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5月23日> > 总第2735期 > b01 > 新闻内容
韶山女人,用“一碗肉”撬动世界
新闻作者:陈晓丹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有一道名菜毛氏红烧肉,这道菜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很多外地湘菜馆的镇店之宝。毛氏红烧肉因毛泽东得名,是他家乡韶山的美味,而把毛氏红烧肉推广出去的人正是他的远房亲戚、毛家饭店的创办人和董事长汤瑞仁。
  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毛氏红烧肉的诱惑,它选用宁乡流沙河土花猪腹部最鲜嫩的五花肉,以毛家独特手法秘制,加杏鲍菇、菜心、大蒜子、辣椒、中药烹饪,见之色泽红亮,食之又酥又软、肥而不腻,再舀两勺原汁做捞饭,快活似神仙。
  我们在毛家饭店长沙店、韶山店都看到过一张著名的照片——1959年毛泽东到汤瑞仁家里做客合影。那年毛泽东重回韶山,祭完祖就到处串门来到汤瑞仁家里。汤瑞仁让3岁的儿子毛命军叫毛泽东“爷爷”。毛泽东不同意,说这样辈分颠倒了,“按辈分,我要叫你儿子‘叔叔’,叫你‘娭毑’。古话都讲了,‘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嘛!”汤瑞仁听了感动得掉下眼泪,乡亲们哄笑一堂。摄影师快门一按,“毛泽东与他的乡亲们”就定格在那个历史瞬间。
  也许是韶山冲的“冲”字带来的冲劲和闯劲,汤瑞仁一颗改变命运的心谁都阻挡不住。1984年,大字不识的她用1元7角钱买来白糖、绿豆,开始熬绿豆粥起家的小本生意。1987年她47岁时创办毛家饭店,以毛家菜为招牌,在红色旅游的契机中挖到金矿。谁也不敢小看这位农妇了,她的经济头脑完胜了那些空有满腹学问的人。毛家饭店越办越火,30年里已在全国开设几百家连锁店,并且安排了数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汤娭毑如今87岁了,着装越来越时尚,口里还会不时冒出“hello”“byebye”等带着韶山口音的洋词,她甚至拿起笔学写字、学画画。有一次去毛家饭店,汤娭毑一高兴,当场挥毫“学无止境”送给我们,又将自己画的瓷杯拿出来欣赏,几串朝天红辣椒、一丛粉红的富贵牡丹……画笔拙朴天然,有儿童的天真烂漫。“我的字冒末子规矩,心里想画末子就画末子,就当作‘汤体’吧。”别看她没读过一天书,还挺有艺术见解。
  汤瑞仁办店赚钱,成为韶山人的带头娭毑,带动一大批韶山女人开餐馆、做生意,把经济搞得风声水起。而韶山女人中还有一个人把毛氏红烧肉卖到北京,她就是毛泽东的堂侄女毛小青。
  在北京饭店贵宾楼后的华龙街上,曾有一家装修朴实、面积不大的“毛小青餐馆”,没有星级待遇,也没有值钱物什,却吸引了京城各界名流。每年毛泽东诞辰、忌日,毛泽东的子孙后代和身边工作人员都会在这里聚餐。墙壁上挂满了毛泽东及其家人各个时期的照片,还贴着毛家菜谱:毛氏红烧肉、米豆腐炖泥鳅、腊鱼腊肉、火焙鱼、剁椒鱼头……
  当毛小青出现在我面前,我没想到她那样年轻,一头乌黑油亮的齐肩发随意扎在脑后,白净的皮肤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乌黑的眼睛一闪一闪,露出韶山妹子特有的泼辣和精明。毛小青长相酷似牺牲的姑姑毛泽建,故深得毛泽东喜爱。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探亲还抚摸着她的头问长问短,那一幕被记者抓拍下来,成为珍贵的家族照片。
  从最初当兵到转业回长沙,再到做宾馆餐饮,毛小青都没有沾过毛泽东的光。这位别人眼里的“皇亲国戚”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奋斗。1996年,北京餐饮界刮起毛家菜风潮,毛小青不甘心了。作为毛家后人,她觉得有义务开一家正宗的毛家菜馆,这是怀念伯父的最好方式,也能给怀念毛泽东的人们提供团聚的场所。
  堂姐李讷知道后,鼓励她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别人都能开毛家菜馆,为什么我们毛家人不能自己开?我们也能用自己的双手干一番事业嘛!”就这样,毛小青向亲戚朋友借了12万块钱,毅然拉着一班人马到北京闯天下。如今她的小餐馆已经变成毛小青美食城,她也成为餐饮界响当当的人物。
  韶山,一个“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个世界性的名字。伟人的影响和世界的注目,让这里的女人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精明的头脑。在那个群山环抱、绿树翠竹的山冲,她们吸取太阳的能量,变成一个个豪迈的带头大姐,屡屡化腐朽为神奇,哪怕是一碗红烧肉,都可以成为她们撬动世界的武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