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7月18日> > 总第2750期 > A04 > 新闻内容
一个花鼓戏团的旧与新:倔强的“网民”
新闻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立 实习生 小吴迪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13日,在长沙市实验剧场后台匆匆吃完盒饭,长沙市望城区艺群花鼓戏剧团(以下简称“艺群”)的女演员戴瑛在水龙头下急急抹了把脸,便一路小跑赶着去化妆。
  发端于民间的湖南花鼓戏曾极度辉煌,也曾一度沉寂,前些年,不少花鼓戏剧团尤其是民间剧团都遭遇生存困境。记者近日在长沙市大型花鼓戏公益演出周上发现,作为民间剧团的艺群,却在花鼓戏的江湖里倔强生长,元气满满。每年多达300多场的各地演出让演员们马不停蹄,更有一帮“90后”爱上了以前“嗲嗲娭毑”(长沙方言指爷爷奶奶,泛指老人)才爱听的花鼓戏,甚至有粉丝开启了网络直播,把戏台搬到了网上,吸引几万名观众同步观看。
  在传统戏剧艰难求生的江湖里,艺群呈现了一个“拯救花鼓戏”的民间样本。


  
台下观众:最小的和最大的都是“90后”
  7月10日至15日,长沙市望城区艺群花鼓戏剧团受邀参加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大型花鼓戏公益演出周,一连6场,场场爆满,甚至在满场之后,还有观众请工作人员把自己放进去“坐在过道上看”。
  “年纪最小的观众是‘90后’,年纪最大的,也是‘90’后。”在小心翼翼扶着一位96岁的老婆婆进场听戏后,长沙市文广新局群艺馆馆长刘新权笑着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7月13日,艺群为观众献上的是花鼓大戏《瓦车篷》,这是讲述一位贫困母亲失去两个儿子,又在十多年后因种种巧合与二子得以相认的故事。戴瑛在戏中饰演丢失儿子的母亲顾凤英。
  擦干脸上的水珠,1984年开始入行唱戏的戴瑛开始化妆和包头——几十道繁杂的工序,戴瑛和她的同伴不紧不慢,丝毫不敢马虎。这源于戴瑛三十多年前从艺时,老一辈人关于艺德的训诫:“唱戏要对自己和观众负责,哪怕是只有一两个人看,也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了事。”
  舞台大幕徐徐拉开,袅袅娜娜走出青衫凤眼的戴瑛,唱几句,念韵白,莲步轻移;甩一甩水袖,背转身去,留一地清韵给看客。
  《瓦车篷》的故事曲折复杂,悲欣交集。在戏里,戴瑛用悲沉的唱腔,唱出苦难中的人性光辉。另一位饰演李氏的演员陈燕的表演亦颇打动人。两个小时的戏,不时有年轻观众喝彩鼓掌。相比之下,年长的观众更为矜持,他们更多的是静静欣赏,只有到了最精彩处才甩出一声“好”。
  刘新权告诉记者,老百姓其实很需要享受这种传统文化:“政府买单,为人民群众送戏,这种做法是双赢。”而戴瑛、陈燕这样的花鼓戏名角以及整个艺群剧团,也非常看重这样的演出机会,“省城的演出条件和艺术展示平台,是之前在乡下演出所不能比的”。
  
历经磨难:睡过牛栏,演完收不到钱
  这种“不能马虎”的坚持或许是戴瑛甚至是艺群能够走到今天的关键。成立于1982年的艺群,旗下网罗了戴瑛、陈燕、戴占希、曹正军等一批花鼓名角,在花鼓圈内有着广泛的拥趸。
  艺群团长卞飞告诉记者,跟很多花鼓戏剧团一样,艺群也熬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
  艺群由卞飞的父亲卞正馥创办。卞飞接手时,正赶上花鼓戏市场急剧萎缩,“没有戏演,演员们谋生都很困难”。
  最难的时候,卞飞想过改行。但他坦言,改行很难,“从小就学戏,也只会唱戏,已经离不开了”。为了谋生,卞飞带着剧团开始“跑江湖”,靠接红白喜事、寿宴、庙戏、堂会的活赚钱养家。
  “快到菩萨过生日的时候,我就到处打听,看哪座庙里需要唱戏。”卞飞说,一些戏迷多的乡镇和村子,他也“布了点”——安排“线人”,打听到谁家要办红白喜事了,卞飞就去联系主家看是否需要戏班,“有经济实力的人家请个戏班包场唱戏,有乡邻和戏迷过来看戏,场面越热闹,主家越有面子”。
  被拒绝是经常的事,也有主家把价格砍到极低,刨去来去费用、人员工资,剧团甚至还要贴本。但卞飞坚持“不管钱多钱少,只要有戏就去唱”。
  一辆大卡车拉起行头和设备,二三十个人风尘仆仆到处去唱戏,有时白天、晚上各一场,经常唱到下午两三点钟还没吃中饭;有时一唱两三天,牛栏里睡过,种蘑菇的蔬菜棚子里也睡过。
  更糟糕的是,有时天气恶劣,剧团到了地方,主家突然提出取消演出;有时戏都演完了,主家资金出现异动,竟然没钱付款。而遇到要上场的演员突然生病或家中有急事等种种问题,更是让卞飞头大无比。但再苦再难,戏里的功夫也不能放松。
  老戏《玉堂春》是包场的主家爱点的本子之一,戏中“三堂会审”时,饰演苏三的演员要跪在台上唱一个小时,对唱功、腰腿功力是很大的考验,再加上复杂繁重的唱腔和表演,没有功底根本唱不下来。
  戏迷喜欢什么,演员们就演什么。艺群演员陈燕告诉记者,老百姓最喜欢老腔老调,原汁原味的西湖调最受大家欢迎。
  西湖调中的“西湖”,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洞庭湖以西”的地域泛称。陈燕说,有一次演员们没有唱西湖调,结果底下的观众不买账了,毫不客气地起哄:“这唱的什么咯?”演员们只得改弦易辙,唱回西湖调。
  
