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8月15日> > 总第2758期 > A05 > 新闻内容
人才辈出的攸县村庄:五百年传承好家风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迪 周纯梓 通讯员 刘宗良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
  俗话说:“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今年6月15日,本报曾推出《沅陵“教授村”:人才辈出背后的秘密》一文,报道了怀化市沅陵县二酉乡乌宿村自建国以来走出70多位遍布全世界的知名教授的故事,其培养出如此多人才的“秘密”就在于村里非常重视教育。报道一经推出,读者反响热烈。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又发现,在株洲市攸县也有这么一个小村庄,它同样人才辈出,其背后的“秘密”依旧耐人寻味。一起来看看——


  “人杰地灵”,这四个字写进株洲市攸县丁家垅村的官方介绍可不是空洞的套话,而是言必有据的事实。
  据当地丁氏祠堂理事会会长丁建荣介绍,丁家垅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2572人, 95%的村民姓丁。大约距今500年前,有名叫丁兴伯的人迁入此地开基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走出正副教授8人,各级公务员150余位,大学生300余名。


  
一村荣耀 村里走出300余名大学生
  来到株洲市攸县丁家垅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首先被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丁兴伯公祠所吸引。这座祠堂虽经百年沧桑变故,但祠貌仍存,规模照旧宏伟。如今,丁兴伯公祠已成为祖祠、村委会、村完小三位一体完美融合的活动中心。
  沿着丁兴伯公祠前的荷塘迈入正门,就会看到一个小广场,广场前方便是“兴教楼”,现在作为“农耕文化展览室”和族内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丁家垅村之所以“人杰地灵”,当地人认为是因为“兴教”二字。丁家垅村村支书丁雪龙介绍:“近几年,我们村每年至少有二十多个孩子考上大学,去年有一个考上了北京大学,前年还有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据统计,目前丁家垅村已经走出正副教授8人,各级公务员150余位,在各行各业有建树的族人不胜枚举。
  为什么一个小村庄,竟会有这样好的成绩?这就不得不提“兴教楼”的前身“聚书堂”。“丁氏家族历来重视教育,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当时族长丁光齐与丁颖齐的大力推动下创办了界溪义塾。清光绪六年(1880年),丁氏家族新建了宗氏祠堂,内设聚书堂,丁氏子弟可免费入学。”丁建荣自豪地说,“民国五年(1916年),则创办了私立丁氏聚书国民学校。学校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进行家规家训教育,培养了多位优秀人才,有南开大学教授丁守谦、武汉大学教授丁君松、中央党校教授丁小春等。”
  因为悠久的历史,在乡村并校时,丁家垅完小成为附近几个村唯一被保留下来的。
  “我们每年农历七月十四都会在这里举行中元祭,纪念和缅怀祖先,每次都有上千人从全国各地赶回来参与祭祖。”丁建荣介绍,“祭祖现场,对考上大学的学子颁发奖金,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国家、为家族争光。”
  “恢复高考40年,我们村已经走出300多名大学生,”丁雪龙说,“每个考上中专的考生,我们奖励500元;二本以上的,每人奖励1000元;考上重点大学的,每人奖励2000元;考上硕士或博士的,会另外重金奖励。”
  这些奖励资金,都来自族人的捐助。他们发达之后不忘桑梓。为了用好这些捐款,族里还成立了“捐款基金会”。这些钱除了用来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子弟外,还用来帮助那些贫困子弟上学。
  
