了让自己上镜更好看,罗红涛与化妆科两名化妆师,成了很多明星们“讨好”的对象。“当时,明星没有助理和经纪人。无论是那英、韩红还是葛优等明星来长沙录节目,都是独来独往,所以他们来湖南台化妆都需要排队。”



  21世纪初——
  台前:方言剧兴起,观众追捧
  春花秋月,幕启幕落,花鼓戏、湘剧等地方戏剧渐渐在湖南本地不吃香了。2004年,60岁的李小嘉转身成为了电视演员,投入湖南经视方言剧《一家老小向前冲》的拍摄工作,在剧中担任严婶一角。
  “这部戏一拍就是8年,陆续拍摄了八百多集咧。”李小嘉说,因为饰演的严婶亲切、朴实,深得观众喜爱,她也从花鼓戏名角的低落中再次找回了观众的宠爱,“当时在街上,很多观众见到我就喊‘严婶’,还有人总是拉着我说家常,他们就觉得我是隔壁邻舍一样亲切。”
  而这一拨方言剧的兴起,也让湖南花鼓戏、湘剧、相声、小品演员周卫星、李清德、杨珊珊等人都转行走入了电视,湖南文艺圈又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幕后:主持人明星化,汪涵也讲究个性
  湖南原创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主持人与明星在化妆造型上就愈加讲究个性。“我记得当初汪涵刚主持时,就是青春小伙子造型。”有次汪涵留着胡须,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来台里上班,大家一看就觉得“有明星范”。也就从那个阶段开始,汪涵固定了自己的造型,主持人也变得明星化了。“以前明星上节目,头发、妆容都不敢乱动,但随着2004年《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火爆后,个性化造型逐渐走红。”罗红涛说,当时李宇春、张靓颖等人的妆扮很要花心思,也就从那时起,湖南电视节目引领了中国时尚潮流。“当时我们湖南台兴起什么妆容,年轻人就模仿什么。”
  如今——
  台前:74岁的娭毑,每月20天拍戏
  随着湖南电视的蓬勃发展,李小嘉成了资深电视人。2014年,70岁的李小嘉又加盟了湖南经视大型直播情景喜剧《逗吧逗把街》,在剧中饰演米粉店老板娘李春花,再次受到老百姓的热捧。
  “因为《逗吧逗把街》是日播剧,现在每个月我会有20天时间在拍戏。”在片场,神采奕奕的李小嘉一点都不像七旬老人。而除了拍电视,李小嘉如今还是很多戏曲节上的嘉宾。“前不久刚带着学生去北京参加了一个戏曲节。”李小嘉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推广,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并喜欢上了戏曲,甚至一些民间戏曲团都是“90后”的年轻人在打造。
  “如今年轻人遇到了好时代,观众又重新喜欢上了传统戏曲。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湖南的传统文化只会越传越香。”李小嘉说。
  幕后:讲究越来越多,化妆越来越难
  2012年,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出炉,让明星化妆有了质的飞跃。“跟国际接轨,使用好莱坞的化妆方式,把明星化妆造型成新模样。”罗红涛说,如今化妆也不怕花钱了,化妆间里给大家准备的化妆品越来越高档。
  “随着高清电视的普及,明星里精致的脸蛋越来越多了。”罗红涛感慨,以前明星们化妆是用加法,而如今则不断用减法。“明星们流行裸妆,很多艺人也都有了专属化妆造型师。”伴着微整等美容技术的发展,明星的脸就像湖南人的日子一样更加精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