对台唱戏:唱得好才有观众


  “西湖调”事件后,卞飞和大家意识到,观众的喜好和市场的认可,是剧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深耕于民间的剧团,更多的是靠戏迷之间的口碑相传才有名气和影响,而有了名气,才能带来更多的业务。
  在民间剧团之间,竞争也很激烈。有一次,在望城区靖港镇神游塘村,两户人家同时办喜酒,都请了花鼓戏剧团。另一家戏班的舞台,就搭在艺群的对面,不足百米。
  铿铿锵锵,弦子一拉,二胡起,两台好戏同时开了锣。
  这是梨园界所谓的“对台戏”,同行们明着不说,但暗地里都憋着一把劲,要把自己的戏唱好,把对面的比下去。
  艺群的演员们拿出看家本领,一出经典的《皮秀英四告》,把观众都吸引到了自己台前。一场唱完,本来预订了四场的对面戏班收拾锣鼓走了。主家一高兴,直接请艺群加演了三场。
  这就是现实的花鼓江湖,唱得好,你上;唱不好,走人。卞飞说:“生江湖,死江湖,笑江湖,熬江湖,这是我们艺人选择了的,不后悔,把最好的献给观众,足矣。”
  他确实很江湖。这个戴着大金链子、手臂上分别纹着“忍”和“孝”的男人,如今与花鼓界各路名角交好,称兄道弟,大碗喝酒。除了管理剧团,接洽和协调每场演出之外,卞飞在剧团里的职责是司鼓。偶尔,他会在两眼和鼻子上划三道白粉,登台演唱小丑。
  除了戴瑛等名角,艺群也有十多个正在学戏的年轻人。卞飞说,目前他们还只能跑跑龙套,但年轻人“悟性高,学起来很快”。
  
新的江湖:花鼓戏的“互联网+”
  从低迷时期的一个月没有几场演出,到如今的一年300多场戏,最需要感谢的,就是这帮戏迷。“我们下乡演出,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真的不容易。而且,以前看戏都是老人家,现在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年轻人爱看戏。”戴瑛如是说。
  今年24岁的“90后”胡波来自邵阳,这次他特地赶到长沙,就是为了近距离享受长沙市大型花鼓戏公益演出周。胡波幼时常被外婆抱着去看花鼓戏。大学时,为了过戏瘾,胡波甚至逃课看戏。“锣鼓一响,心里就痒”的胡波说,他最喜欢戴瑛的戏:“我电脑500G容量的硬盘里,装的都是戴瑛老师的戏。”
  在某企业上班的余拥军,自小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爱上花鼓戏。如今,余拥军经常驱车一百多公里,跑到现场去看戏。不仅爱看,余拥军还买了一台高清的录制设备,把戏录下来上传到互联网与大家共享,“年轻人进了城,很多父母也跟着进了城,放到网上就能让年轻人下载下来给父母看”。
  以往只有嗲嗲娭毑才感兴趣的花鼓戏,为何现在冒出这么多的年轻戏迷?
  今年25岁的喻何龙是湖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协会工作人员、湖南大戏苑常委。在他看来,花鼓戏能够重新赢得年轻人的喜好和青睐,与花鼓戏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坚持利用新媒体来推广传播密不可分。
  喻何龙的手机微信里,有十多个花鼓戏微信群,它们同属于“湖南大戏苑”——这个年轻人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起来的花鼓戏社群。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像“湖南大戏苑”这样的文化社群,成为花鼓戏与年轻观众连接的最便捷的路径和最经济的手段。十多个分属湖南各地的花鼓戏微信群,不仅让戏迷可以与喜欢的演员直接亲密交流互动,让戏迷与演员可以成为朋友,更成为花鼓戏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哪里有大戏看,群里一声吆喝,大家约着一起去。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演出与活动,更是营造了热爱花鼓戏这一共同价值的陪伴感和亲密感,把花鼓戏演员和观众紧密凝聚在一起。
  这次艺群在长沙市大型花鼓戏公益演出周的6场演出,也开通了网络直播,每场直播的观众超过3万人。卞飞说,这放在过去的花鼓戏剧团是想都不敢想的:“几万观众,得要多大的场子才能坐得下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