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11月02日> > 总第2779期 > A08-09 > 新闻内容
湖南首届女红艺术节开幕:美醉哒
新闻作者:陈炜 通讯员 郑丽萍等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手做女红,丝缕蕴匠心。你知道吗?在湖南,有这样一群女红妇女,只需一根粉彩长线,一面绷平锦绸,一组细针剪刀,穿梭于不同色彩后,就能绘出精美画卷。更可贵的是,她们用巧手慧心带领广大妇女就业创业、脱贫致富。“为他人作嫁衣裳”不再是苦恨,而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72万人次观看湖南首届女红艺术节启动仪式


  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陈炜 通讯员 郑丽萍)“芙蓉匠心,助力脱贫”!11月1日,由湖南省妇联、省人社厅、省扶贫办主办,今日女报/TOP旅行,湖南省女红协会,长沙市雨花区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体新局承办的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授牌暨首届女红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长沙市雨花区雨花非遗馆举行。此次活动今日女报/TOP旅行全程微信直播,总计有 721300 人次观看直播,很多粉丝还为湖湘传统手工艺点赞留言。
  活动现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光荣、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崔卫燕出席并讲话。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黎咸兴,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欣,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黎仁寅,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吕志纲,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媛媛、鲁华,省妇联副巡视员陈立荣,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省妇联兼职副主席罗婷,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曾洁玲,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中,长沙市雨花区委书记张敏等。湖南省妇联、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农委、省发改委、省旅发委、省文化厅、省贸促会、省委网信办、省残联等单位代表,市、县两级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湖南省女红协会会员、长沙市民等共计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粟田梅,湖南省女红协会副会长、衡阳蒸湘腾跃工艺厂厂长肖跃莲,以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湴塘村妇女手工编织协会会长刘琳等三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就如何带领与发动妇女进行巧手脱贫、通过手工编织实现增收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随后,杨光荣、崔卫燕、黎咸兴、姜欣、黎仁寅、吕志纲共同启动了首届女红艺术节,并为雨花非遗馆、湖湘女红文化创客中心颁发“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奖牌,为开福湘绣研究所等20个基地颁发了“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基地”奖牌。
  省妇联下一步将通过实施“芙蓉匠心计划”,启动“百千万工程”即“创建百个手工编织基地,培育千名巧手带头人,带动万名农村妇女巧手创业就业”,让更多农村妇女真正实现“巧手脱贫”。
  
肖跃莲:用手工编织让更多姐妹过上好日子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炜
  过去三年,每年给居家手工编织女发放工资和加工费突破600万元,针织服饰品销售量超80万件、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工厂员工最多时超1000人……
  身为衡阳腾跃工艺厂厂长,现年55岁的肖跃莲可谓湖南手工编织业的传奇人物。不过,谈及未来,一身干练简朴穿着、银发隐现的她却想得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姐妹过上好日子”。的确,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她,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她曾经最大的期盼。
  肖跃莲1995年下岗后连续三年没能找到新工作。后来,她花了30元钱去市场淘来剩下的毛线,编织成帽子、围巾去摆地摊。
  靠着诚信经营,肖跃莲的创业路开始变得顺畅起来——创办“衡阳腾跃工艺厂”,工厂员工超千人,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这时,肖跃莲开始优先招募残疾、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并优先为其购置社保,帮助她们实现再就业,因为她很了解弱势群体的艰难。
  2015年,湖南省妇联领导为隆回县司门前镇湴塘村的姐妹们寻找脱贫项目时,想到了肖跃莲,希望工厂与湴塘村进行村企对结。在省妇联的帮扶下,“现在湴塘村的姐妹们个个都会编织,一些勤奋聪明的姐妹不但能够承接出口订单的小规模生产,还能创作出很多精美的编织工艺品和产品,自产自销,真正实现了山村妇女的居家灵活就业。”肖跃莲说。
  针对社区居家就业妇女,肖跃莲在就业人数超过50以上的社区租下一间办公地开设生产小组,“至于价格,我跟客户都有要求过,在产品定价的基础上还要给社区居家就业妇女额外支付5元/时的工钱”。
  
