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7年03月31日> > 总第2722期 > a07 > 新闻内容
丹凤眼看世界
新闻作者:文/郭丹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有关英语改革的言论引发了热议。他建议改变英语“高考必考、中小学必修”的地位,将英语学科从高考必考学科改为选考,从中小学生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李光宇认为当下的英语教育存在三大弊病:其一、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大大加重了学生负担;其二、中国孩子学英语的花费巨大;其三、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导致严重资源浪费。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但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作为语言工具,英语的学习应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应试为导向。以高考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效果不佳,并无必要。”一旦高考取消英语并改为选修之后,就能一举实现“减负、节支、提效”。“高考取消英语”果真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神奇功效吗?
  
英语必须必修必考
  文/郭丹
  如果说,开放是文化强国的必经之道,英语就是实现开放的敲门砖。过去我们因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深知放眼看世界方能与时俱进。今天我们因畏难情绪就等闲视之,这种不以为然就是闭关锁国之重演,是一种历史的倒行逆施。
  高考为什么必考英语?因为未来面向世界必需英语,这份刚需没有专业之分。现代知识的走向具有双轨特征,一方面不断细分和深化,更强调专业性;另一方面又在不断交叉和融合,更提倡兼容并蓄。不管基于哪一种追求,都需要我们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强大的智力支持,而英语就是链接这个大舞台的必修课。如果还把英语当作社会分工的小单元,只是翻译或者旅游工作从业者的分内事,无异于放弃了所有专业走向世界、纵深延展的主动权和可能性。没有英语这个万金油似的开路先锋,任何专业都只会在固步自封中坐井观天,沦为陈旧闭塞的伪专业。
  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时,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既要不忘本来,也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李老师既然说英语成了大多数人解不开的难题,中国学生又如何能沉迷于英美文学而忽视国学?可见我们的文化自觉与英语无关,即使把英语课程踢出课堂,同样不能保证从此中华学子就会醉心国学。相反,我们正需要在开放和兼容中不断提升国民的经济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能建立“旧邦新命”的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这么多年中国学生们学英语真是又苦又累,然而学不好就不学了吗?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学错了英语而是用错了方法,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缺乏成熟的语境和实践运用的场合,说到底我们还是关在家里用中文思维学英语,貌似是英语耽误了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其实是我们落后的思维和局限的方法,降低了我们所有知识于学习的乐趣。除了英语,谁敢说学奥数不累?学语文不苦?死记硬背历史政治不耗费精力?实际上,很多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唯有跟着高考这根指挥棒,才能获得学习英语这个走向世界的机会,正是因为必修必看必学的现实导向,才让所有的学生获得了平等的教育资源。如果改必修为选修,势必剥夺大量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伤害教育公平。
  教育,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未来。高考,关乎教育、科学、公平的综合平衡。正因如此,教育改革切不可信手随意,英语的必修不可变,英语教育和高考改革却有必要深入开展,让英语成为中国少年走向世界巅峰的助推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