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8年07月20日> > 总第2823期 > 10 > 新闻内容
“俭”与“健”
新闻作者:文/石川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及“俭”字,一般的人都会想到节省、节约、节俭和俭朴,想到生活有计划、用钱有节制,不搞大手大脚、不搞铺张浪费。读过一些古典的人还会想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想到韩非子谈到的“俭于财用,节于衣食”,想到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想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中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那些拥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还会由“俭”想到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除了认同前面的认识,笔者还从这个勤俭的“俭”字想到了健康的“健”字。
  将“俭”与“健”两个字联想到一起,不仅是因为两者读音相近,而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俭”的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俭”的观念肯定是健康的观念,它引领着人克勤克俭、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俭”的行为必然是稳健的行为,它能使人望着星空,却能脚踏实地;“俭”的结果也必定是健旺的结果,它不仅会带来事业与家庭的兴旺,还会促进人的身心愉悦。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俭”的风气一旦形成,必然会带来国富民安和持续繁荣的喜人局面。“俭”无疑有益于“健”,“健”更需要“俭”的辅助与配合。
  “俭”的观念,就是有钱常记无钱日,有物常思无物时,有人常想人康健。一个人一旦将“俭”字刻进脑海,其思想便能洋溢出各种有利于长远的健康因子。这种人始终明白“攒钱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的道理,常怀珍惜之情,常念来之不易,常养勤俭之习,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盲目乐观,不无端忧愁,甜而不忘苦,富而不忘穷,赢而不忘败,喜而不忘忧,强而不忘弱,始终能理性地看待过去、稳妥地操控现在、稳健地面向未来。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拥有了“俭”的观念也就拥有了长计远虑和长治久安的健康意识。
  “俭”字一旦转化为人的行动,人生的道路也便矫健起来。这种人不是临渴而掘井,也不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是未雨而绸缪,坐拥今天,不忘昨天,想着明天。这种人的消费开支都会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善于“将钢加在刀刃上,将钱花在正路上”,不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不会寅粮卯吃,坐吃山空,更不会挥霍无度,穷奢极侈,花天酒地。这种人的生活方式兴许是平平淡淡,粗茶淡饭,但有规律、有节奏、有后劲、有盼头、有希望。这种生活方式也必然有益于人身心的愉悦和康健。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节衣缩食,来日无愁”。因为有了“俭”,吃穿必无忧。无忧而干事,轻装少包袱。家旺事业旺,神清气更爽,要想身不健,恐怕也难挡。“俭”的结果,可谓是一举多得,在促进事业家业兴旺发达的同时,着实促进着“健”的出现,带来了心安和舒畅,点燃着生命的精气神。
  无可非议,正常的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好、活得健,活出幸福,活出质量,活出精彩,尤其希望“健”字永远陪伴在身。但是,千万要记得,要有健康的“健”,就得不忘俭朴的“俭”,要始终用俭朴的“俭”字来打理自己的生活、事业和家庭。唯如此,“健”才有依托,才有支撑,才可长久。
  对“俭”字也不能作片面的理解,它不是小家子气,不是守财奴,不是吝啬鬼,不是抠门,不是要回到从前的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只要从实际出发,只要条件允许,只要有利于发展,该花的还得花,该消费的还得消费,该投入的还得投入。“俭”的要义,只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必要约束,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不能透支已有,是对现有的珍惜和尊重,是一种着眼未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好的习惯和美的品德。崇尚节俭,对个人,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是一种人类的文明。它是生存之要,是发展之基,是持家之本,是安邦之宝,是人之康健、业之安健、家之富健、国之强健的重要条件。
  于个人、于家庭,抑或是于国家,要想拥有健康的“健”,什么时候都不应丢弃俭朴的“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