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6年04月08日> > 总第2626期 > B02 > 新闻内容
幼儿阅读到终身阅读
新闻作者:易柯明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0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年3月份,易小时一岁十个月,不仅已能背诵三十首诗词、对联,更让爸爸妈妈大喜过望的是,他已经能流畅背出李白的长诗《将进酒》,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相当有难度的长短句。有长辈认为这算一种“早慧”,我和璐璐却认为这只是注重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的常态。这个小家伙已经非常爱阅读和爱学习。
  易小时受到的是“贯读”而不止是“灌读”。幼读必然起始于大量的读图。我们施以“图本熏育+现场启育”,探索出自家的“幼教贯读法”。“贯读”就是把书本画面和生活场面直接连贯,图本熏育的同时,在生活常见的息息相关中,随时随地、随身随心、随机随缘地现场启育。
  我的好友潘晨曦问我:“你对易小时未来的阅读,有什么想法吗?”我于是说了这么一番,从幼儿阅读直至终身阅读——
  我姑且依照传统,把儿子的人生阅读分成五大阶段:幼儿、小学、中学、大学、社会终身学习期。
  幼读阶段第一原则是“贯读”,已经说清楚了。从人生阅读第二期起,要分清书类别和书性情。小学阶段,读书习惯亟待优良塑型,我主张以“惜读”为第一原则。一是珍惜时间,告诉孩子“寸金难买寸光阴”,要好好念书;二是珍惜读物,绝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读,大量的阅读垃圾要清除,多量的浅薄价值读物要让位于深永价值读物,知无涯而生有涯,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孩子脑袋扎根一个重要意识:生命没有足以虚掷的时间成本,要珍惜时光,只阅读好书。
  建议中学阶段以“通读”为第一原则,通读是为了扩张视野,主要培养孩子的见多识广。大学阶段当以“透读”为第一原则,但求读透几本、参悟至深、终身受用。我主张大学阶段的透读,以经典名著为主,以畅销书为辅。一般不要以畅销书为重,畅销书仅仅经过市场的检验,尚未经过文化思想的历史定格,“透读性价比”划不来;反倒,一个大学生,哪怕三年没读过一本畅销书,只要他读熟了《红楼梦》或《时间简史》,一辈子都不得了!
  但到了第五个读书阶段,也就是参加工作后的终身学习期,就要用“畅读”作第一原则,管上一辈子。
  目前,易小时还在幼读阶段,等他一路长大,参照爸爸给他留下的这篇“贯读→惜读→通读→透读→畅读”五阶段读书经,按照世情实际变化所提供的新的阅读可能,去决定他自己的阅读习惯。至于社会生活无字天书,该怎么“阅读”,只要易小时关切社会、热爱生活,就会懂的!
  潘女士说:“你把阅读说得这么硬朗,那你希望小时将来达到的阅读目标,到底是什么?”我说:“阅读的目标,当然为了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阅读和写作,是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能力,我希望儿子尽早具备这两种能力,并从阅读开始储备这两种能力。对他阅读目标的具体标准,高永无止境,低一点说,至少要达到能给自己煲出香浓的心灵鸡汤的能力。他可以终身不会煲鸡汤,但他必须从小学会煲心灵鸡汤,这就是我对他阅读成效的最低要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湘B2-20090051