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10月26日> > 总第2777期 > A08 > 新闻内容
给身体安装“GPS”,真能扫清结石?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周蓉荣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肝胆外科的医生清除结石最怕错漏。近年来,肝胆管结石成为困扰中国人的常见病,而作为“产石大省”,身患胆石病的人越来越多,让医生头疼不已。为了最大程度“清扫”体内结石,湖南省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团队想了个办法——装个“GPS导航仪”,给结石“精准定位”。
  就这样,来自湖南益阳的钱女士(化名)成了国际首位“吃螃蟹”的患者,一次性排出40多颗结石。到底是怎样神奇的手术呢?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去医院看看吧!
  
结石反复发作,患者植入“GPS”
  “所有结石都清除干净了,我终于放心了。”10月23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病房见到钱女士时,她面露微笑,精神特别不错。
  48岁的钱女士是益阳农村人,早在2004年就出现了肝胆管结石。由于疼痛难耐,她在当地医院进行结石手术,切除了一个胆后,康复出院。
  钱女士说,再次去当地医院复查,医生告知可能是第一次手术没办法完全清除体内结石,所以复发率就特别高。
  短短几年,钱女士又被结石折磨到无法下地干活。最终,熬过今年上半年的务农期,趁着国庆节假期,她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求诊。该院专家在给她做完详细检查后,考虑到她的结石比较顽固且复发率高,便决定大胆地采用一个新办法——安装“导航仪”,给结石“定位”。
  记者从该院了解到,所谓“导航仪”,运用的是多影像融合导航系统(简称RVS)。在手术中,它能铺开一副立体人体地图,对每颗结石精准定位,不放过任何一颗结石,能极大降低残石率。
  于是,为了成功完成这项肝胆管结石治疗领域的国际首例手术,肝胆医院院长蒋波、微创外科主任尹新民、副主任医师成伟等组成的手术团队将薄层CT导入RVS系统,设定同步后,通过实时动态显示同层面CT影像。
  10月15日,钱女士在全身麻醉下实施了剖腹探查、肠粘连松解,通过RVS系统定位肝内胆管结石位置,顺利取石40余颗。术后复查,无任何遗漏。
  
医生是怎样给结石“定位”
  “这相当于给外科医师开了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成伟介绍,以往,体内石头是否能取完,主要根据医师的经验判断,再用胆道镜探查确认。但因为术中不能进行CT检查,因此无法100%确认,这也一直是肝胆管结石手术的大隐患。
  然而,本次采用RVS系统后,“这项新技术能使CT/MR融合成像,在术中利用超声导航,采用高精度的磁定位系统,手术医师随意移动探头更换切面,CT/MR的图像都会实时与之联动,确保手术医师能看到实时图像。”
  成伟表示,显示更准确、治疗更安全、操作更简便等优势,医院还可以在之后考虑用于肝胆管结石以外,治疗肝癌、胰腺癌等康复难度较大的疾病。
  
肝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以常见的胆结石为例,一个常见的干扰因素是不吃早餐。”蒋波介绍,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地方,当进食后胆汁被排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经过一夜的休息,不进食早餐会导致胆汁的过久淤积,引起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形成结石。
  其次,女性是胆囊疾病的易发群体。很多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发生胆囊结石的几率大于男性,这与雌激素的作用有一定关系,与女性的生活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这与雌激素水平下降、代谢改变有关。
  第三,肥胖也是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肥胖会造成内分泌的改变,影响肝脏酶的代谢,同时还会干扰胆囊的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汁淤积,促使胆结石形成。
  第四,饮食不健康也和结石的形成有关,长期大量吃含胆固醇高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动物皮等),容易造成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下降,造成胆固醇易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浓茶、咖啡、菠菜要少吃
  “严格制定饮食计划能够减少结石形成和复发,而结石患者一定要多喝水,尤其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蒋波表示,从中国庞大的结石患者中分析,高温作业、飞行员、海员、外科医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都是疾病高发人群,因为他们大多数出汗量大、喝水少。
  那么,提到结石患者的饮食计划,该怎样注意呢?
  蒋波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控制含钙、草酸丰富的食物摄入,避免高动物蛋白、高糖、高脂肪饮食。比如豆制品、菠菜、浓茶、咖啡、辣椒、果仁、动物内脏、酒类等都要少吃。
  另外就是要多喝水。水分摄入过少、出汗过多,会使尿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尿中晶体形成,从而引发肾结石。反之,大量喝水能使尿液稀释,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