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8月03日> > 总第2755期 > a08 > 新闻内容
“硬币自取”风靡全国,背后尽是套路
新闻作者:本报整理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在长沙街头放了一箱硬币,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把一箱硬币放在沈阳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成都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
  相似的新闻、相似的标题,最近两天,“一箱硬币”突然出现在长沙、广州、成都、沈阳、合肥、郑州、重庆、南昌、石家庄、无锡、萧山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同时,类似的新闻也在网络上疯转。
  “一箱硬币”到底是怎样的活动?这项活动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兴起的?
  记者发现,全国多地的“一箱硬币”背后,竟藏着同一家公司。


  
同样的“一箱硬币”,同样地“出乎意料”
  不论发生在哪个城市,“一箱硬币”的过程和结果都极其相似。
  以成都为例,据《成都商报》8月1日报道,网友爆料称,在成都天府三街地铁口看到了这样一个小硬币盒,旁边的小纸板上清楚地写着: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
  而在成都春熙路天桥、春熙路地铁口也出现了同款硬币盒。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盒子。十分钟后,渐渐有路人聚拢,围观、猜测、拍照发朋友圈。
  一位大叔在犹豫很久后,从盒子里拿出了3枚硬币,走进了地铁站。
  一个穿白T恤的男生,也从盒子里拿出了2枚硬币。接下来,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小男孩在看到小盒子后,主动掏出4块钱投了进去。
  许多人来来去去,不断地传递着这份爱心,大家都默默地遵守着“每人最多取5元”的约定。
  几乎一样的剧情也发生在广州的街头。据《羊城晚报》报道,7月30日,有人在广州地铁站进行了一次测试:在燕塘地铁站附近放了一箱共500个硬币,并提示: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
  隐藏的摄像头记录下街头这箱硬币前的众生相:一些人觉得新鲜,驻足拍照发朋友圈,一些人“响应号召”,弯腰去拿硬币。视频中之人伸手去取硬币,均遵守规定,取5个或5个硬币以内;甚至还有人把手中“多余”的硬币扔回箱子中,供有需要的人使用。有路过的家长,借此教育孩子什么是“按需索取”……
  据《合肥晚报》报道,8月1日,在合肥大东门、包公园地铁口、安医南一环天桥……一箱装满硬币的纸盒被放在路边,500枚硬币闪着银光。一张纸牌上写着:“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记者从硬币箱的“主人”那了解到,连他们自己都被这项街头测试的结果“暖”到了:不仅绝大多数路人自觉按需取用,更多人掏出腰包往钱箱里“补充”。
  无论在哪个城市,“一箱硬币”实验的结果都是让人暖心的。各地的主流媒体也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多地“一箱硬币”背后,藏着同一家公司
  曾经,有人在伦敦街头的地上发现过硬币,而这些硬币,正是一些有善心的人有意无意丢在路上,好让伦敦贫穷的人民或者走失的孩子在极度困顿时,能够靠这些硬币吃一个面包,缓解一下饥饿。
  那么,到底是谁在中国各个城市的闹市区放下的这箱硬币呢?
  据《成都商报》报道,一家名为掌上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也策划了成都的这起活动。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活动策划创意来自广州总公司,苏州、郑州、重庆、成都等多地的公司陆续发起。
  而在广州和郑州,“广州印象”和“郑州印象”两个微信公众号在7月30日和31日分别发布了《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广州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郑州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的文章。
  记者发现,这两个公众号分属于广东有点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河南有点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而这两家公司的母公司都是深圳有点牛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有点牛”)。
  在沈阳,“一箱硬币”的稿件最早是在8月1日发布在微信号“沈阳同城会”上,“沈阳同城会”公众号的所有者叫做“辽宁微忆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天眼查中发现,深圳有点牛正是辽宁微忆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
  此外,策划成都“一箱硬币”活动的掌上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也是深圳有点牛。
  深圳有点牛官方网站介绍称,有点牛集团成立于2015年9月,主要从事城市新媒体业务,业务涵盖了营销策划、IP打造、广告推广等。
  《羊城晚报》采访到了广州“一箱硬币”活动背后的推手曹某。“之所以进行这个测试,起初是因为公司员工时有发生坐车不够零钱等情况,于是我在公司放了一些硬币让员工自取。之后想放一些硬币去附近地铁站和公交站旁试试。”曹某说。
  很多网友质疑,这些活动视频是作秀,视频经剪辑而成,全部正能量未必是真相,是否有一些类似“拿多了”的场景没有放出来?
  曹某向《羊城晚报》表示:“至少在我们第二天下午五个小时左右的拍摄过程中,完全没有遇到多拿的情况。甚至让我们很感动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放了一个硬币进去。人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贪婪,甚至很多人会放几枚硬币进去,去帮别的人。” (本报综合)
  
“硬币自取”测试市民道德水平不可取
  文/江德斌
  一不小心,又被“套路”了。最初看到自媒体里传播的视频和文字介绍,就知道这是一种道德测试,还以为像“冰桶挑战”一样,各地在纷纷效仿,却没料到是同一个公司,在不同城市,同时举行的测试活动,这就有点尴尬了。
  “一箱硬币”放在街头任人自取,并未被全部拿走,甚至还有很多人往箱子里投放硬币,部分城市最后清点时,发现硬币比之前还要多一些。单从测试结果来看,效果似乎都不错。
  不过,由于该视频是剪辑过的,在没有看到完整记录之前,其真实性很难保证,说不定为了达到“暖心”的测试结果,进行过人为加工,比如剪掉多拿硬币的片段、额外增加硬币数量等。而且,还有摄像头、围观人群、地段、时间等干扰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展现出市民的表现,也不能就此评价市民道德素质的高下。比如有人看到这个活动,自己在长沙街头试了下,结果硬币被围观市民很快一抢而光,难道就能说长沙市民的道德素质低吗?
  从各地转发的自媒体内容来看,基本格式一致,都是视频资料加上文字、图片说明,展示市民的善意、满满的暖意,配合上出人意料的结果,很容易勾起读者的兴趣和传播欲望。而且,各地“硬币自取”文章的点击率和转发量都很高,轻轻松松就突破10万+,文章底部的相关评论也很多,充分引起了读者的参与感,堪称爆款稿。
  自媒体文章千千万万,而爆款不常有,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由此即可明白,该公司是通过策划“硬币自取”活动,打着测试各地市民道德水平的名义,人为制作出一篇篇爆款自媒体稿件。仅用几百块钱的硬币,几个人的拍摄、剪辑、编排,就打造出影响力巨大的爆款文章,其性价比之高,简直要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力了。对于该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策划活动,藉此达到了吸粉、吸引流量、提升广告价码等机会。
  而且,利用“硬币自取”活动对市民道德水平进行测试,这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对不知真相的公民的道德素养进行审查和评估,本身就是有违媒体职业道德的行为,不应提倡和鼓励,反而应对以此为幌子搞商业营销的行为加以批评。这些年,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类似的精心策划的商业推广活动,利用公众的信息不对称,搞所谓的道德测试,实际上却是借机获取商业利益,大家应予以警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