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10月28日> > 总第2681期 > a05 > 新闻内容
共和国将军之女追忆父辈的长征故事
新闻作者: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来“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前辈。
  其实,红军长征,我们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参与长征的人们,还有很多人在二万五千里之外默默地为长征付出了自己的努力,甚至牺牲。他们同样值得尊敬和怀念。他们中有些为了掩护红军长征留下来牵制敌人,有些因病不想拖累长征而留在敌占区潜伏……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促成了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长征胜利。
  围绕长征,人们口中冠以“红二代”的中国革命前辈的子女们也经常被长征精神所感动,并用自己的方式传承长征精神。
  10月19日,在被誉为“红军长征首发地”的郴州市桂东县,记者就遇上了一群当年在延安长大的“红二代”,他们眼中的长征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呢?


  
“红二代”的讲述
  
父亲的长征——“毛主席在哪,我父亲就在哪”


  “长征的时候,毛主席在哪,我父亲就在哪!”10月19日,共和国少将、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原校长贺俊侦之女贺安利,在郴州市桂东县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专访时骄傲地说。
  桂东被誉为“红军长征首发地”。1934年8月12日,承担着为红军长征担任先遣队任务的红六军团,在该县寨前镇圩市旁的一片河滩上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大会,庆祝从中央苏区胜利突围并誓师西征。
  现年73岁的贺安利当天则是来郴州参加“重走长征路,追寻红军光辉足迹”长征颂歌公益活动的。
  在活动间隙,贺安利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父亲的长征故事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父亲当年去参加红军时,我奶奶是反对的。”贺安利回忆。原来,贺俊侦有三个姐姐,他的父亲在不惑之年才有了他,所以,一家人都舍不得他离开。
  贺俊侦1913年出生在湖北省阳新县王英镇东源潜龙村,后来参加儿童团,并当上了团长。
  1929年10月,来到东源的“红八军”决定转移,贺俊侦参加了红军。
  “当时,我奶奶哭着不让我父亲走,因为奶奶就我父亲一个儿子嘛。我父亲就劝我奶奶说‘我们是穷苦的命,只有革命成功了,我们才有好日子,到时我一定会接你们享福的!’”贺安利说,就这样,父亲掰开奶奶的手,参加了红军。
  当时,阳新县的很多农家子弟都纷纷参加革命。“我们阳新县是著名的烈士县,有20多万名烈士。”贺安利说。
  贺俊侦被分配到红八军团六师二分队。而通过几年战斗的洗礼,贺俊侦能从敌人的枪炮声中听出枪炮的型号和数量,并逐步由班长、排长而升至连长。
  后来,在“四渡赤水出奇兵”战斗中,也有贺俊侦和他的战友们的功劳。
  “1933年前后,我父亲调到了军委二局。”贺安利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那时的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其中,三科负责侦听(侦收),科长胡立教,贺俊侦是侦收员。
  贺俊侦先后参加了红军苏区五次反“围剿”的全部战斗和情报侦收工作。在这期间,贺俊侦边干边学,不仅侦收业务精湛,还掌握了破译知识,有的电报做到了抄下电文即可知道其内容的程度。
  1934年10月,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
  在二渡赤水时,由于贺俊侦和战友们破译了敌人的密电码,掌握了敌人的行军路线、出发时间等,因此毛泽东如有神助,指挥行军甩掉尾追的敌人,顺利地二渡赤水。
  此后,毛泽东亲自主管军委二局。在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红军在不大的区域内,避实击虚,四渡赤水,于40万人的围堵敌军密集部署、犬牙交错的阵地之间衔枚疾走,穿插运动,争取了主动,走出了危局。
  其实,长征时期的侦听工作并不轻松,甚至有丧命的危险。
  “父亲他们当时执行‘接力赛跑二部制’。”贺安利告诉记者,所谓“接力赛跑二部制”,就是部队在行军中,边行军边侦听。甲机器在行军中停下来快速竖起电线,开始侦听,乙机器随部队前进。待乙机器竖起电线开始侦听后,甲机器才能转移追赶大部队再次竖起电线。
  “湘江战役时,主力红军已通过浮桥,就等电台人员经过就要炸毁浮桥。这时,父亲正在侦听最后几个信息,敌人的追兵也快赶到,父亲硬是坚持侦听完才撤退,结果连电台的天线都没收起。” 贺安利说。
  由于工作出色,贺俊侦多次受到吃“百密”的奖励(即完成100件任务会餐一次)。
  毛泽东在长征结束后由衷地评价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女儿的“长征”——坚持20年用音乐宣传长征精神