一村典范 一家三子皆成才
  丁秀芬是一位世代居住在丁家垅村的村民,培养出了三名大学生。丁秀芬三子、1938年出生的丁平征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讲述了他们三兄弟的故事。
  丁平征的大哥名叫丁再昌,1923年出生,现在已经过世。丁再昌毕业于广西大学,在东北还没解放时便应聘到阜新煤矿当高级工程师,后来留在煤炭学校当教授,由于教学水平高超,被评选为煤炭学校模范教师。
  然而,他的教师生涯一波三折。
  在文革时,丁再昌归乡后凭借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给乡亲们制作了“土农药”和“土化肥”,赢得村民的尊重。文革后,他回去继续当教授,并被评选为模范教师。丁再昌后来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成为学校的民盟主委。
  二哥丁守谦现年87岁,南开大学教授。丁平征回忆说:“我二哥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丁守谦从小就在家族内的私塾读书,“在落后的地方接受先进的思维”后,他想出去闯一闯,但爷爷却希望他留在家里继承家业——最终,丁守谦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此后,丁守谦悄悄离家来到醴陵,因为身无分文,只好偷偷爬到火车顶上到达长沙,最终进入长沙广益中学求学。1950年,丁守谦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丁平征读完小学之后,家里面分得了一点土地。由于父亲过世、两个哥哥都已经出去读大学、工作,丁平征只好放弃读书,帮着母亲一起干农活。
  有一天,村里一位姓李的老师看见他在干农活,便问他为何不去上学。得知丁平征家的情况后,李老师说:“要你哥哥寄钱给你啊!不管怎么样,还是要上学的。你年纪这么小,读书才是出路。”
  听了李老师的话,丁平征心中又燃起了读书的渴望。他给二哥丁守谦寄去了一封信,没多久,二哥给他寄来了100元钱。
  揣着这100元钱,丁平征报考了当时的攸县第一初级中学(现攸县第一中学)。“全县2000人报考,仅招150人”,丁平征成功被录取。后来,他又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1999年在湖南省招商局(现为省商务厅)外资审批处处长任上退休。
  丁平征说:“我非常感谢父母和学堂的老师们。在我们小的时候,他们就教育我们,生活上要勤俭节约,不奢侈和浪费;做人上要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清白之人。”
  
一村信念 让孩子知道根在哪里
  丁小辉是攸县的一名交通警察,从小在丁家垅长大,现一家人在攸县县城定居。2014年,他的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同年农历七月十四,一家人回丁家垅参加祭祖典礼。典礼上,丁小辉的父亲代表全家接受了族里给的奖金,并当场捐了出去。
  丁小辉的父亲对丁家垅很有感情,每年典礼都要来参加。丁小辉每次只要有时间,也会亲自前往,并带着自己的儿子也一同回丁家垅,尤其是清明节的时候。“儿子虽然从小在城里长大,但我要让他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
  “家族对我们的影响确实很深,不单是我,对村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家族里有许多优秀的前辈,让我们知道只要自己肯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丁小辉认为,这就成了一个正循环,每一代都有新的榜样出现,再激励下一代,如此循环,每一代都会出现许多优秀的人。
  丁小辉毕业于攸县师范学校(现改为攸县明阳学校),父母从小十分重视教育,也让他受益匪浅。最让他感动的是,父母的这份开明也延续到了孙辈身上,“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是隔代人就溺爱自己的孙子”。
  受家族的影响,丁小辉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要是他有能力办到的,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会帮他。”
  丁小辉还记得,儿子小时候比较挑食,遇到不喜欢的食物就会哭,但丁小辉和妻子从来都不会去迎合,“饿着就饿着,饿了几次,就不会挑食了”。最终,儿子果然把这个毛病改了过来。
  
一村自豪 村里走出的公务员无一人涉贪腐
  “丁家垅出来的公务员没有一个因违纪违规受到处分,更没有一个因贪腐落马。”丁建荣说,“家风、家训、家规,对每个族人而言都是鞭策。坚持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自身受益匪浅;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五百年来,尤其是在不讲法治讲人治的旧社会,丁氏族人靠家风、家训、家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走向了繁荣。
  丁兴伯公祠前面的荷塘里,荷叶随风摇摆,荷花竞相开放,显得美丽而祥和。丁建荣介绍说,这里过去是用来实行家法的地方,触犯家规的族人,会被装在一个竹筐里,用绳子拽着在荷塘里浸几次,但不会有生命危险。家规虽然森严,但主要起震慑作用,“自有荷塘以来,只施行过一次家法”。
  经过几百年的锤炼,丁氏家族形成的家风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家规是:勤劳俭朴,勤俭节约;家训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1996年,丁氏家族八修族谱,并成立了丁氏祠堂理事会,确立了“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宗亲联谊,奖励学子”的十六字工作目标。二十多年来,丁氏祠堂理事会参加了全村80岁以上老人的寿诞、寿寝活动,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开展了帮扶济困工作。
  “生活中的故事最能感染人,在身边的典型最能打动人。”攸县县委书记谭润洪曾表示:“好风气就像好空气,受益不觉,失之难存。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地方公民素质的提高、文明习惯的养成,比修一条公路、办一家企业更有价值。”
  五百年风雨飘然而去,丁家垅村的故事仍在继续,就像流过村中的小河,川流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