刘琳:湴塘村里的编织脱贫梦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迪
  “走到今天,巧手扶贫不仅让我们增加了收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更让我们的梦想盛放,像花儿一样散发出迷人的芳香。”11月1日,在湖南首届女红艺术节启动仪式现场,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湴塘村手工编织协会会长刘琳在发言时激动地说。
  但就在两年多前,大专毕业的刘琳还有些自卑苦闷。刘琳今年30岁,是一个先天性的残疾人。嫁入湴塘村后,她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很好地照顾丈夫和孩子,感到心中有愧,同时也逐渐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在无聊和琐碎中,除了带孩子就是做饭。”
  刘琳发现,村里许多妇女要么是玩手机,要么是通过打牌消磨时光,日子也有些无聊。
  “改变是从省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开始的!”刘琳说,2016年1月,省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村里妇女学习手工编织。第一次培训,衡阳蒸湘腾跃董事长肖跃莲的经历就让刘琳备受鼓舞,“终于有了施展平台。”
  在省妇联的组织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扶贫队伍:衡阳蒸湘腾跃工艺厂教会了她们手工编织的基本技艺,给她们订单;湖南思洋科技有限公司帮她们搭建了淘宝店、微商城;湖南女子学院培训她们掌握专业的色彩搭配和款式设计,并帮忙制定品牌战略和远景规划……
  很快,一些在外务工的妇女纷纷回村。刘琳说:“因为在村里做编织甚至比在外面打工还要好一些,不要担心家里和孩子,甚至看着电视也可以做。”
  现在编织协会共有会员102人,邻村的村民也慕名而来。今年4月,协会将培训场地从村里搬到司门前镇,每天免费提供编织工具和原材料,接待全镇有兴趣的妇女们前来学习,收购她们的产品。
  “今年已经做了七八场培训,每次培训都有两三百人参加。”刘琳骄傲地说,“现在是我和其他几位骨干给他们上课。”
  曾经的学生,如今成了老师,姐妹们的编织梦仍在继续。
  
粟田梅:让侗锦走出国门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这个图案寓意着侗族人民团结友好、多子多孙、人丁兴旺;这个是鱼纹,象征年年有余;这只是龙,这只是凤,就是龙凤呈祥……”11月1日上午,在雨花非遗馆,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非遗”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传承人粟田梅逐一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侗锦花纹上的寓意。
  今年53岁的粟田梅从12岁开始随母研习侗锦,15岁已能独立完成整经、穿扣等系列编织技艺,16岁掌握复杂的“八十八纱”纺织技术。粟田梅2011年当选文坡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主持下,文坡村建起“中国侗锦传承基地”。粟田梅说,侗锦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日用锦包括被面、垫毯、衣服布料、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她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块头帕告诉记者,“这种一天只能织一寸多,7天才能织完,一块要卖800多元钱。”
  目前,文坡村一年的侗锦产值达400多万元,先后带动文坡村及周边侗乡4000多人走上致富之路。
  “现在织侗锦的不只有年纪大的织娘,最小的才二十几岁。她们以前在外面打工,听说可以靠侗锦致富后就回来了,娃娃也不会留守了。”粟田梅告诉记者,她现在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加快侗锦走出国门的步伐,让更多人欣赏到侗锦之美。


  
以“劳模、工匠精神”助力扶贫脱贫
  杨光荣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在全省上下正在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举办“芙蓉匠心 助力脱贫”活动,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又是推动我省妇女事业发展、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积极搭建平台,扶持民族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强化手工技艺培训,提升妇女发展能力,精准帮扶广大贫困妇女创业就业,为助力扶贫攻坚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全省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支持妇女创业就业,推动我省妇女事业发展。希望广大女性要自立自强,弘扬工匠精神;各级妇联要发挥优势,助力扶贫脱贫;社会各方要积极重视,加大支持力度。
  
