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12月13日> > 总第2694期 > a08 > 新闻内容
三言两拍
新闻作者:本报整理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43岁许文永租住在一间农民房的地下室。这些天,他一直猫在地下室到处打电话求人,目的是想要回他的血汗钱:今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14岁的儿子小明(化名)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酷跑”手机游戏,花了30770元,直至刷到储蓄卡只剩下一毛五才停止这场疯狂的游戏。(12月11日《钱江晚报》)
  
治一治让未成年人打赏游戏主播问题
  文/童其君
  无独有偶,据7月26日《燕赵晚报》报道,12岁少年沉迷“快手直播”,半个月狂刷支付宝3万余元打赏主播。紧接着,急于追回钱的哥哥,又误把网络诈骗电话当成该直播服务热线,被骗走5000元。这两个孩子的父母,44岁的外来务工者赵国辉和妻子愁眉不展,省吃俭用攒下的5万余元存款,接连两次损失了近4万元。
  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人们很容易陷入惰性的陷阱,因为闲适、安逸有很大的诱惑力,如果不加以克制,不去战胜惰性,那么它会折断你梦想的翅膀。父母工作三班倒,全家常年住地下室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儿子,却花3万多元打赏游戏主播。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可谓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正因如此,他们生活娇惯,不知爱惜劳动果实。针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我认为要让孩子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们体验一下钱是怎么辛苦赚来的。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培养孩子,是要让他吃点苦头的。
  笔者认为,未成年人打赏游戏主播成一大隐患,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根治这一问题,主要责任是家长。家长要完善自己的支付系统,密码等信息千万不能让孩子偷窥到。因为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可能还分不清打赏网络游戏主播和父母储蓄卡的关系。第二,对于这类视频或游戏,孩子的自制力还达不到自发去控制,需要父母帮其培养一些比较健康的兴趣爱好。第三,事发后,家长不应该过多责备或打骂孩子,不要把自己疏于防范的责任全部推给孩子。给予孩子安抚和化解,不要让他们过于内疚。多给孩子一些关注,让孩子从这件事中走出来。至于有权追回打赏主播的全部损失也是自己的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成年人打赏游戏主播问题不仅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而且应引起全社会警醒。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企业不能因为逐利而危害孩子身心健康,个人也应心存公益当未成年人的守护者。如对方明知小明还是个学生,而且知道他是用妈妈的手机账号登录游戏,网络游戏主播还不断诱惑着不懂事的小明,这样骗未成年人实在是太不厚道了。对此,管理部门应加大宣传,劝导未成年人不要随意打赏游戏主播,同时,推行游戏主播实名登记制度和管理措施,让随意诱惑未成年人打赏游戏主播等行为付出代价。
  
网游消费为何不设限
  文/路可玫
  儿子玩网游玩掉了父母的血汗钱,虽有家长麻痹大意和监管不够的原因,但也告诉人们,如何防范网游通过未成年人之手吞噬家长的血汗钱,已是当务之急。
  《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且该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而今,在一个月零二十天时间里,小明玩网游玩掉了30770元,这表明小明已沉迷于网游,该运营商及其相关责任人为什么不中途制止?特别是网游主播不仅为小明提供交易服务,还诱导小明打赏网游主播,骗小明父母的血汗钱。该运营商和涉事网游主播的行为明显与《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不符,涉嫌违法,且存在引诱欺诈未成年人之嫌,应当追查。何况,游戏运营商和网游主播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和义务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保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呵护他们健康消费。而今,该网游运营商和相关网游主播没有保护小明的合法权益,又涉嫌违法。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引诱骗取未成年人父母的血汗钱的事件并非个案,比如,贵阳市民贺某14岁的儿子青青(化名)通过120余笔交易,购买了13万多元的游戏装备;安徽和县13岁的少年小奇(化名)背着奶奶偷偷往手机游戏“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充值12000余元;上海松江9岁男童小钟玩网游,刷掉父母支付宝8万多元,这些“家族悲剧”背后暴露出相关监管严重缺位。正由于没有及时追查涉事的网游运营商和相关网游主播的违规违法责任,导致他们诱骗未成年人刷父母血汗钱的现象屡禁不止。
  当然,这些事件的背后还透露出网游开发与推广的初衷偏离了“航线”,陷入只顾赚钱的泥潭。网游应该成为供人们娱乐、开发智力的工具,而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玩网游肯定不能白玩,但绝不应该通过“购买设备”、“提高等级”等来赚玩家的钱,即使要赚钱,也不能没有限度,永无止境。这就需要对网游运营商强化监管,除了敦促其遵纪守法以外,还应该对网络游戏实行分级管理;对网络游戏个体消费实行每次消费限额控制和周内、月内总额控制;并建立网络游戏个体消费家长监管制度,没有家长的电话允许,商家不能卖游戏装备给儿童,不能诱导儿童消费,从而杜绝网游运营商通过儿童网游消费来吸家长的“血”,导致家庭不和谐与悲剧的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