  “我父亲从事的工作非常机密。他具体做了些什么一向不跟我们讲。”贺安利说,虽然对父亲的具体工作了解不多,但从小也听了很多父亲参加革命的故事,这一直激励着她,给她力量,影响着她的人生。
  “初三时,父母都要去南方工作,留我一个人在北京念书。我当时还小,情绪不太稳定。”贺安利回忆,“这时,母亲给我写来了一封信,劝我不要想家,班主任老师还在班上念了这封信。信里主要就是讲父亲当年长征时吃的苦,希望我能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努力克服。”
  贺安利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就是,在过草地时,父亲的脚扭伤了,这时有敌兵追来,他只好躲在草丛中,一动不动。那真是生死一瞬间!当时侦听员非常少,等追兵走后,有人回来寻他,大喊“有二局的同志吗”。就这样,贺俊侦又继续跟上了队伍。“父亲的态度就是,死也不能掉队。”
  小时候,父亲的工作用车,贺安利也不能坐,要么坐校车,要么走路。“父亲曾这样说,公车是配给我们为人民办事的,不是来送你们的,你们没有资格坐。”
  另一个让贺安利难忘的故事就是,一个被称为“三灯机”的电台。这是1930年红军缴获的一部“只能收不能报”的电台,红军的情报侦听工作也就是从这“半部电台”开始起步的,其后屡建奇功。当时的贺俊侦,每每在战友们带着强烈厮杀后的疲劳酣然入睡时,对着这部不言的“三灯机”入迷。“如今,这个物件陈列在位于陕北的二局纪念馆。”
  正因为牢记父辈的艰苦,贺安利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生活中也非常朴素。在她看来,“和平年代的长征精神,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退休前,贺安利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当高级工程师,10月19日,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的她,穿着极为简单,走在前来观看演出的老百姓队伍中,也显不出什么特别来。
  退休后的贺安利,加入到了延安儿女联谊会。“我当年也在延安的保育院里长大,很自然地就加入了胡木英(胡乔木的女儿)大姐任会长的延安儿女联谊会,主要参加合唱团的活动。”贺安利说,“我们这次来桂东的合唱团成员有四十多位,我主要是担任合唱团的指挥。因为原来的指挥生病了,来不了。”
  贺安利退休前其实不会做指挥,也从没学过唱歌的技巧。入团后,只好从音符、从发声等最基础的知识学起。“真是甘当小学生。”因为办事干脆,有决断力,贺安利在2009年升为副团长,负责合唱团的训练事宜。
  “我们团以唱革命歌曲和民族歌曲为主。”贺安利介绍,他们合唱团在河南、山西,在革命老区,甚至在国外都有演出。“来桂东前,我们刚刚从加拿大回来。美国、日本等地,我们也去演唱过。”
  合唱团之所以到处去演唱,既是为了弘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也是为了传播民族文化。这一坚持就坚持了约20年。“说句实话啊,我们家族中也曾有人问‘刘少奇是谁啊’,居然连我们曾经的国家主席都不知道是谁啊!因此,我觉得宣传老一辈的革命历史,宣传长征精神,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不能忘本啊!”
  对于这种坚持,记者称赞也是一种坚持到底不放弃的“长征精神”时,贺安利笑着说:“我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去做。”
  贺安利其实不怎么喜欢“红二代”的称呼:“我们去参加一些演出时,主办方就让我们说自己父亲是谁谁谁,我知道观众可能想听这个,但对我个人来说,其实我不乐意。”只是为了宣传长征精神,为了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绩, 她也只好将就。
  (下转A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