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当春风将艾草染绿,山坡变绿,河阳泛清之时,我便知道诗里词里的“烟花三月”到了,亦知道清明谷雨时节即将来临。于是憧憬着外婆家的野味,那从小到大绽放在味蕾上的幸福。
清明的三月,总是小雨绵绵,也是涨水之时,此刻最为鲜美的便是水芹菜。下了小路,到丛林间,小芹菜们总爱生长在傍水之处。春末的河水还带着微微的凉意,不深不浅,刚好过脚踝。我拿着小刀,亦步亦趋地跟在外婆身后,生怕错过了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外婆熟练地刈着鲜嫩的水芹菜,我也笨拙地学着,手法渐渐娴熟。一簇簇唤春的青绿,装入了我与外婆的手篮中。
采完了小芹菜,令人心之所向的还有那生长在老树上的野木耳。它们像是经历沧桑的老者一般,古朴悠然,静候时光。跨过杂草从,总能在老树林间觅得“良人”。犹记小时候,如何踮脚也是采不到木耳的,总要倚仗外婆将我高高抱起,方可勉强采得。如今年岁长了,老树似愈发矮了,摘木耳也就不那么难了。只是木耳紧紧扎根在老树之中,仿佛“咬定青山不放松”,我总要费劲才能将其连根拔起。做完这有趣的事儿,便是令人期盼的环节了——品尝。
单单有食材是不够的,外婆的手艺无可替代。乡村爱烧柴火,用的油也是自家熬的,尝着总有股乡村的味儿。外婆的手艺并不复杂,却独一无二。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再普通的家常菜也有滋有味。水芹菜简单清洗后入锅,撒上盐与酱料,再配上外婆独家秘制的剁辣椒即可。而野木耳呢,外婆总爱伴着肉熬汤,只是最后要加入外公小菜园里最新鲜的葱丝儿与外婆的拿手好戏——拌料,这才大功告成。水芹菜不但有卖相,红绿搭配,相得益彰,而且味道也极为脆嫩,细细品味,丛林间芳草的悠香仿佛就游离在唇齿之间,韵味十足。木耳汤的卖相不如水芹菜,但口感绝不差,汤水鲜滑滋润,温暖脾胃;木耳爽口,柔嫩丝滑,像是果冻一般,同时也带着几分脆而柔软的嚼劲,葱香也令人沉醉,满嘴流香。这份美食,我享受得酣畅淋漓,满溢幸福之情。
外婆家的小菜佳肴,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永恒幸福,更是清明的文化传承与长辈寄予晚辈的殷切希望,我用心体味这份文化,珍惜外婆的爱。唯愿清明时节,万物恣意生长,不负好时光。
(作者系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