让手工编织助居家妇女就业脱贫
  崔卫燕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
  全国妇联、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围绕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积极开展推进巾帼脱贫行动,通过传承和发展手工技艺,实现梦想。在各级妇联的支持和努力下,妇女手工编织已经成为帮助居家妇女灵活就业的载体,成为促进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产业。
  一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就业,重视手工产业的发展。省妇联积极作为,先后与省人社厅、省残联等联合下发了《推进手工编织业发展,促进妇女就业》的文件,成立了湖湘女红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女红协会等社会组织,把有志于做手工编织的妇女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促手工编织的发展。湖南把手工编织这一小产品、小产业,做成了传承湖湘手工文化创新的品牌产业,做成了促进妇女创业就业的大平台。
  本次活动,是激励广大妇女弘扬“四有四自”精神、自强不息、展现新作为的一次盛会,对促进湖南手工文化创意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办活动、建基地,让老百姓得实惠
  姜欣 湖南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我们成立湖南省巾帼巧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举办首届女红艺术节,是想让贫困妇女不仅学会编织和印染,还要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所以,我们也引入了“电商+手工编织”的扶贫模式。
  我觉得,手工编织既传承弘扬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而且,居家灵活就业对农村贫困妇女非常适合,因为她们既照顾了老人小孩,又干了家务活,得闲时还可以做做手工编织赚钱贴补家用。其实,手工编织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为她们绣出来的东西不仅有生活品,还有艺术品。所以,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成立孵化基地有三种含义:一是构建一个手工编织产品展示和销售的平台,最终让老百姓能赚钱进腰包。同时将手工编织业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二是树立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当全省的妇女群众知道省妇联在干这个事后,她们就可能会找到自己的组织,并用女性的心灵手巧帮助自己就业脱贫。三是能挖掘一批女性致富带头人、女能人,带领广大妇女群众居家就业,脱贫致富。
  
让更多农村妇女真正实现“巧手脱贫”
  鲁华 湖南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湖南省妇联高度重视妇女手工编织业的发展,把它作为巾帼巧手扶贫的有力抓手。近年来,省妇联投入专项经费近400万元,重点扶植以长沙湘绣、湘西苗绣、张家界土家织锦、怀化侗锦、衡阳钩编等为代表的妇女手工编织基地数40多个。
  两年多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巧手骨干培训班近300期,累计为10000多名妇女进行手工培训,带动农村贫困,城镇低收入以及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增收。省妇联下一步将通过实施“芙蓉匠心计划”,启动“百千万工程”,拓宽妇女就业创业渠道,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发展地方经济,精准帮扶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学自编,江华草根舞蹈队上了央视舞台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在湖南首届女红艺术节启动仪式上,能人巧匠们精致的手工编织作品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再现瑶族家阿婆传授织锦的舞蹈《咔嚓梭》也让人啧啧称赞。但你知道吗,这支来自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舞蹈队,队员都没有舞蹈基础,年纪最大的队员已经65岁了,年纪最小的,也有48岁。但这支队伍却一点点壮大,从小小的瑶乡逐渐走向全国的大舞台。
  今年65岁的李桂香是这支名为“俏夕阳”的舞蹈队队长,也是最初的发起人之一。2010年,李桂香退休了,生活变得“太无聊了”!
  夜晚的江华是舞蹈的海洋,随处可见翩翩起舞的广场舞队。看得久了,李桂香有点心动,向姐妹们提议组建一个舞蹈队,“身为瑶族妹子,居然一直不会跳瑶族长鼓舞,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就这样,十个人一拍即合,于2012年9月组织了一支简单的舞蹈队。
  “一开始怕出丑,只敢躲起来偷偷练,小广场厕所的旁边是我们的‘秘密基地’。”李桂香笑着回忆,当时别的广场舞队“看不起”她们这支“老年队”,一有稍年轻点的人入队,边上的人就会起哄:“你去跟老年人跳什么舞啊!”但队员们并没有气馁,坚持每天训练两个小时,风雨无阻。
  很快,2013年1月,俏夕阳舞蹈队在县里举办的舞蹈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李桂香说,队员们非常受鼓舞,“没有一个队员是专业的,也没有请老师,舞蹈都是我编排的。”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活动和晚会邀请她们前去表演,甚至还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里表演过。随之名气渐大,舞蹈队现在有58名队员了。
  “有很多瑶族婚礼也会邀请我们在迎亲送亲途中表演”。李桂香说,这都是无偿的。“我们跳舞,一是为了高兴,而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瑶家文化,这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皆为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吴小兵拍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